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成为继传统文化之后影响和改变大众思维模式、行为习惯、道德修养程度较多的文化载体。互联网发展历程中,青年网民一直是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可以轻松获得网络赋权,直接碰触到不同的思想文化,尤其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在自身内在心理与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之间的博弈中极易迷失,在不自觉地评价和转发中极易形成网络暴力和价值观偏差。新时代下,对于传统与现代结合最为彻底的青年网民,理应在弘扬传统文化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国家主导、制度保障、媒体引导、青年自觉、市场参与,探索我国青年网民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青年网民;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在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及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官方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作此阐述,也意味着在新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由过往积极倡导、媒体宣传,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文件内容,青年被定义为14—35周岁,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1]青年群体思想自由、极富创造性,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快,使用电脑、互联网、手机等各种媒介的频率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多,他们处于以互联网为主体构建的“拟态环境”下,被碎片化的传播内容浸染,消解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但在当今时代,青年网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探索青年网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必须基于青年网民的媒介行为特征,从其内在需求出发,为他们关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构良性的互联网生态环境,这也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协作完成。
一、青年网民的媒介行为特点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青年网民的媒介行为:
一是从媒介接触情况来看,“媒介依赖”很形象地形容了青年网民的媒介行为。笔者在北京、河南、陕西等地面向符合青年定义的学生群体、上班族进行问卷调查,年龄设定为18—35周岁,共回收585份有效问卷,调查人群学科、学历背景分布比较均衡,理工类占比32.65%,文史类占比28.21%,艺术类占比39.15%。问卷显示青年网民每天使用最多的媒介是网络等新媒体,44.96%的青年从初中起开始密切接触网络,65.3%的青年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在5小时以上。在访谈多位老师及学生后得知,课堂上学生任意使用手机(玩手游、看直播等最为突出)的现象屡禁不止,不少老师采取直接没收手机或者课前统一交手机的方式来保证上课效率。
而对于上班族而言,接触网络的时间相对自由,受约束不大,而且网络已经完全融进了他们的工作环境中,常见的社交软件都已成为其工作的一部分,传输信息、人际往来都需要靠网络来维持,网络与工作及个人生活之间的边界感被弱化。
二是从阅读及接触内容来看,“微信公众号短文”“网络小说”及“其他”受关注程度偏高,而“传统名著名篇”这些传统的文本内容占比最低,即使是时效性较强、关乎国计民生的“政论时评”也比不上网络小说的吸引力,这充分说明了网络文化已经深层渗透,可以生产非常成熟且有吸引力的内容,对传统的文化样式及传播内容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除了手机阅读外,当下比较受青年网民欢迎的网络内容莫过于短视频,各大主流媒体也逐渐布局微视频市场。除了观看短视频或者直播,录制短视频在平台播放也是青年网民课余或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从青年网民使用媒介的目的和能力来看,如今新媒体异军突起,纸质文明似乎日渐消逝,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年网民在运用媒介的过程中,选用何种媒介,希望获取哪些内容,辨识及判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这种能力往往最终形成媒介应用习惯。通过分析这些习惯,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青年网民内在的需求。
调查发现,青年网民对网络媒介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倾向性也比较明显,尤其倾向于社交沟通及娱乐消遣,网络媒介并没有最大化地发挥其教化导向功能。
四是从青年网民媒介应用过程体现出的道德修养来看,调查结果,针对“当上网时遇到一些反动迷信、暴力、色情等信息时,你的态度是什么”这一问题,大部分青年选择的是自觉抵制与有所警觉,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当他们面对不良信息时,仍能保持一定的清醒,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保持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但是,网络毕竟具有开放、虚拟的特征,这些特征极易使网络文化平台成为人们真正表达自我、发泄对现实不满又便于隐藏自我的平台。身处网络“拟态环境”中,青年网民难免会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无法真正辨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甚至无形中为不良信息推波助澜。他们一方面对网络信息存在质疑和偏见,扮演着攻击者的角色;另一方面沉迷于抒发自我,作为共享和独处的矛盾者,也充当着不实新闻的制造者,不良信息的受害者,甚至成为消费情色信息的隐蔽者。
二、青年网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通过分析青年网民的媒介素养行为,大多数网民沉浸于流行文化和消费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呈现出相对缺场的现象。媒介素养(media litetary)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之时,主要目的是针对当时电影普及带来的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呼吁年轻人抵御大众化电影导致的文化趣味腐蚀,可以说最初是一种对于媒介被动的、抵制的态度。[2]自20世纪以来,新的传播技术迅速演变成流行文化的源泉,流行文化的主流形式严重依赖大众媒介,因此,将“媒介”和“流行文化”混为一谈是司空见惯的误解。这种混淆和融合其实也反映出每一种新的媒介技术都会威胁其他的文化类型,比如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青年网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堪忧。
(一)近现代史上“去传统化”的进程,削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重要的思潮,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而西方价值观盛行,顺应了青年群体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遮蔽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二)全球化进程降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权
当代社会全球化的推进,加快了个人与世界的联系,使文化形成超越固定时空的限制,并很难聚合为系统的整体和传统,而西方文化霸权以自身语言、思维逻辑和人们不易察觉的规范宣扬西方价值,借由影像视频、书籍等的全球传播,抑制其他文化和价值,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内蕴的中国精神话语权降低。[3]
(三)中国传统文化处于现行教育体系的边缘位置
中国现行教育体系,受制于应试教育,从幼儿园至大学,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课程,都会让位于专业化、国际化的一些课程。这种课程在设置方式上无形中隔断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的持续滋养,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处于边缘位置。
(四)媒介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青年网民之间传受错位
首先表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困境。近年来,由于政策的主导,各大媒体也开始制作文化类节目。但是,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你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吗?”有52.48%的青年选择的是“一般般”,被问及“你了解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时,64.96%的青年选择的是“节日与习俗”,56.07%的青年选择的是“饮食文化”,而选择“古典文学”“书法”“四大国粹”“建筑”等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占比均未过半。作为国之未来的青年群体不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没有建立起浓厚的兴趣,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及方式有待整合。那么,青年群体是不是真的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呢?在2018年6月“匠·心——河南省传统工艺保护传承成果展”的现场,笔者随机访问了一些前来参观的青年,他们惊叹于汴绣、雀金绣的典雅细腻,玉雕的精美独到,还有上千片拓片拼接而成的高浮雕传拓作品,唐三彩、绞胎瓷、钧瓷、汝瓷作品等也都让他们盛赞不已。这充分反映出,并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魅力不够吸引人,而是传播的方式有迫切整改的必要。其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囚于困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出现问题,势必会直接影响其传承。珍贵的民间技艺面临着严重断层,老一辈的传承人和新新青年之间的鸿沟因市场经济关系变得更加不可逾越,鲜有年轻人再愿意学习无法立即获得经济产出的技能。当然,也有部分青年痴迷于传统文化,但大多数只停留于兴趣阶段,一旦进入到目前主流的老带新、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模式中,能坚持下来并作出成绩的寥寥无几。
早在1960年,媒介研究者约瑟夫·克拉帕认为媒介效果是很难被证明的。克拉帕的立场通常被称为大众媒介的“有限效果模式”,也就是说如果媒介影响了人们的行为,那么这种影响一定是通过其他元素所编织的网络进行的,比如个性特征、社会环境、舆论和文化的普遍气氛等。[4]因此,青年网民的媒介行为并不受单一因素影响,其行为影响更是难以预估,但不可否认的是,青年网民的行为极具“群聚效应”,若能加以适当引导,形塑他们的知识和信仰,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社会凝聚力、强化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急需探索出符合青年群体特征的传承路径。
三、青年网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索
(一)管理机构加快完善网络文化制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一是从国家层面积极推广青年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积极向全社会宣传此项培育对于青年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通过在国家层面上对这项培育的肯定和推广来加深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来营造提升青年媒介素养的整体社会氛围,并强化理论研究。媒介素养培育源自西方,带有西方教育烙印和特色,需要辩证地看待,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充分结合青年利益,取其精华部分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及进步服务,又要谨防被资本主义思想侵蚀,将现有先进的青年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成果中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
二是完善法律监管,催化良性生态,推动青年网民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目前,网络文化的发展属性决定其并不完全可控,影响面之大时常挑战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制定相关奖惩制度也是探寻良性互动机制的保障。
在监管上,由于网络文化传播自由开放的特性,只有联动各社会组织和机构进行监管及严管,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建立良性的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地震慑企图利用网络的不法分子,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为青年网民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良好的互联网氛围,做好把关人。比如建立新媒体信用体系,对影响力较大、用户量较多、覆盖范围较广的新媒体平台可采用强制半实名制(在平台后台实名),便于后台管控,[5]网民会不由自主地衡量所谓的言论自由的度及传播内容的优劣,进而自觉关注和分享优质传播内容,营造良好的网络互动氛围。但是要求网民实名制,一旦发生网络安全漏洞问题,对于青年群体而言,关乎他们未来的学业、事业发展前景,因此,必须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对半实名制的实施要坚持安全性、合法性、同意性原则,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同时,应该加强社会公众的网络安全知识普及,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媒介平台与个人的信用评价体系,奖罚措施明晰,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新媒体信用管理机制;在政策上,制定青年网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各项保障政策,对优秀人才在学习、职业晋升上提供绿色通道,这其实也是传承发展动力的保证;在物质上,加大对青年投身优秀传统文化事业上的资金支持,比如设置专项基金,保证经济来源,促进学科建设、专家理论研究、青年就业扶持等。
(二)主流媒体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生态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及更新,网络文化也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表征。网络文化以互联网和手机等网络产品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民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宣泄情绪意识,从而垒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表达方式,影响网络参与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6]主流媒体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生态,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重回公共空间,重构青年网民的价值判断与精神追求。
一是利用传播优势,联动传统媒体优秀文化类节目多平台播出。网络具有保存和传播文化价值的功能。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对传统文化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接受方式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网络自身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价值,创新了传播范式,如目前流行的短视频、音频、动画等。传统的主流媒体节目制作水准都非常精良,尤其是近些年播出的文化类节目,也有一部分被吸纳进网络播放平台。青年网民可以随时随地从抖音、喜马拉雅、哔哩哔哩等APP中搜索到想要了解的传统文化的知识信息并转发出去,而不仅仅局限于去博物馆等相关机构,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鸮尊,一种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首播,借助高级审美的舞美设计、活泼贴近时代的主持与演绎,以及多样式的制作剪辑方式,又被吸纳进网络播放平台,引发众多青年网民发表弹幕,然后又亲赴博物馆一睹风采,拍摄短视频上传于社交空间,使得冰冷的文物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充分利用网络快而广的传播优势,联动传统媒体优秀文化类节目多平台播出,是传统文化走进青年视野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是利用整合优势,融合精耕传播内容,推动技术改革。网络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通用的文化载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文化的整合功能随之增强。首先,从整合内容上来看,横向可以整合同一时间下的热门传统文化内容,突出各自特色,比如春节期间,央视网全平台围绕春节民俗文化策划了一系列节目,除了新闻报道、经典的春晚及系列报道外,还有《经典咏流传》《2019新春喜剧之夜》等创新的综艺节目在网站轮番播出。纵向可以对同一文化不同年代的信息进行整合,针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助网络梳理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对中国发展历史脉络不熟悉的青年网民和外国网民意义重大。其次,从整合形式来看,可分为文本整合与多媒体整合。文本整合目前是最简单的形式,各大互联网平台、自媒体平台都在用文字、图片、背景链接等方式延展报道内容,并可以及时吸取汇总各方面的评论内容。多媒体整合其实指的是立体化报道,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可以采取短视频、电影、微电影、系列报道、专题片等多形式、多平台联动传播,满足青年网民不同的审美需求;另外,各大网络平台还可以利用平台优势,广泛寻求和传统主流媒体的合作,基于大数据分析,制作更符合青年网民群体接受心理的文化类节目,尤其是深入挖掘地方传统特色内容。整合优势还体现在加快对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动上,技术创新一直是媒体发展的核心动力,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青年网民一定是新技术的最早应用者,各大媒体探索智能机器人、VR等新技术在新闻传播、文化传播、交互聊天、热点舆情语音播报等方面的应用,对提升用户体验、进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然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因此,主流媒体必须持续创新技术改革,紧抓智能红利。[7]
三是利用引导优势,搭建多元互动平台。网络文化具有价值导向渗透的优势与功能,而且极易产生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因此,主流媒体宣传引导,优化互动参与的网络生态环境,充分利用“两微一端”,避免“自说自话”,使青年网民全方位接触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及世界意义的内容,并有兴趣在平台上建言献策,主流媒体也可以及时处理并反馈,形成良性循环,这对建构青年网民的精神追求、传统美德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新时代青年,主流媒体利用网络文化生态优势,可以引导他们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信息,构建相关舆论场,使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他们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并得以有效传承。
(三)教育机构应探索新的文化教育体系,必须建构开放式的整体理念,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从知识教育转向文化和价值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传统文化场景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和讲座,鼓励不同阶段的青年网民利用多媒体手段主动深入传统文化调查和积极参与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充分挖掘地方方言、文化古迹、民俗文化、历史典故等,深入体验并感悟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品质,[8]使青年网民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自觉。
(四)文化型企业应整合资源吸引青年人才,创新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文创产品的研发。文化型企业大多都具有先天的优势,其生产工艺或者产品本身一般拥有较深的底蕴,可以加强对产品的研发创新,符合现代审美或者功用,才能走进青年人的圈层,并且可以通过提高产能,真正提升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利用移动新媒体等多渠道加大营销宣传力度。目前,青年网民应用最广的并非PC端而是移动互联网端。将企业宣传内容融合进青年网民最喜闻乐见的短视频、电影、娱乐节目中,甚至开发专门的APP,最大限度地扩展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传播传统文化,热衷新鲜事物的青年网民一定会把视角聚焦于这种新的文化贸易。[9]
三是探寻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寻求双赢。企业的研发一方面需要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他们的匠人精神对于保留文化产品的特色属性具有不可撼动的价值,但同时也需要眼界开阔、综合能力较强的青年群体注入新鲜的血液,作为创新的源泉。往常的企业实习制、毕业留任制使企业非常被动,培养一个走一个,企业嫌青年不够踏实,青年嫌企业没有前途。老方法,新举措,首先在筛选实习生环节,挑选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理念的人才,重点培养,使他们尽快融入企业环境。另外,在实习生中建立竞争机制,给予平台支持,将企业产品的营销作为业绩和青年人才的实习成绩、毕业留任、奖金挂钩,使他们可以珍惜实习机会,充分锻炼自己。青年群体面对社会上的诸多诱惑,流动性强,企业和个人或者高校可以合力建设工作室,共同致力于技术支持、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创收利益共享,但须谨防滋生腐败。
四是定期外派青年员工参加培训学习,组建以青年为主体的宣传和管理团队。这也是规范运营,塑造品牌的有效途径。品牌的塑造一方面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则需要依托媒介的力量。尤其是一些企业内部若要摆脱家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需要综合素质较强的青年群体融入进来,但他们往往社会关系简单,经验尚少,急需企业提供社会再学习的机会。还有一直强调的企业品牌的建设和宣传,都是相对复杂的工作,需要与各种媒介建立关系网,青年网民尤其要在各种网络信息面前能进行自主判断与选择,真正做到利用媒介来完善自我,服务企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五)青年网民应具有现代公民观念,提升文化传承有序度
一是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参与相关教育活动。真正从思想上认同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保持客观辩证地判断事物的能力,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积极参与相关宣讲、文化活动,和自己的兴趣及专业进行结合,但在互动参与过程中不应有发泄或者跟风心态。
二是发扬探索与分享精神。青年网民利用网络媒介的能力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是比较强的,明确自身的社会主体意识,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乐于分享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帮助其他的社会群体更好地认识中国。具体实施起来,青年网民可以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并客观辩证地识别什么是文化糟粕,什么是优秀文化;利用业余时间支教,做志愿者,分享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录制短视频、直播表现一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采用多元化立体化的表现形式,借助抖音、快手等流量较大的平台播出,充分带动不同群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
三是做好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军。雷蒙?威廉斯认为:“关于传播的任何真实理论都是关于共同体的理论。”[10]互联网是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形象的重要渠道,在国际范围内是否具有历史连续性和凝聚力,是关乎对外交往的重要问题。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外部环境也愈加复杂,一些国际民众有主动关注中国议题的意愿,但他们通常选择社交媒体作为观察、了解中国的窗口,这与我国传统的对外传播方式形成错位。在对外传播实践中,大部分的互动反馈行为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形成合力,擅用社交媒体的青年网民成为一个新的突破口。青年网民利用新媒体平台容易产生“群聚效应”,是对外传播舆论场上的“新意见阶层”,他们参与程度高,偏好精要、新颖、易传播、可以互动的对外传播表达形式。这就要求他们在对外传播方面转变“灌输式”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上,明确对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并不是抗衡其他的文明范式,而是倡导多种文明之间的协作。青年网民可以借助短视频、社交媒体渠道,充分利用好Facebook、Twitter、YouTube这些西方成熟社交媒体的用户黏度,利用青年流行文化产业增强对外文化传播的“内容支撑力”,占据主动地位,创新话语方式,突破跨语境认知障碍,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落地率,做好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军。
四、结语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兴媒体发展状况复杂多元。青年群体作为我国新时代的接班人,和网络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应用网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探寻青年网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必须经国家、企业、各媒介平台等多方面协作,青年网民才能够真正形成文化自觉与自信,不断地完善自我,增强爱国意识,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为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价值观、提高国家软实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4/13/content_5185555.htm#1,2017.
[2]覃川,王磊静,等.当代大学生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07(7):64.
[3]侯玲,柯佳敏.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背景下“数字青年”中国价值内化[J].东华大学学报,2018(6):66.
[4]劳伦斯·格罗斯伯格,等.媒介建构:流行文化中的大众媒介[M].祁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94.
[5]罗自文,杨柳依.新媒体蓝皮书:基于新媒体的青年政治参与特征、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309.
[6]赵飞,张艳.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6):119.
[7]黄楚新,彭韵佳.新媒体蓝皮书:2017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72-73.
[8]侯玲,柯佳敏.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背景下“数字青年”中国价值内化[J].东华大学学报,2018(6):69.
[9]王秋艳.传统文化品牌新媒体传播策略探析[J].新闻爱好者,2019(1):56.
[10]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高晓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327.
(作者为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影视艺术系讲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