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类综艺电视节目的融合与再生
——以央视系列文化综艺为例
摘要: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电视节目类型,文化类综艺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综艺效果迅速席卷电视收视市场。本文以央视频道当下大热的文化类综艺系列节目为例,分析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以电视为承载媒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所具有的新的时代语境,并分析其电视语言机制的融合与再生。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电视节目;融合;再生
文化类综艺是综艺节目融合文化元素后的新兴分支,本质上还是综艺节目①。文化类综艺以娱乐为介质,立足于现代的传播大环境下不断创新,不仅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唤醒了当代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一、文化融娱乐成为电视综艺创作新命题
文化类综艺近几年来逐渐在荧屏上崭露头角,据统计,2018年有超过50档文化类综艺亮相各大平台。对于电视综艺来说,文化类综艺的选题日渐多元,层次更加丰富,内容更贴近观众,由此成为电视端节目创作的主要发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在这一新时代的重要思想理论的号召下,将文化更好地融入电视节目,推动“文化类综艺”的形成与完善,便更加具备新的时代环境、时代使命与时代特征。
(一)文化类综艺融入时代环境的召唤
就当下的时代环境而言,人们对精神富足的实际追求与电视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发展之间矛盾显著。在这一愈发尖锐的矛盾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成为调和剂。作为央视的原创型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播映以来,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以广播电视为传播媒介,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中华古典诗词的距离,打破了人们讨论起诗词而联想到“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固有印象。诗词艺术源远流长,昔日的珍宝在若干年后因融入电视文艺的娱乐形式而再次闪光。
(二)文化类综艺融合寓教于乐的时代使命
现有的综艺类节目质量参差不齐,尤以素人选秀与明星真人秀为主。这些节目过多地考虑市场效应,追求快餐式观感与享受,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同质化”“低俗化”与“泛娱乐化”等弊端。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文在谈到某真人秀综艺节目停播时认为,综艺节目如一味以收视率为目标,小问题也会酿成大祸③。
而《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一经面世便备受观众喜爱,尤以《中国诗词大会》的点击量与赞誉度最高,甚至带动了全民回忆、学习、诵读古诗词的潮流,其第四季决赛收视率峰值达2.21%,收视份额峰值8.11%,摘得当日综艺节目双网收视冠军,带动CCTV-1双网收视份额冲破5%④。文化类综艺以文“驭”娱,实现了精神食粮的输出与供给,进而担负起综艺节目艺术教育的时代使命。
(三)历史文化融合综艺节目展现特有的时代表征
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传统文化披上了科技的外套。由于广播电视本身是科技手段的产物,即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固有载体是科技的,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形式也充满了科技感。这种科技感与其他电视节目的科技感有一定差异,它是一种与传统文化融合得恰到好处的科技享受。例如,《中国诗词大会》创造性地打造了一个长长的、卷轴式的舞台,并通过电视投屏技术与光影设计使诗情画意在卷轴上“流动”起来,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视觉感受。
此外,文化类综艺节目还具有独特的仪式感。电视节目总是致力于通过一些有温度的仪式化活动,来凸显其所包装的事与物的纪念意义。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纪念,重温与再现民族文化是极具仪式感的一场文化盛宴。
文化类综艺节目还与生俱来地裹挟着历史感。历史感是新兴的媒体媒介及其一切产物所不具备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厚重与沉淀数载的韵味,这种“不可多得”在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中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以《国家宝藏》为例,其两季全网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24亿次,累计微博话题阅读量50亿次,被盛赞为开启了“2018古典文化元年”。
二、电视语言融合是文化类综艺的时代发展力
随着时代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传媒行业与艺术内部的融合也日趋完备。融合是不可逆转的媒体文化大趋势,且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的简单相加。目前的文化类综艺也正经历着其电视语言各领域的融合。
生活自带文化气息。文化类综艺的构成要素首先就是语言,无论是文字艺术语言还是电视艺术语言,都有其表象意义上的能指,也蕴含其抽象意义上的深意。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类型,文化类综艺电视语言的功能与魅力不可小觑。
(一)画面语言的高度融合
画面语言是电视艺术的基础之一,其表达效果被多种质素诸如人与物的具体形象、画面构图、影调、光效、色彩等影响。画面语言是直接传达文化类综艺节目文化气息的介质,不仅要融合现代化的光影技术和历史的厚重感,还要在契合当代人物形象的表达下模拟过去人物的心境。
画面语言也涵盖了前期摄录与后期剪辑等方面。电视节目的摄录与剪辑本身就是一个较为一体化的过程,其逻辑性与流畅度对观众的视听感受具有十足的影响力。相较于其他综艺节目,文化类综艺的现场摄录整体节奏是偏慢的,但也不能缺少快节奏的带动。后期剪辑中尤其要注意成品视频的整体速度,对快慢节奏的融合与切换要有一定的把握,做到慢节奏有慢速度的缱绻语境,快节奏有快速度的紧张渲染。
(二)有声语言的有机堆叠
有声语言也是电视语言的基础之一,主要分为人声与音响音效,对电视画面起到补充与推进作用。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不同的音响音效对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人声需要与其对应的音效进行氛围烘托,从而调动观众的情感体验,并与演绎人甚至历史文化产生强烈的共鸣。
文化类综艺可引用、借鉴的声音素材有极其广泛的时间与空间上的跨度,表现力十分强大。文化本身的张力与厚重都能通过有声语言的堆砌进行良好的渲染,并将节目的现场氛围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如《中国诗词大会》以《望月之城》《临安初雨》《凤鸣榣山》《幽幽海谷情》等极具古韵的纯音乐作为背景乐,真正做到用音乐讲故事,以旋律动人心,平添了诗词文化中看不见、摸不着,但能被感受到的悠远、纯净与自然。
(三)电视语言的现代化融合
声画一体是文化类综艺现代化的必要表现,也是现代艺术对古典文化的骎寻和表现手段。除此之外,立足当下,文化类综艺的语言机制还应寻求多角度、全方位、现代化的融合。从综艺节目的收视走势数据来看,自2017年起综艺节目的收视率就处于不断下滑的尴尬境况中,其周一到周四的同比降幅达21.4%。但文化类综艺反而成为综艺节目中的一匹黑马,从《汉字风云会》《儿行千里》到《中国诗词大会》《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等,都获得了非凡的关注度与赞誉声,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文化类综艺更现代化的创新密不可分。
4G时代使移动端收视变为主流,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给媒体行业带来了一场变革。面对已经到来的5G时代,文化类综艺必须把握机会,不管是“三网融合”还是“三屏融合”,文化类综艺需要采取更具前瞻性的举措。
三、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类综艺的再生
(一)媒介融合促再生
以电视为传播媒介的文化类综艺,不可避免地具有电视的线性传播、受众选择性差、互动性低等劣势。推进媒介之间的融合是文化类综艺减少电视劣势的桎梏、实现再生的必要手段,且媒介融合也是全媒体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⑤。 这就要求文化类综艺节目突破主体节目完整框架下的传播局限,全线铺开多屏策略,为节目打造完整的宣传链条。
文化类综艺要发展进步,必须懂得利用电视以外的媒介手段,并与其他平台达成共识、实现合作。资料显示,目前抖音日活跃用户3.2亿,快手2.8亿,这些都可以成为文化类综艺进一步聚焦的受众群体。此外,汇聚了250多个语言文字类数据库、资源库、语料库、服务软件等的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网的正式上线,对《见字如面》这一类语言文化类节目也有着非常大的推动力与借鉴意义。再如《中国诗词大会》开播后,开通了官方微博“CCTV中国诗词大会”,随后在博文中宣布开通抖音号,并引导微博端用户进入微博抖音联合通道,对节目视频进行精剪、短映,以适应多网多平台的碎片化传播。
(二)衍生是再生的新思路
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使媒介融合不只是合作双方的相互推广与宣传,还体现在一方利用另一方的数据分析来规划节目的走向,或拓宽进一步的边缘性计划。这样一来,在受众关注点不断更迭的情况下,大众期待型节目与衍生产品也能随之不断产生。
衍生节目或产品能够将文化类综艺单一的价值体打造成复合的价值链,是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利器,同时还可以破解文化类综艺形式较单一的现存问题。大数据显示,《中国诗词大会》的360搜索指数在10天内暴涨1000%,从平时的3000左右一跃涨到接近4万,涨幅高达10倍之多。此外,关注该节目的用户还关注了春晚、诗人、《红楼梦》、传统文化、央视、《中国成语大会》等,这就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更进一步细分了受众品味与兴趣导向,为节目切入新的宣传点、开发新的创意点提供了良好的反馈。
(三)坚守文化自信,积极寻求再生
坚守文化自信不仅是文化类综艺发展与再生的创作源泉,更是国家文化大方针的要求。文化自信是个老生常谈的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涵义。当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除了内容上展现中华灿烂文明,形式上也不断融入当下“一带一路”的“泛文化”合作渠道和方式。
从《朗读者》到《国家宝藏》,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文化类综艺经历了由官方捧出到成为爆款,再到引起各平台如火如荼的研究与发掘的过程,这也说明了现在的市场正趋于内涵化、理性化。文化类综艺成为电视节目的一大趋势,对内坚定了文化自信,对外促进了文化输出。2018年10月,福克斯传媒集团在戛纳电视节上与优酷签订协议,购买《这就是灌篮》的节目模式版权,实现了我国原创节目的首次出海。立足民族、走出国门,这也应成为我国文化类综艺的国际目标。
四、结语
作为综艺节目的“新鲜血液”,文化类综艺以深厚的文化背景与真挚情感,让观众品味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也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潜力与希望。诚然,文化类综艺的语言机制与发展走向等都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与完善,但也正因为这样,这类流淌着古老文化之血的节目才会日久弥新。
注释:
①④马艺.中国“文化记忆”的媒介呈现与文化认同重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②李忠杰.文化兴国运兴[N].人民日报,2019-04-10(09).
③秦川.《追我吧》永久停播,反思不应停止[EB/OL].海外网,2019-12-05. http://m.haiwainet.cn/middle/3541083/2019/1205/content_31677196_1.html.
⑤[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3.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