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节目后期包装中的原画制作策略
——以《花儿与少年3》为例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电视节目开始运用原画创作来增加艺术效果。原画作为图像媒介,与电视媒介的深度融合,极具创新性。本文从视觉符号的视角出发,探究原画设计在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3》中的独特运用。通过分析原画视觉符号的电视艺术效果和说服技巧,解读原画设计背后蕴含的文化属性和媒介属性,来为原画在电视节目中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原画;真人秀节目; 后期包装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5-0000-04
《花儿与少年第三季》是湖南卫视正式播出的青春伙伴自助远行真人秀节目,共12期,节目于2017年4月23日起每周日晚22:00点在湖南卫视首播,于2017年7月9日收官。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统计,收视率基本保持在0.5%—1.0%之间。据新浪微博数据显示,截止收官#花儿与少年#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98亿次,话题讨论量为1027.8万次,播出期间《花少3》稳居综艺实时排行榜前三。尽管整季下来电视端收视平平,但官微话题互动的抢眼表现为芒果TV与优酷两大网络平台导入了可观的流量。截止节目收官时,《花少3》的全网播放量已突破20亿。
作为一档以“冒险结伴旅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节目,《花少3》在嘉宾阵容上与前两季完全不同,以青春集结,四男四女的全新阵容登场。节目致力于发掘旅行地鲜活有趣的独到魅力,展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八位青春蓬勃的艺人以“青春伙伴”的形式远赴赤道以南,游历巴西、南非、澳大利亚、纳米比亚四国,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洲际穿越之旅。通过将近30天的冒险之旅,他们寻找到了与大自然、与自己的内心,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真谛,领略了世界秀美风光,体验了多元精彩文化,也推动了中国优秀文化在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传递,促进了中国与南半球这些国家的文明交流。
在2017年,有些卫视的旅游节目颇具影响力,如中央卫视的《远方的家》,东方卫视的《花样姐姐3》,旅游卫视的《行者》等等。然而,这些节目都是以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为导向,后期包装并没有将原画这一新颖的艺术形式引入节目制作中。作为一档成功的大型真人秀旅游类节目,《花少3》的突出特色是充满文艺气息的暖心文案和原画设计。文案以手写字体和手绘漫画的形式呈现,原画设计则完美地烘托出了节目的整体效果。与传统旅游类电视节目对比,运用了创意十足的原画设计的节目更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本文以《花少3》12期节目中出现的原画设计为分析样本,从视觉符号的视角出发,探究原画设计在其节目中的独特运用。
一、 原画视觉符号的电视艺术效果
构成电视节目品牌的硬性元素包括“节目定位”“节目形式”和“节目包装体系”。 电视技术是电视艺术的物质基础。电视艺术并不是直接就产生的,它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进行再创造和再加工,对内容进行选择剪辑等一系列技术手段而完成的艺术展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的产生给电视艺术带来了巨大影响。从后期制作设备来说,非线形编辑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后期制作的速度和质量,编辑时可以运用各种电视特效,丰富节目的制作形式,展现电视的艺术表现力。
《花少3》的后期制作团队是成都黑威兰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BKW Studio),这家公司参与完成后期制作的节目包括《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在《花少3》中,这家公司充分制作了生动形象的卡通字幕和动画表情,这种表达方式能够使受众更好地接受到画面传达出的信息,也增加了观看的趣味性。丹尼尔·贝尔曾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提出:“对于渴望行动,追求新奇,贪图轰动的当代倾向,最能满足这些的莫过于艺术中的视觉成分了。” 《花少3》后期的原画设计运用,能够对受众产生感染情绪,深度浸入真人秀的叙事情节之中,产生出共情效应。从而达到了电视节目的艺术化效果。
在《花少3》的12期的节目中,这些原画设计穿插于关键之处,充当着多重角色。总结下来,大致分为下面三种类型,一是节目的环节介绍和场景铺垫;二是艺人情绪的放大,表明艺人的内心活动;三是渲染环境和烘托气氛。
第一种原画类型是节目的环节介绍和场景铺垫。旅行类节目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围绕旅行线路展开的,《花少3》在旅行线路的安排上,运用了原画的设计,独具匠心。例如艺人们的旅行路线的说明,在亚马逊丛林中,艺人们沿着节目组给定的游览路线行进,这时候没有实体地图的呈现,而是运用的原画设计。在艺人单独自驾,或是集体乘坐飞机前往目的地时,也运用到了原画设计。通过这些原画设计的运用,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线路介绍过程变得生动可爱,让受众体验到这场旅行的轻盈愉快,与节目整体的青春大冒险的定位相符。
以往传统的旅行类节目的场景铺垫基本是以旅行目的地的景色呈现为主,《花少3》却独辟蹊径,后期的原画创作团队结合艺人们在旅途中的新鲜冒险经历,设计出独属于他们旅行记忆的动画视频,作为片头,从而打造出与别的旅行类节目片头迥然不同的风格,充满可爱感和探索性,为整个节目的展开起到了完美的铺垫作用。例如,在亚马逊雨林中艺人们垂钓食人鱼,寻找鳄鱼的过程,在南非大草原上完成保育长颈鹿的任务,这些旅行中发生的故事都被原画设计师抓取并制作,最终以动画视频的方式在片头出现。通过动画视频的场景铺垫,使得旅行景色与旅行记忆结合起来,更具有饱满性和充实感,真正实现了情景交融,让受众也能体会到旅行的目的不单单是看到美景,更是留下的美好记忆,从而加深对节目的理解和认同。
第二种原画类型放大艺人的情绪,表明艺人的内心活动。《花少3》使用的视觉符号元素多元大胆,在人物主体上,多用特写镜头进行突出,并用原画特效增强画面冲击感,运用夸张、象征、比拟、暗示等视觉修辞手法,将艺人们的心理活动放大化,夸张化,具象化,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艺人的心理变化和内心活动轨迹,增加画面的幽默感,增加场景的融入感。例如,在非洲被迫接受流放之旅的艺人陈柏霖一路风餐露宿,备受煎熬,当他在任务快结束,即将与伙伴会面之际,财富值极具增长,这时候,原画对艺人喜悦的表情做了夸张化的处理,让观众忍俊不禁。在里约接受前往亚马逊丛林探险任务的一众队员,心里害怕,面色凝重,这时候原画给予了加深情绪的处理方法,使得观众也不由替艺人们捏一把汗。节目组通过近景和特写镜头对焦个人情绪,后期原画制作团队再加以点缀,将情绪放大化处理,以感染受众,从而得到更强的艺术表现效果。
第三种原画类型渲染环境和烘托气氛。《花少3》主要运用暖心文案来渲染整个节目的气氛。文案是由《花少3》的导演吴梦知撰写,文案中的手写字体和手绘漫画由节目中的艺人井柏然设计。文案以特色风景符号和漫画人物的形式呈现,特色风景符号营造美学想象力,特色漫画人物形象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达成了屏幕内外的情感交流。例如,当被放逐非洲的艺人陈柏霖离开了唯一陪伴自己的狗狗“菲菲”时,在这一场景结束之际,文案呈现,背景是拥有着浩瀚星辰的非洲天空,配上有关离别的语句和可爱的漫画形象,渲染出一种青春多彩,但也匆忙之感。在艺人直面自己内心之际,也让观众心生不舍,对照自己的人生经历,加深思考,从而使得节目更有深度,更具有浸入感和反思性。在亚马逊河流上漂泊的艺人旅行团,享受到集体旅行的快乐喜悦时,也在临睡前会静心思考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这时候,晚霞映照着亚马逊的河流,湿气弥漫开来,在屏幕外的观众亦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瑰丽与神奇。通过文案和漫画营造的气氛,让整个节目效果提升,直接影响了受众的感知,加深对节目的好感。
二、原画视觉符号的说服技巧
安东尼·布莱尔认为,相对于语言文字的话语建构效果而言,图像在与受众的心理互动中更具备“意义生产者”的劝服力量。 《花少3》所选用的原画视觉符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效果,其主要采用两种说服技巧:诉诸幽默和诉诸感性。
第一种说服技巧,诉诸幽默以提高“解码共通性”。诉诸幽默是指通过幽默表达让受众接受某种内容或观念,达到说服目的。原画视觉符号属于“低语境”话语体系,能够减少传播过程中的障碍和隔阂,在视觉层面提高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解码共通性”。旅行类真人秀节目中的大量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不需要受众依赖环境去揣摩推测,这时运用原画视觉符号,发掘笑点、夸大笑点,能够对人的感官形成高频率的刺激。将具象的人物形象幽默化表达,将抽象的情节信息具像化表达,这样的动态呈现过程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单一的画面呈现方式,拼接出幽默的动感风格,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增强节目效果,提升节目质量。
第二种说服技巧,诉诸感性营造“传播共情性”。诉诸感性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说服技巧,即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符号来感染受众,以达到说服效果。《花少3》通过感性的原画视觉符号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打通与受众之间的情感场域,营造“传播共情性”使受众更易于接受传播内容。节目发掘每一位艺人的个性特征,对其进行漫画创作,刻画出深度契合艺人本身和观众心理的漫画形象,让观众对艺人们产生熟悉感和怜爱感,潜意识将自己的情感映射于这些艺人身上,与他们发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从而营造“传播共情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