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同向、同力: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的内在联系【2】
三、“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的同力性
(一)“舆论监督”是社会舆论正确导向的“拉力”
“舆论监督”相当于社会舆论正确导向的“拉力”,是通过批评与曝光促使当事企业或者个人自发地去改正不当行为的动力。“舆论导向”指用舆论支配人们的思想、意识的行为,使公众讨论的结果朝着事先预定好的结论上发展。这个结论一般要求正确性,所以“舆论监督”是社会舆论正确导向的一种动力,我们将这种动力认为是“拉力”。
(二)“正面报道”是社会舆论正确导向的“推力”
“正面报道”相当于社会舆论正确导向的一种推力,其本身是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手段,推动社会舆论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建设和谐社会。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在《模仿律》中谈到:“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是社会进步的根源,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3]媒体以“正面报道”为主要报道形式,有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处在“正面新闻”的氛围中,公众在现实中进行潜意识的模仿行为也是积极向上的,以此构造社会整体积极向上的环境。
(三) 同力性:“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进行同力报道
“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的同力性指两者在行动上需要进行“同力报道”,以此来建设我国媒体报道的新环境。我国形成了以正面报道为主、舆论监督为辅[4]的报道局面,而且这种局面将长期存在且不可动摇。
首先,“舆论监督”把握好“度”,“正面报道”把握好“质”。当前,我国的“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具有某些消极影响,自从网络舆论勃兴并与传统媒体、民间舆论合流之后,社会上一些影响很大的案件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案件的审理结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或是加重量刑,或是减缓。“媒介审判”是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做“审判预设”,这就对司法的公正性、独立性以及严谨性产生了威胁,所以“舆论监督”把握好度是它的首要任务。“正面报道”的新闻质量急需提高,记者在进行正面报道的时候往往对典型形象层层拔高,对新闻进行“正面”的片面报道,这些行为已经引起了受众的反感以及不满,所以“正面报道”的质亟待提高。
其次,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效果,避免“正面报道”的负面效果。“监督”本为“监察、督促”,所以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以“监察”“督促”为主,两者不可偏颇。“舆论监督”可以给社会不当、不法、不德事件拉响警报,警示其改正完善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效果。正面报道具有负面效果,主要表现在:典型形象过度夸大、宣传报道程式化、新闻报道脱离实际。媒体在进行“正面报道”时要避免这些负面效果,要做到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内容做到严格把关。
最后,确保“正面报道”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创造“舆论监督”的良好环境。“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是推动社会舆论正确导向的两股强大力量,所以两者“同力报道”才是出路,同力推动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建设我国媒体报道新环境。这便体现出“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的第三个内在联系——同力性。
四、结语
“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为二者之间的同理性、同向性以及同力性。“同理性”强调“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须共同遵守的新闻真实性原则,无论媒体是进行“舆论监督”还是“正面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必须达到的基础共识;“同向性”强调两者形式的反向与目标的同向,二者从形式上看处于“批评”与“赞赏”的对立状态,但是它们的共同目标是使社会上的人或者事物朝好的方向变化发展;“同力性”强调我国媒体应该坚持“正面报道”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努力创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二者同力报道,合力协作。“同理性”与“同向性”是“同力性”的基础与前提,“同力性”则是“同理性”与“同向性”的结果。“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是我国媒体进行新闻报道主要采用的两种手段,这两种手段的有效结合可以使我国的媒体报道环境更加健康向上。
参考文献:
[1] 张烁.一粒种子造福万千苍生 人民日报追记复旦大学教授钟杨[EB/OL].2018-03-2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325/c1001-29887494.html.
[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3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41.
[3] 塔尔德著,何道宽译.模仿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4.
[4] 沈正赋.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建构与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编辑,2018,107(11):42-47.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