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20年第1期

互联网时代下的“娱乐至死”【2】

吕梦臻
2020年02月19日09:35 |
小字号

(一)泛娱乐化的隐忧

网络时代的新媒体,以更为自由、更为开放的态度表达新的内容,影响新一代的观众,而观看这一新媒介的观众也在重新塑造着新媒介的走向。

从网络综艺来看,由于网络节目创作与电视节目相比更为自由,也就更偏重娱乐精神的释放,容易滑向媚俗的边缘。《吐槽大会》第一季第一期就因言语露骨、尺度过大而被下架,《奇葩说》也因话题过分敏感而遭到删减。窥私、猎奇、博眼球一度成为网络综艺出奇制胜的“法宝”,归根结底这也只不过是对娱乐精神的片面理解。“重口味”热辣话题的确符合注意力经济的规律,能以最低的成本吸引用户,成功触及年轻人的“痒点”和“痛点”,成为网络剧最佳的上位方式④,然而只注重对娱乐精神的发掘,为了眼球经济而不惜牺牲意义,放弃了对艺术的品味和对社会的责任,最终只能陷入娱乐至死的境地中。

(二)感性的放逐

“网生代”的观众年龄大多集中在90后、00后,他们是消费网络文化的主流群体。如果说电视放大了人的感性,那么新媒体则更进一步地走向人的感官的沉浸式享受,进一步扩大了人的感性需求。

被新媒体培养起来的“网生代”观众,在碎片化信息的轰炸、视听快感的裹挟、感性的放逐中,沉浸于新媒体所塑造出的媒介“幻觉”里,与理性越走越远。若不假思索地继续沉浸,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只能沦为“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以及马尔库斯所言的“单向度的人”。

三、从欢愉到意义的建构:娱乐的价值

新的媒介必然以势不可挡的趋势融入大众生活,限制大众对媒介的使用是不现实的,娱乐是人的本能,一旦人们接受了新媒介的欢愉,是不会轻易让其离开的,但需要警惕过度娱乐所带来的无意识的麻木和不思考的态度。娱乐也有价值,有温度,更有意义。

首先,娱乐是人的本能。艺术的游戏说揭示了艺术无功利性的一面,游戏是人的本能,这种无功利的精神愉悦是人类所必须的,追逐娱乐是人的精神需求,娱乐也是一种个人权利和精神自由。其次,保持对艺术的真诚态度,是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所在,也是避免落入过度娱乐的泥淖中的清醒认识。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规定网台一致的审核标准,这意味着互联网时代下的艺术创作同样需要有标准规范,一味地剑走偏锋,求新、求怪,博人眼球注定是无法长久的。最后,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媒介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健康审美力的观众。尼尔·波兹曼在全书的最后提出解决措施,认为教育始终是有效的方式,提升媒介素养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应对“娱乐至死”的有效方法。

“问题不在于我们看什么电视,问题在于我们在看电视。”⑤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正确理解媒介,并对新媒介可能塑造的“新世界”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论是艺术创作的影视工作者,还是被媒介建构的幻象所吸引的观众,生活在“媒介生态”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把握好媒介与时代的独特关系,避免落入“娱乐至死”的境地。

注释:

①[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85.

②③[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1.

④杨丽雯.情感消费视角下网络剧“圈地”青年群体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02):84-87+114.

⑤[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90.

参考文献:

1.[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