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20年第1期

互联网时代下的“娱乐至死”

吕梦臻
2020年02月19日09:35 |
小字号

来源:《视听》2020年第1期

摘要:尼尔·波兹曼以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的电视文化生态为背景,考察当下大众文化现状,表现出担忧。印刷术时代的告别,迎来了电视时代的繁荣,不同媒介的内容偏向性也带来了大众观看方式的变化。进入互联网时代,尼尔·波兹曼的理论依旧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仍需对新媒体的“娱乐至死”保持警惕,更为重要的是,肯定正当娱乐的价值,警惕过度娱乐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抗娱乐至死,需要艺术创作者保持对艺术的真诚,同时艺术欣赏者更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审美判断。

关键词: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新媒体;泛娱乐化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①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醒人们大众媒介为人们建构的“美丽新世界”,警示人们保持理性和审视的态度,强势媒介往往具有隐蔽而强大的力量去重新定义现实,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面貌。尼尔·波兹曼便是以一种精英文化的反思视角重新审视大众媒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他以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美国电视文化生态作为考察对象,直至今天,当电视逐渐退去“光芒”,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开始登场,新媒体时代的“娱乐至死”依然值得人们关注。

一、观看方式的嬗变

伴随印刷术时代的没落,电视时代由此启幕,尼尔·波兹曼基于此,做出了对美国文化重大变化的探究,大众使用电视媒介,由此带来了深刻的变迁。他接受了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即信息”的观点,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②。借用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对未来的预言,提出文化滑稽戏的概念,认为媒介存在偏向性,不同的媒介形式所偏好的某些内容甚至会因此对文化实现控制,而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更需要正确理解媒介,进行反思与审视。

(一)看电视:感性替代理性

印刷机统治下的时代,文字阅读的珍贵性不言自明,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必然是理性且深刻的。走入电视时代,认识世界的媒介途径变为电视,电视的世界指向娱乐,人们逐渐放弃理性的思考而开始滑入感性的温床。

电视媒介具有与纸质媒介截然不同的媒介偏向,纸质媒介展示的严肃性的内容与电视媒介天然的娱乐性质相背离,尼尔·波兹曼承认电视所具备的天然娱乐性。与此同时,人们的观看方式也发生改变。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指出,观看先于言语,我们只看到我们注视的东西,注视是一种选择行为,注视的结果是将我们看见的事物纳入我们能及——虽然未必是伸手可及——的范围内触摸实物,就是把自己置身于它的关系之中。由此引发了巨大的思维方式的变革,极少调动理性思考而惯用感性体验成为电视时代观众的表征,电视内容的娱乐化呈现契合了人的感性需求,人的感性需求又进一步催化了电视的娱乐化倾向,甚至连新闻这种以往严肃性的内容到了电视时代也表现出了为博眼球和视听震撼而刻意为之的泛娱乐倾向。

(二)互联网:碎片化取代过程性

从纸质媒介的静观深思到电视的视听享受再到今天新媒体的沉浸式感官快感,尼尔·波兹曼关于媒介即隐喻的判断依然没有失效,每一种媒介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新的媒介“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③。乘着互联网浪潮而蓬勃发展的网络新媒体,势不可挡地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新媒体端的丰富发展,一方面延伸了电视屏幕无法移动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填补了电视媒体互动性差的体验。一如当下短视频的火爆,正是迎合了网络化生存的现实需要,短短几分钟的抖音、快手视频深受人们欢迎,手机的便携性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的社交需求,也帮助人们在当下快节奏、高压力下进行情感宣泄,完成了现代人的心绪转换。

二、“娱乐至死”的甚嚣尘上

电视的问题并不在于其提供的娱乐性的内容,而是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严肃话语的丧失、理性人格的消弭都应该成为警惕的问题。互联网时代泛娱乐化的问题依旧存在,甚至表现出比电视时代更为复杂的一面。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