主力人才融合是媒体融合的关键
——以华西都市报与封面新闻的融合为例
[摘要]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人的"自我革命",关键在于主力人才的融合。华西都市报在媒体融合中坚决贯彻主力人才无缝融合的主旨,迅速形成了新的封面--华西铁军主力人才队伍,在媒体融合中一马当先。
[关键词]媒体融合 主力人才 无缝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宣传的主战场,迫切需要具有移动互联网思维方式、懂数字开发、懂产品设计、懂用户体验、懂互动交互的"互联网基因"人才,迫切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内容创意、产品创意、视觉创意、技术创意的复合创意人才。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只有通过新老媒体融合,完成脱胎换骨般的重生,才能重新夺得市场和"两个效益"。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在媒体融合中抓好主力人才融合这个关键,尽快形成一支统一、善战、决胜的主力人才队伍,是媒体融合进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媒体融合是必然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大都从传统媒体的报刊、广播、电视,甚至个人电脑转变为移动媒体平台。即使是仍有读报习惯的人,他们亦会通过新闻资讯类APP或者朋友圈里的资讯链接等新渠道获取即时新闻。
受众的转移必然带来媒体阵地的转移,也必然意味着市场的转移,而市场的转移就意味着效益的转移。传统纸媒发行量的下滑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就是最好的证明。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总要求。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因此,传统媒体向移动媒体平台转移,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面、根本性融合,既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占领舆论主阵地的需要,也是传统媒体重新夺回传媒市场的需要。这既关乎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存亡,也关乎传统媒体自身的存亡。
媒体融合的实质,就是要把主力军转战到移动互联网主阵地上。融合发展就是要让传统媒体和移动新媒体融为一体,形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一体化,形成一支统一的新闻采编、整合、发布、运营队伍,数个新闻发射平台的新格局。在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李鹏直接领导指挥下,华西都市报从2017年开始探索媒体融合全新路径。建好平台、整合资源是华西都市报推进媒体融合转型的1.0版本,重点是搭建封面新闻这个媒体融合的平台,整合相关资源推进融合转型。2018年,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是推进媒体融合转型的2.0版本,重点是推进"121"战略,即一支队伍、两个品牌、一体运营。一支队伍就是华西都市报全体员工转移到封面新闻,两个平台就是封面新闻和华西都市报,一体运营就是封面传媒全面运营封面新闻和华西都市报。2019年,视频传播、数据驱动、社群营销将是推进融合转型的3.0版本。
主力人才融合是关键
虽然媒体融合包括了人才、技术、内容、投入、装备、体制等方面的全面融合,但主力人才的无缝融合才是融合的重中之重,它决定着融合的成败。
什么是主力人才?简而言之,主力人才就是指单位中主力部门的人才。在纸媒中,主力人才主要指采编人才和经营人才。而在移动媒体中,又增加了操作技术人才、产品研发人才、市场运营人才。这些新闻采集、编辑、整合、发布人才以及运营、营销人才,作为当今媒体中的主力人才,决定着融媒体新闻的质量、时效,决定着融媒体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更决定着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主力人才的无缝融合,新型统一的新闻采集、编辑整合、新品开发、发布运营队伍的建设,就成了媒体融合的关键。
首先,媒体融合需要造就一支强有力的新闻采集队伍,以即时向移动媒体发布各种形式的优质新闻,占领头部新闻,甚至让APP成为"爆款"式、现象级新闻发布平台。但是,要建设这样一支能征善战、能打硬仗的新闻采集队伍并非易事。只有将纸媒原有的成熟队伍真正融入到移动媒体平台上来,将单一的文字采集变为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的全面采集,形成一专多能的全能型人才,才能满足媒体转型的需要。这样既避免了队伍重复建设的巨额投入,又改造出一支全能型新闻采集队伍,使原有的新闻采集队伍得以升级转型。
其次,媒体融合需要一个统一运作的"中央厨房"。记者采集回来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新闻素材发回编辑部,在这个中心实现稿件的分时、分级处理,移动平台、PC、报纸的编辑像不同的厨师一样各取所需,将素材加工成不同形式的新闻分发到各自的平台。如果没有统一的"中央厨房",各平台编辑就会各自为政,相互封锁,出现各种新闻元素组合不到位的问题,甚至出现大量漏发、乱发、重发新闻的状况。因此,编辑主力人才的融合也十分必要。
再次,媒体融合需要一支统一的运营队伍。如果APP等新媒体平台重新组建一支运营队伍,一是运营主力人才资源稀缺,短时间内不可能熟悉市场;二是势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增加运营成本;三是新老平台会相互抢占资源,争夺客户,自相残杀,造成品牌混乱,相互影响各自的市场声誉和形象,更影响整体经济效益。有了统一的运营队伍,就可以集中营销资源、客户资源、服务资源、发布资源、制作资源等等,全方位地为客户定制服务套餐、解决方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最后,媒体融合需要一支懂采编流程的技术团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建武认为,媒体深度融合就是主流媒体的互联网化,需要新技术的驱动,包括内容生产应用工具的平台化,基于平台的内容生产技术、平台管理技术等,都需要技术支撑。李鹏在《迈向智媒体》一书中写道,未来媒体首先是智媒体。而智媒体首先需要智能媒体,通过人工智能重新赋予媒体技术基因,改造媒体生产、传播全流程,让传播更自动、更精准、更高效。用AI重新定义媒体与传播,智能+智慧并重,技术+内容并行,AI+塑造媒体新物种。
由此可见,主力人才一是决定着各类新闻产品的质量;二是决定着产品的创新;三是决定着产品最终产生的效益;四是决定着产品的数据驱动。因此,抓住了主力人才无缝融合这个关键,就等于抓住了媒体人才问题的"牛鼻子",就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力人才融合的认识误区
实际上,新老媒体主力人才的融合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都存在许多误区。对于新媒体中的融媒体技术人才、产品研发人才、市场运营人才,有人说他们就是主力人才,也有人说他们不算主力人才。在纸媒内部,一部分人对他们有相当深的误解。
误解一,一部分人认为这些人员只不过是采编部门的后勤保障,算不得主力人才。误解二,这些人员不仅不算主力人才,更不该高薪引进。据了解,一些纸媒引进融媒体技术开发人才和产品设计人才,年薪高达数十万元。误解三,APP等新媒体大都还没形成自己的盈利模式,需要继续付出比较高额的成长成本,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在"烧钱"。不挣钱的人,算什么主力人才?
这些误解的根源在哪里?从本质上说,还是对融媒体不了解,不了解融媒体技术人才、产品研发人才、市场运营人才的特点。
就融媒体技术人才而言,他们可以称之为集大成者。过去各种新闻元素是分散的,属于各个领域。而今天,他们则要把那些传统上分属于印刷、音频、视频、数字媒体的各种新闻元素融合到一起,形成新的新闻产品。由此可见,他们不仅是高级技术人才,同时也是新闻编辑的高级人才,他们理所当然应该是融媒体时代的主力人才。
融媒体产品研发人才要根据市场和用户的需要,全面整合新闻信息。还要根据不同的媒体渠道特征和用户特征,进行媒体生产制作方式和流程的重构,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他们是研发新闻产品的团队,是新闻队伍中的技术新兵种,懂技术,懂新闻,懂市场。这样的人才必然是主力人才。
融媒体市场运营人才则是在上述两种人才创造的新产品的基础上,把这些新产品推销给更多的新用户。他们具备以融媒体为渠道建立起来的市场运营能力,具备利用融媒体规模性、跨越性、链接性、精准性等特征,扩展盈利范围、创新盈利增点、变革盈利模式的能力。由此可见,他们也是融媒体时代当仁不让的主力人才。
如何实现主力人才的无缝融合
既然弄清楚了新老媒体中的主力人才,以及他们在融合中的关键作用,认清了融合中的误区,我们就应当努力转变观念,在全面重视人才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发挥主力人才的作用,全面实现新老媒体主力人才的无缝融合,形成一支绝对统一的采集新闻、编辑整合、创新产品、发布运营队伍,打造出"爆款"APP及各类媒体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做?
一是喜迎新人才。将新媒体中的融媒体技术人才、产品研发人才、市场运营人才纳入绝对主力人才行列,强化绩效考核,通过重用与高薪相结合、责任与高薪相结合、效益与高薪相结合等举措,充分发挥主力人才的作用,不断出新产品、出新技术、出高效益。
二是喜新也爱旧。对传统纸媒中的主力人才和融媒体中的新型主力人才要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偏私,都重视,都重用。视频时代记者都成了"超人",上天入地,采、拍、摄、剪无所不能,对这些付出更多的新闻人,要提高待遇,增加收入,以稳定队伍,留住精英。
三是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引进高端融媒体人才,一方面把他们作为工作中的骨干,另一方面让他们成为培训老师。努力让他们把融媒体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技术传授给懂新闻的人才,让二者高度融合,培养出一批既是新闻高手,又是融媒精英的复合型顶尖人才。
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主力人才融合的经验
从2016年开始,华西都市报构建起全新的移动互联网媒体,封面新闻APP于2016年5月4日上线1.0测试版,并拥有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一类资质。目前封面新闻客户端已迭代至4.5版,产品功能不断优化完善,技术标签不断增强,成为国内报业集团中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新闻客户端;每天发稿量突破3000条,原创标识不断彰显,重大主题报道不断创新,直播短视频经常位列全国直播榜榜首,并斩获2018年中国新闻奖首设的媒体融合奖;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用户4200万+的传播平台,其中封面新闻APP用户数超过1300万,日活超过80万。
封面新闻得以突飞猛进,得益于全面融合的成功,尤其得益于主力人才融合的成功。在融合过程中,双品牌、双引擎是引领,一体化、一盘棋是核心。具体来讲,华西-封面深度融合就是在技术、内容、体制、队伍上实现了新的突破。这种融合一是瞄准技术方向。进军AI+媒体,封面新闻实现了4.5迭代,继续优化兴趣推荐,在数据挖掘、机器写作、语音识别、人机交互等方面一起发力。二是打造内容高地。华西都市报坚定打造精品报纸,封面新闻则强化青春定位,突出全国视野,加快重点城市落地,并重构内容生产组织,打破现有口线条块,把移动优先、视频优先、故事优先落到了实处。三是谋求体制的破题。以封面传媒为母体,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多样化公司孵化进程,探索建立国有多元的公司体制和员工持续激励制度,最大限度激发改革活力。四是塑造队伍灵魂。不断强化"坚定信念、敢于创新、勇争第一"的铁军精神,努力营造"快乐向上、充满力量"的铁军文化,始终保持"追求高远、创新创造、迎难而上、朝气蓬勃"的铁军风貌。这是实现主力人才融合的脱胎换骨之举。
华西都市报与封面新闻主力人才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领导班子的融合,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兼任封面新闻总编辑,这样做有利于新闻战役的统一指挥,新闻产品生产的有力统筹;二是采编队伍的融合,华西都市报的记者同时变成封面新闻的记者,实现第一个"1",保证了各平台新闻产品的丰富性和高质量;三是运营、营销队伍的融合,报纸和APP的运营齐抓共管,实现第二个"1",保证了两个品牌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运营和营销活动的高效实施;四是考核体制的融合,保证了一体化的公平和公正,有利于形成"一家人"的观念;五是员工队伍"灵魂"的融合,有利于华西都市报"铁军精神"的传承,有利于主力人才队伍一体化构建。
结语
说到底,媒体主力人才融合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融媒体时代,我们既要重用传统纸媒的主力人才,也要重用融媒体主力人才。唯有两手抓,两手重,把他们真正融合成一支队伍,变成一支精兵,才能聚天下英才为我用,才能在融媒体时代的竞争中续写辉煌。
(作者:华西都市报行政总监、天府早报总编辑)
参考文献
[1]雷璐荣.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今传媒,2016(11).
责编/魏艳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