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电影的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研究
摘要:中国电影在21世纪以来发展迅速,数量、质量以及影响力都取得较大进步。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更加注意国家形象的塑造,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认同度也进一步提高。但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构建存在误区,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旨在探究跨文化传播中中国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的效果,以帮助中国电影更好地走出去。
关键词:中国电影;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5-0000-02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电影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国家形象的建构一定程度上在于媒介传达出何种信息,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具有通俗性、娱乐性和感染力,更容易被不同文化、国家和地区的人所接受,这也使得电影传播具有高效性和广泛性。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通过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对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进行反映,并由此折射出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国家面貌,这些电影所呈现的便是“国家形象”。
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是国际交流的传播媒介之一,在塑造、传递国家形象上面具有着重要作用。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是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命题,把积极正面的、符号化的形象传播出去,海外受众对这些信息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电影话语方式生产出的社会意义,就会形成一种正面评价或印象,帮助完成良好的国家形象的建构。
二、海外传播的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建构的积极作用
1.促进中国影响力提升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从高速增长到稳定增长,成为全球最具增长势头的产业和市场地位。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59.11亿元(约89.94亿美元),同比增长13.45%,相比2016年增速明显提升。 2017年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4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9%。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等电影口碑票房双丰收,也收获了很多外媒的好评,美国媒体表示从《红海行动》中感受到了中国海军保卫国民的信心和决心。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也频频亮相和获奖,上海和北京国际电影节发展势头迅猛,国际知名度提高,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国内外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利于扩大中国因素和中国形象的影响力,吸引世界的关注。
2.塑造正面多元中国形象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引擎催动着各种风格样式的电影作品的诞生,新世纪中国电影以丰富多元的电影题材和电影类型,展现了创新追求、多元发展的国家形象。倡导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电影,在新世纪更加注重影片的票房和市场效益,将国家意识形态与商业意识形态相结合,在表达国家正面形象的同时,兼顾艺术性、商业性与创新性。《红海行动》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能力和责任,《战狼2》展现了中国保卫国民的大国形象。一些世俗中国和时尚中国题材的电影聚焦于普通民众的家庭生活、职场经历、情感关系、心路历程等,既体现了当代中国年轻人奋斗打拼、积极乐观的生存状态,也展现了中国都市繁荣与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愚昧落后的偏见,通过电影看到了中国追求个性自由、社会民主的方面。
3.传输中国思想文化
中国电影通过丰富的中国元素向外国观众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儒道思想、家国观念、武术文化、戏曲国粹……都体现了中国的魅力。颇受外国欢迎的中国武侠电影,在新世纪传递出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如舍生取义、家国情怀、道德亲情等等,唤醒我们对当代社会价值观的思考,如《英雄》展现出传统的儒家大义和舍身取义精神。新世纪很多电影也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如电影《影》中体现水墨丹青的中国古典审美,将阴阳太极融入武学。中国政府倡导并向国际所传递的一些理念也在影片中有所体现,如2019年春节档热门电影《流浪地球》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中国人永不言弃、不服输的精神。这些电影的叙述和形象的表达,使这些中国元素全面而真实地呈现在外国观众的面前,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既加深外国观众对中国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探索中华文化的兴趣。
三、21世纪海外传播的中国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局限性
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问题:主流电影政治色彩过于浓厚,一些电影过度商业化,文化现象中深层次的内涵表现力不足,作品类型化、趋同化、庸俗化……这些问题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产生了负面影响,容易造成国外对中国文化的误解。笔者从21世纪世界四大国际电影节40部华语获奖电影入手,对其电影类型、时代、内容等进行了划分,从而分析总结出中国电影对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些局限性。
1. 中国电影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根据笔者对21世纪世界四大国际电影节华语获奖电影统计可知:从2000年至今,在世界四大国际电影节中,华语电影共获奖了40部(不包括提名),2000年到2010年,华语获奖电影为29部,占72.5%,2011年至今,华语获奖电影仅有11部,占比27.5%。结合近十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比21世纪初增强很多,但是在世界四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奖华语电影反而减少,一方面说明中国电影近年来输出不成功,相对于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还有待加大力度;另一方面也说明输出影片的量多质不精的问题亟待改善。如果中国影片在海外的影响力、知名度低,海外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触率就低,这不利于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渠道的扩大,也影响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和认知。
2. 国家形象构建和传播的单一化
在电影类型方面,中国对外传播的电影类型相对单一、不够丰富。为起到对外宣传作用,中国电影制作者倾向于创造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主旋律电影,这些电影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主题趋于雷同,题材比较单一,政治色彩和宣传色彩过于浓厚,海外观众不易接受。在21世纪四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华语电影中有32部(80%)都是文艺片,这种文艺片属于高雅文化,艺术气质明显,但往往曲高和寡,受众范围狭窄,也不利于中国电影的大范围对外传播。根据2018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在海外受访者眼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三大元素分别是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甚至还存在一定负面的刻板成见,美国独立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对全球40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百分之三十四的全球受访者相信中国政府尊重个人自由,其中在北美、日韩、澳大利亚、西欧国家,超过7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政府“不尊重人权” 。
3. 影像符号的灰调化
影像符号的灰调化使得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在21世纪世界四大国际电影节华语获奖的40部电影中,其中有9部电影是独立电影或曾经或仍然在国内被禁,被禁的原因有未在国内过审就去国际电影节参赛、过多反映社会黑暗面、涉及文革同性恋敏感话题、与国内主流意识相悖等原因。获奖电影中有6部影片(15%)的主题涉及社会底层,包括矿难、娼妓、重婚、流浪等,6部影片(15%)涉及中国农村题材,纵观中国在历届国际电影节的获奖电影,外国评审更青睐那些具有批判性的、描绘中国社会底层和落后历史的影片。他们这种对文化的反思、对民族性的思考是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一个突破口,但是这种主题和元素无可避免地带有灰调化的色彩,甚至有取悦西方观众的功利主义色彩。
四、结语
结合西方成功范例的思考,我们发现西方电影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巧妙运用“西方立场,中国表达”,既运用大量中国元素博取人的眼球、吸引中国市场,又传递了自己国家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我们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也应采用“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加深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充分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电影素材,打造文化内核,在对外传播中建立起一个丰满的、积极的、正面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锐,许妍.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J].中国电影市场,2018(2):17-23.
[2] 论提升我国民主国际话语权[EB/OL].豆丁网,https://www.docin.com/p-1949945145.html.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