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月上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新时代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重大主题。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1.0”)。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又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2.0”)。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从1.0到2.0,全媒体(化)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关键词。1.0要求“建设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2.0要求“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为什么要培养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
近年来,网络和移动技术使人们的信息获取习惯转向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我国网民人数从2012年底的5.64亿,快速增长到2018年6月底的8.02亿。新媒体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传媒生态,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主导转变为传统媒体/专业媒体、平台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媒体形态并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改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从媒体融合传播转向智能传播。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要求,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9月,中宣部做出部署,2020年底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国的全覆盖。在智能传播方面,2017年12月,新华社通过自主研发的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生产了第一条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该平台推出9期数据可视化产品,为受众提供新闻报道的全新视角和观看体验。2018年夏,该平台进行世界杯报道,31天生产短视频3.7万条,最快一条耗时0.6秒。
媒体融合和智能传播要求我们加快培养会使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然而,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主要是为新闻单位和内容生产培养人才。在新的媒体生态系统中,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单位,还有个人化媒体、机器媒体等;不仅要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内容生产,还要关注内容分发和新技术运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传播主体单一,新闻信息主要是大众传媒集中分发,大数据与智能媒体时代,出现了新的社会化、平台化和智能化分发。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多元化,不仅使内容采集和生产有了新变化,内容分发也日益重要,分发、运营、受众、效果等与内容生产一样被重视。因此,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呼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转型,从面向机构媒体等新闻单位尤其是报社、广播电视台的培养转向面向多元共生的新媒体生态系统的培养,从面向内容生产尤其是新闻内容生产的培养转向面向泛内容、数据、产品、运营的整个传播过程的培养,也就是培养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
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2.0与1.0的不同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1.0发布时,媒体融合还没有上升为国家战略,智能传播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快速发展和广受关注。尽管1.0提出了培养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但2.0在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阐述更多、要求更高、任务更实、责任更重。
首先,2.0比1.0阐述更多。1.0只在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提出培养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2.0在总体思路、目标要求、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中,都提到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2.0将全媒化上升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1.0只是将全媒体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建设任务之一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的一项内容。2.0意见4次提到全媒化,多次提到媒体融合、全媒体、融媒体等概念。1.0意见1次提到全媒体。
其次,2.0比1.0要求更高。1.0提出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2.0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能够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强调要形成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2.0将1.0的全媒体转变为全媒化,从业务技能上升为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讲好中国故事等。
再次,2.0比1.0任务更实。2.0将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作为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具体任务:建设24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打造500门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增设20个国家级新闻传播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50个新闻传播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提出,选择30所高校建设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最后,2.0比1.0责任更重。2.0是在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的一项。2018年6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六卓越一拔尖”即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教师、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六卓越一拔尖”2.0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六卓越一拔尖”2.0将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发展,打造“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到2022年,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全面服务于竞争力中国、健康中国、幸福中国、法治中国、形象中国、教育中国、科学中国建设。
如何培养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2.0提出了7个“新”,即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迈向一流新闻传播专业新目标、推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新发展、开辟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新领域、构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范式、迈上高等新闻传播教育质量新台阶。这7个“新”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培养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能力重塑,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当下,媒体融合正在向深度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和移动优先推动了传媒业不断创新,优化了内容创作与分发。今日头条、天天快报和一点资讯等为代表的个性化移动资讯应用崛起,自动化推荐算法可以为受众分发更感兴趣的个性化资讯,受众的信息获取范围从新闻过渡到泛资讯。万物互联,泛媒介时代来临。VR/AR新闻直播等“VR/AR+内容”的模式,为受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体验与深度交互,新闻信息的呈现由“二维”升级到“三维”,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媒体融合与智能传播催生了新的媒体岗位。美国出现了十大新兴新闻岗位:受众分析员、参与编辑、应用技术创新引领员、社交媒体和社区编辑、社会发现总监、移动项目经理、消费体验总监、直播编辑、创新实验室主任、虚拟现实编辑和拼接员。
要适应传媒业的这些新变化,需要进行能力重塑。美国TOW中心2012年的研究报告认为,新闻从业者需要6种硬技能:专家型记者,熟悉数据和统计知识,熟悉编程知识,会讲故事,了解用户分析工具、更好地理解受众,项目管理。
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要新增培养学生的全媒体叙事能力、融媒体表达能力、跨部门协作能力、产品运营管理能力、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学生既要懂得做内容,又要懂得如何连接用户,具有议程设置、社会动员等公共连接能力,综合知识不仅要有文史哲,还要有计算机知识。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理论创新,是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要着力培养学生运用全媒体手段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向全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切实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2.价值引领,培养家国情怀与担当意识。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不仅要重塑学生的新媒体表达能力和内容分发能力,也要培养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传统的业务能力,增强学生的新闻传播史论知识,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首要任务,推进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建立共建新闻学院工作联络员制度,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建设,打造新闻传播德育新模式,开设新闻伦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专门课程,建设“进基层、懂国情、长本领”的新闻传播实践育人项目,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担当意识。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新闻传播的一些基本精神,例如公共服务、人文关怀等需要坚守,逻辑思维、反思批判、理论创新等是不变的。尤其需要增强学生的新媒体逻辑、超越功能主义的技术哲学、计算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以算法新闻为例。算法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合理化理念”,它培养我们访问和理解新闻的习惯,算法推荐给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这其中有些是有益的,有些却充满风险,存在公共性背离,可能推动、引导、控制、操纵和约束人类行为,把用户形塑成集团或机构所需要的某一种人。2017年9月,人民网三评算法推荐,今日头条等回应整改。网络上围绕价值正当性、规制正当性、绩效正当性等进行了充分讨论。这是一次基于算法争议的话语建构与传播权利的重塑,应当确保以有效性和合法性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算法传播系统。培养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就要在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表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价值观和发展观是统一的。新闻内容和泛内容与用户进行连接后,新闻内容能够产生社会价值,泛内容运营能够产生商业价值。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占领市场就是占领阵地。
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智能媒体发展趋势,以“思想+创意+技术+管理”复合型能力为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宏观思维、系统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创造性和表现力,培养学生能够使用先进技术和工具进行报道和创作,能够理解行业趋势,有决策、管理、团队领导、业态拓展等方面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骨干教师分批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培训,教师言传身教带动学生树立正确新闻观。统筹建立全国专家库,选择优秀教师从事新闻阅评员和新闻宣传实践。实力较强的共建新闻学院率先推出高质量新闻理论研究成果,大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
3.完善培养体系,提升全媒化人才培养质量。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定位,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教学体系、师资队伍体系、学科体系和管理体系等。
当下新闻传播教育主要基于传统业态逻辑和知识逻辑。传统业态逻辑是线性、闭合和稳态的,传统知识逻辑确定、界限分明、更新周期长。而新媒体带来了传媒业态的新变化,动态、不确定、开放、边界融合、迭代周期短,呈现出液态化。知识逻辑变得非线性、开放、融合、碎片化、不确定性集聚,呈现出流动性。因此,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价值层面,既要坚持基本价值,也要拓展新的专业价值;在知识层面,既要讲授和探究硬度知识,也要注重新的弹性知识;在能力层面,既要培养基础能力、核心能力,也要培养外延能力。要回归到“信息与人”的元命题,在此基点上展开知识逻辑,重绘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知识地图,坚持知识图谱的协作化、集成性、发展性,在谱系中寻找其他资源的配合,将分散的知识碎片有机整合,用确定的知识、价值、规则重新确定知识领域,坚持与时俱进,拓展全媒化人才培养的专业框架,更新培养目标、内涵和路径。
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可以采取整体转型和增量突破两种模式,前者是“互联网+”,新媒体渗透原有的新闻传播教学;后者是“+互联网”,设置新专业后的新媒体教学。复旦大学在培养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上,开设了全院共享的平台课程:媒介技术导论、媒介融合、视觉传播、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加上各专业的专业课、选修课。新闻传播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分为5个模块,基础模块有新媒体传播理论、技术导论、编程基础等,内容生产模块有全媒体内容生产、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等,数据分析模块有网络数据挖掘、计算新闻传播学、用户行为分析等,商业管理模块有新媒体商业模式、数字营销、新媒体产业与经营管理等,前沿模块有前沿讲座、前沿工作坊、海外参访、智能传播研究等。
围绕全媒化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课程体系。湖南理工学院进行了基于数字营销传播的广告学专业“课程群+工作坊”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突出全媒化,往往需要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横向交叉融合。比如,计算传播学、认知传播学是大数据时代的传播学方法创新。计算传播学汇聚了数据挖掘、网页数据抓取、在线档案数据、大规模在线实验等。认知传播学带来范式创新,比如瞬间效果、脑科学、心理学等。这些内容的教学需要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
根据技术变革趋势和媒体融合新动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运用文图声光电多种方式,采取案例式、现场式、任务型等不同的教学手段,打造新闻传播学“金课”,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等。北京大学进行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数字营销实战教学改革与实践。广东财经大学依托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组织学生进行校内仿真综合实习。
在实践平台支撑上,用好校内外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网站、新兴媒体等实习实践平台,建设新闻传播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闻传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暨南大学开展了延安、井冈山校外协作基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教育活动。
在师资队伍上,加强教研室(组)建设,引进业界精英,设立业界导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驻院学人等,注重专业的多元化配比,加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大力开展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实施互聘的“双千计划”,建设新闻实践案例库,构建学界业界优势互补、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建设跨学科研究平台,在平台上推进融合性人才培养。
构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范式,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2.0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网络时代,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的界限开始模糊,国内的重大事件很快会被全球关注,国际报道的热点很多也来自国内事务。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要服务于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试点国际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建立完善“全媒体+国际+外语”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和国际视角培养,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从事国际传播的新闻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年来在国际化中确定了“专业化+新媒体+国际化”的定位,师资中外结合、学界业界结合,学生中外融合协作。截至目前,学院共计招收来自6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国际学生。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媒体与传媒文化”研究成果】
(作者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