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10期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吉冰冰
2019年12月10日13:45 |
小字号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对我国的新闻传播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汉语新闻传播的基础上,用英语把我国新闻传播出去也变得愈加重要并逐步向国际化靠拢,而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看来,我国新闻在跨文化传播中仍面临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与发展。通过全面分析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和特点,结合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解决的方式,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新闻的跨文化传播助力。

【关键词】全球化;英语新闻;跨文化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步入全球化轨道,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更是加快了各行各业的全球化进程,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新闻的获取。以往的新闻获取方式基本上依靠广播或者纸媒,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如今新闻的获取方式逐步多样化,包括国内外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时,国内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开始转向跨文化传播,如何能够把中国特色文化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已经成为我国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何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深入探究我国新闻的现状和发展,为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提供更多策略,找到适合我国新闻发展的跨文化传播之路即是我们的努力目标。

一、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英语新闻的跨文化传播就是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融合互通,通过英语语言这座桥梁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另外,英语新闻在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同时,还能够根据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进行多元化呈现,打造文化交流的桥梁。[1]从新闻的角度出发,英语新闻传播的内容不仅包括国内每时每刻发生的重大具体事件,上自国家领导人的出访,下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包含这个具有上下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精髓的传播。比如外交部于2018年4月向全球推介了中国河南的英文宣传片,片中既描绘了中原大地的壮丽河山与人文习俗,又凸显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让世界为之惊艳,中华儿女为之自豪。

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在很多国家也被视为官方语言。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英语新闻是对外介绍中国的重要途径,以此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通过英语新闻让世界了解中国,从而提高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习近平主席就非常重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多次在国际会议中引经据典,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髓。而对于我国的英语新闻工作者而言,如何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形象和自然地输出,继而来推动文化的传播,提升国人文化自信、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实现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价值,已然是我们这代人应当承担的重任。

二、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改革开放之前,国内信息闭塞,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的发展比较滞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陆续出现一些由国内学者翻译而来的英文专著。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持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的传播内容也愈加丰富多彩,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我国新闻在世界各国的广泛传播,使很多外国人改变了过去的错误印象,不但重新认识了这个东方大国,还了解了中国的“一带一路”,而且逐渐喜欢上了中国的优秀文化,使得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尽管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非常迅速,但因为起步相对较晚,后期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闻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有哪些关注点和趋势,现分析如下:

(一)凸显实用性

传统新闻倾向于影视明星、社会名人等“显要性”元素的选题,借助于其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媒介机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而目前开放的新媒体,逐步转向能够带来现实利益的新闻信息,普通人物和日常事件也有可能成为新闻的主角。以下面新闻为例:“中国的5G网络时代即将于2019年下半年来临,并且实现商业化运营。”这则通信行业的新闻是跟我国的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其作用不言而喻。再如:“在中国传统的24节气当中,关于大寒,你需要了解的六件事情有哪些。”大寒季节,南方和北方在吃、穿、住、行各方面有哪些习俗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国内外受众饶有兴趣。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当前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传播新闻报道的特点之一,即实用性。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元化传播模式向实用性的价值方向发展。

(二)侧重特色性

新闻报道通常被视为一种文化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特色性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新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重要标志。2019年1月,《中国日报》英文版公众号上的一则新闻“《啥是佩奇》走红网络”,紧紧围绕国内一个视频《啥是佩奇》而引发全社会的热门讨论,展示了春节对于全世界中华儿女的特殊意义,传达了中国人温暖、团聚的核心价值观,整则英语新闻突出了中国特色的文化观。目前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内容相对多样而全面,已经不再局限于财经和政治领域,开始涵盖更多的文化元素。在新闻节目中,让文化碰撞与解读成为一种习惯,彰显我国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2]这样既能够为观众传达比较独特的观点、特色的内容,又达到了文化传播的目的。

(三)表达学习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际新闻栏目往往表达出不断学习的理念,一方面传达全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内部学习,比如新闻系列节目——习近平的学习时代“领导层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呼吁保护文化遗产,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发展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等;另一方面,我国国际新闻节目陆续与国外的一些优秀的新闻电视媒体或栏目沟通或相互学习,取其精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新闻报道能力,包括处理突发性新闻的报道能力。同时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报道有自身特色的见解,还能够邀请一些世界权威性的专家对一些突发性新闻进行解析。

三、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全球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地域差异的影响

从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角度出发,明显的地域差异造成接收新闻信息的差距。“政府高级官员周五指出,2019年春运预计在下周一到3月1日期间达到29.9亿人次,铁路和航空运输人次显著增长”,不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习俗的外国人看到这则新闻时会大吃一惊,无法理解这29.9亿人次从何而来。因此,地域的不同引起了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同时对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语言表达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从文化的角度上来讲影响着人们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由地域差异造成的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区别,也让中西方新闻传播的受众在阅读或观看新闻时产生理解障碍。

(二)价值取向的不同

“亿万人同时迁徙,只为一次团圆。”这是BBC纪录片《中国新年》形容春节的一句话。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儒家的集体主义,大多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观念,以“家庭活动”为中心,以“合家团圆”为主题,这是由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及其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内向型经济模式决定的;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信奉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和竞争,更看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因此,我国的英语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的编写和翻译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中西方价值取向的具体不同,势必会给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专业人才的缺失

目前我国跨文化传播新闻类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中文类新闻的人才较多,跨文化传播新闻的人才相对较少,其中英语类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严重不足。因此,我们要对英语新闻人才的培养加大力度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期培养更加国际化、专业化的跨文化传播新闻队伍。目前我国的跨文化新闻报道既需要拥有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还急需在跨文化新闻表达、撰写和翻译方面的综合人才,包括英语新闻的制片人、记者、翻译等。

四、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的措施

作为全球的官方语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基本上都能够接触到英语,用英语进行新闻报道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讲都是跨文化传播的窗口,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因此必须不断地增强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的竞争力,突破重重困难,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源。为了能够促进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发展助力。

(一)打破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地域界限

我国对跨文化新闻传播的编辑是在汉语的基础上对英语的重新编码过程,语言受到不同地域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交流需要打破中西方的地域界限,以提高英语新闻的可接受性。在编辑英语新闻的过程中,需要打破中西方的地域界限,不影响受众理解的新闻内容可直接编译,因为地域不同造成受众理解偏差的新闻内容则不可直接编译,有些需要保留原文态度,有些需要把握文章精髓;有些新闻在词汇、结构和句型的选择上要完全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有些新闻要打破地域界限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新闻受众的文化需求。

(二)把握跨文化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强调价值取向差异、追求自己价值观的同时,也必须承认: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取向也存在共性。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增强,各国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又相互交融的状态,对某些新闻焦点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比如环境保护问题。如何看待新闻的准确性,关注新闻背后的“事实维度”和“文化维度”;如何精准把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的英语新闻传播中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对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英语新闻报道在探求不同国家文化共识的基础上,还要探索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途径,实现中国新闻的个性化传播。[3]

(三)建设跨文化新闻传播的专业团队

信息的收集是新闻传播的基础。网络信息时代,很多新闻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建设专业的跨文化新闻传播团队,从而为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代化的跨文化新闻传播团队既需要英语新闻报道及其制作的专业人才,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媒体技术来整合相关的新闻信息,及时地采访、及时地编辑、及时地报道,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跨文化新闻的传播体系。与此同时,跨文化新闻传播的专业团队还需要具备处理突发新闻的能力,在突发新闻现场能够适当简化英语报道的相关流程,或者灵活转变新闻报道的方式,若来不及详细编辑可以利用简讯进行第一时间报道,从而提高跨文化新闻报道的实时性。

(四)平衡跨文化新闻传播的流向、流量

我国跨文化传播的不平衡表现在新闻流向和新闻流量两个方面,相较于从发达国家流入的英语新闻,我国流向发达国家的英语新闻信息量较小。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闻对外传播的内容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整体形象。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多元语境,我们必须建立起多元化的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媒体语境,平衡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的流向、流量,才能够在复杂的跨文化传播系统中占有一席之位,获得清晰表达自己独特观点的渠道。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新闻传播现状较以往有所不同。跨文化新闻传播作为我国信息传递和文化输出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不言而喻。尽管我国英语新闻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但其确实提高了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促进了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互动交流,同时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我国新闻媒体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新媒体的出现也给中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必要去完善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报道的体系,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倾听中国故事、热爱中国文化,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秀俊.英语新闻对跨文化传播的作用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9(4):212-213.

[2]罗冰.英语新闻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路径[J].新闻战线,2019(3):27-28.

[3]代芳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探究[J].新闻爱好者,2019(3):84-86.

(作者单位: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

(责编:段佩伶(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