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与病毒赛跑的出版人

刘蓓蓓
2020年02月03日13:35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与病毒赛跑的出版人

这个春节假期,夜以继日成了不少出版人的工作状态。他们快速反应,第一时间策划编辑防护读物。他们在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只为了让全国读者能尽早看到准确、权威的防护知识,为抗疫之战贡献出版人的一份力量。从1月23日第一本防护读物推出至今,几乎每天都有新读物推出的消息传来。

预防读物力求准!快!

以最快的速度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这是推出防护读物出版社共同的目的。

1月23日,广东科技出版社推出首本新型冠状病毒知识读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彼时离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向公众披露疫情仅过去了3天,这3天恰是民众大量接收信息、最为恐慌的时间段。大家迫切地想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是什么?可能发病的原因是什么?感染后有什么症状?有哪些权威发布的、有效的自我防护办法?哪些谣言和防护误区一定要避开?而广东科技社的这本图书就是围绕着这些百姓关切的问题展开的。书中就“戴多层口罩可以更好预防感染吗”“为什么要隔离14天”等当时网络传播较广的问题,进行了准确答疑。

紧接着,1月26日,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当地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紧急策划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该书分为认识冠状病毒、理解传播风险、早发现早治疗、个人预防措施、场所卫生要求和传染病相关知识等六部分,增进大众及有关专业人员对这一新型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指导个人预防,降低传播风险。这本书的试读本上线后,非常短的时间内点击量就达到100万+,充分显示出公众对于防护知识的迫切需求。《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注意到,这本书除了面向大众外,还特别提到对于专业人员也有指导意义。因为在当时,出现了关于医护人员感染的报道,该书及时将大众性与专业性进行了结合。

此后,浙江教育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分别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手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手册》。除了认知、防护知识外,前者还加入了临床表现、就医注意事项,后者则加入了政策法规解读、多方措施支持、防止冠状病毒重现等方面知识。可以看出,出版社对实时跟进疫情进展情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答疑,体现了较强的时效性。

地方出版社推出的预防读本,多是与当地疾控中心合作,以此保证知识的准确性。1月30日,人民卫生出版社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书中除了防护、就医、居家观察等内容外,还加入了心理疏导环节。

记者发稿前的2月1日、2月2日两天,又有几本预防手册集中推出。2月1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读本》。为了帮助少儿科学认识病毒、理性应对疫情,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分别在2月1日、2月2日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绘本》《写给孩子的病毒简史(彩绘版)》。网友如嫣说:“真是及时雨!孩子一直在吵着要出去,疫情很复杂,绘本很易懂,感谢出版人给孩子提供一个单纯的童年世界的同时又能保护好自己。”

非常时期非常编辑

这次采访部分出版单位,让记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顺利,因为他们春节假期几乎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采访时间不受限制,可以随时沟通。

熬夜对于这些出版人来说,是今年春节的家常便饭。从1月29日上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钱丹凝带领编辑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商谈内容,到1月31日正式推出《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电子版,四川科技社10余人的编辑团队几乎是通宵达旦。“两天半的时间,我们创造了自己的奇迹。”钱丹凝告诉记者。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分社编辑总监杨淮说,为了及时推出读本,团队从大年初二开始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助理张东君告诉记者,该社用10天时间,于1月30日完成了两本纸质图书和一部电子出版物的正式出版,出版社也实现了最短时间完成出版任务的历史性突破。

对于科技出版社来说,不少都有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策划相关图书的经验。但是每次突发事件面对的困难都不尽相同,比如这一次的最大难题是无法出门面对面沟通稿件。

所以,通过微信群编辑、审稿,成了这次图书出版过程中的最大特色。钱丹凝说,开审稿会时,她本以为一小时就能结束,结果从上午9点开到了中午12点。大家每人拿着稿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完善图书内容。

在图书编辑过程中,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图书中心副主任焦琰印象最深刻的是,出版社的各个部门如此有凝聚力,大家加班加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图书出版的前夜,有的人是在单位加班,有的人是在家里办公,通过网络沟通,最终定稿时已是凌晨4点。“正是因为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这么快完成图书出版工作。”

编辑队伍得以快速成长

不少出版社还提到,通过这次高效的工作,也锻炼了出版社的编辑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钱丹凝经历过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出版图书的过程,但这次四川科技社的编辑团队中年轻人居多,多数没有经验,“我带着他们一起做,年轻编辑没有叫苦叫累的,他们都为能参加这个项目而感到自豪”。

经过这一次快速编辑图书,杨淮说,他个人最大的收获就是进一步提升了自己面对突发情况时的综合策划和协调统筹能力,同时对紧急出版方案、流程也更加了解;于团队而言,最大的收获是配合更加默契。

焦琰说,自己从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编辑成书的经历,这次是对平时积累的考验,更是对个人能力的提高。“编辑这本图书时,学习系统、庞杂的医学知识是最难的,而且这个病毒还存在一些未知性,既要把握内容准确性,又要做到内容简洁明了、画面吸引人,的确是对我编辑能力的考验。通过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完善了我作为一名科技图书编辑的知识体系,增强了选题敏感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版一本对读者有益的图书,正是我们图书编辑的职业荣誉所在。”

出版人辛苦的成果正在发挥作用。截至1月31日,仅广东科技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电子版知识读本,阅读量就已达到2200万+。同时,该社与喜马拉雅共同策划的音频特别节目《疫情防护科学指南》,55位明星主播播报该书防疫知识,收听观众一天时间内超过400万。截至1月31日,该书订单已达100万册,已发送到全国28个省(区、市)。浙江教育出版社数字部主任程安寅介绍,自1月29日防护电子书全网推出以来,截至2月1日,点击量达200万。湖北科技社授权本报“好书品读”微信公众号推出的预防读本,点击量也已经超过50万。

“不是抢着发论文,而是科技为人民服务!”“是在真正为人民出书”……看到公众这些留言,钱丹凝深感欣慰,“这就是我们出版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啊!”

相信对今年春节期间投身编书工作的出版人来说,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