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现场”这一关键
2018年12月6日到8日,笔者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采访3天,后续发表三篇评论文章,分别是:图片评论《春风一来 花就会开》,现场评论《从“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结合多地采访后采写的评论员观察《为太空探索镌刻更多中国贡献》,对现场评论这一题材的操作和写法有了一些思考。
以现场烘托评论,而不是为评论配画面
描述画面是新闻报道和评论写作常用的笔法。比如笔者参与创作的《办好建设雄安新区这件大事》一文,起笔先描写雄安景致,“清风吹拂,碧波荡漾。春天的白洋淀,到处是生机勃发的景象。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又一个春天的故事”作为关键词,为美丽景色穿插了评论内容,也为全篇铺陈了基调。
增强现场评论的现场感,首先就在于刻画好现场场景。比如《为太空探索镌刻更多中国贡献》一文,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互拍成像现场作为开头,现场气氛、工作流程、调度播报乃至墙上标语,都作了完整呈现,现场味十足。
应注意,现场感不仅仅是画面感,不局限于描述观看到的画面和采访时的情形,更多场景都可以纳入进来。比如《从“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一文中提到,“和凉山州委组织部的干部沙马木萨约采访时间,没想到他不仅工作日没空,连周末时间都‘签约’给了帮扶贫困户,采访只好在深夜进行”。对这样一个采访失败案例的讲述,同样增进了现场感,这个写法也得到编委会领导的点赞。
以观点统摄材料,而不是盲目堆砌材料
通常,一次采访收集的各类材料落到笔头可能有上万字。哪些材料有用,哪些材料无用,哪些材料做核心,哪些材料做花边,非常考验写作者的脑力。《从“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一文中,笔者采访获得的大部分数据内容全部放弃,诸如年收入、户均收入之类,主要考虑是不方便核实;脱贫历程、扶贫单位关怀、发展规划等内容也全部放弃,原因是没有独特性。文章中所采纳的材料,基本都是为观点服务的。比如笔者在采访后归纳火普村惊世巨变的原因,提炼出干部群众实干、巧干、齐心干这一总因,又分解成市场经济、机制创新、内生动力、帮扶机制几个关键词,然后再把采访中得来的作物种植之变、土地流转、火塘夜话、“五个一”帮扶等内容穿插进去,用了不到250个字,既说明了巨变成因,又压缩呈现了丰富案例。从全篇文章看,既有脱贫成就实景描写,又有脱贫原因归纳,也体现了扶贫干部苦干实干的内容,各类材料之所以能够精当简练地组合成章,关键就是靠观点判断和思路逻辑。
以细节驾驭评论,而不是简单陈列内容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细节常被誉为新闻报道的“明珠”,也是决定一篇现场评论高下水准的重要因素。不错过任何细节,需要擦亮“眼力”。《春风一来 花就会开》的开场案例和配图,就是笔者在采访途中偶遇幼教点课间休息,十几个小朋友欢快地从教室奔跑出来的欣喜一幕。
《从“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一文在谈到脱贫攻坚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员干部辛劳付出时,并没有讲述“白加黑”“五加二”之类的老话题,也没有引述多少夫妻异地、因公殉职之类的材料,而是另辟蹊径,专门讲述了扶贫干部的“老相”——相貌比实际年龄显得老;讲述了约访遭遇“放鸽子”的经历,原因在于宝贵时间都花在了扶贫上。两个案例结合使用,生动呈现出一线扶贫干部鞠躬尽瘁、苦有所乐的形象。
从采访到写作,几个心得如下:
最大变量是自己。多发挥主动性,无论实地查看还是对话采访都掌握主动权。既需要广撒网、多捞鱼,让采访对象讲述尽可能多的信息,更需要精打窝、钓大鱼,有针对性地引导采访。
思考比采访重要,现场比写作重要。时间顺序上先采访、后思考、再写作,重要性上思考第一,采访第二,写作第三。
做全媒体评论员。不当全媒体记者的评论员不是好评论员。技多不压身。带齐所有能带的设备。小分队作战,分工负责。增强全媒体意识、融合意识。
独特、独特、独特。独特的标语、独特的语汇、独特的观察,细节都在独特里,好评论都在独特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