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浪微博的誕生催生了“微博熱”,“忽如一夜東風來,千人萬人圍脖戴”,足以窺見其火爆程度。直到2012年底,微博無疑一路凱歌。但隨著微信日漸成熟,微博用戶規模下降、活躍度降低等成為不爭的現實。有人說,“微信時代”已經來臨,唱衰微博的聲音雖然不絕於耳,但新浪微博的成功上市,証明了微博的獨特價值,而且微博在重大公共事件的信息傳播中依舊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微博曾快速“躥紅”如今新浪一家獨大
  • 2009年8月14日新浪推出微博測試版,引爆了“微博熱”。最多時,十余家互聯網企業相繼推出微博產品。經過4年多時間的淘洗,隻剩下新浪微博絕對領先。2013年12月,新浪微博上分享的信息超過28億條,其中22億條附帶圖片,8170萬條附帶短視頻,2150萬條附帶歌曲。

    • 2013年微博用戶減少2783萬 使用率降低9.2%
          2014年1月16日,CNNIC發布的《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顯示,2013年微博用戶規模為2.808億,低於2012年的3.086億,用戶規模下降2783萬人,使用率降低9.2%。
    • 新浪微博更名,一家獨大、納斯達克上市
          2013年3月27日,新浪微博更名為“微博”,去新浪化體現了其在中國微博市場上的“一哥”地位。2014年4月17日晚,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體。
          截至今年3月,其月活躍用戶1.438億,擁有8萬個政府機構賬號、70多萬個個人認証賬號和40多萬家企業認証賬號。
微信橫空出世 微博杯中搶分羹
    • 微信點對點傳播 信息擴散更有效
          微信是一種點對點的傳播,是一種基於強關系的傳播,它比微博那種基於弱關系的點對面的傳播在精准性和到達率方面要高得多,甚至幾近百分之百,因此傳播效果更好,輿論信息通過微信的擴散更有效。
    • 微博受沖擊 部分用戶轉用微信
          由於中國市場上很多人都同時使用微博和微信,在一款產品上花費更多時間,就意味著在另一個平台上投入時間的減少。以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訊成了其中不少網民的“新去處”。數據顯示,2013年減少使用社交網站的網民中32.6%轉而使用微信﹔減少使用微博的人中,同樣有37.4%的轉移到了微信。
  • 2011年1月21日,騰訊公司研發的微信正式橫空面世,並迅速成為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移動通訊應用。目前,微信用戶超過6億,日均活躍用戶超過1億,曾在27個國家和地區的App Store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微博微信屬性本不同 或長期並存發展
  • 盡管“感覺上”微博日常活躍度不比微信,但是目前,當突發事件、社會熱點引爆輿論話題,網友還是會將目光轉向微博。如“馬航MH370”、“文章出軌”等。微博還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引起相當高的信息爆發量。

    • 微博與微信定位有差異
          微博特別強化其“社交媒體”屬性,這一定位與微信強調基於熟人關系鏈的通訊社交不同。新浪CEO曹國偉談到他對於微博、微信兩大產品的定位和看法,稱微博是公開的網絡,基礎是媒體結構,以獲取信息、興趣形成﹔微信是一個非常好的私密空間,和朋友溝通,微信效率更高。”
    • 微博生命力仍頑強
          從數字上看,微博的確是在走下坡路。下滑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微博不會被微信完全取代。在經受住各種考驗后,微博將停留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程度上,繼續發揮重要輿論場的作用。
微信大事記
2011年1月21日 騰訊公司研發的微信正式橫空面世
2012年3月29日 微信用戶破1億,耗時433天
2012年9月17日 微信用戶破2億,耗時縮短至不到6個月
2013年1月15日 微信用戶達3億
2013年7月25日 微信的國內用戶超過4億
2013年8月15日微信海外用戶超過1億
2013年8月5日 微信5.0上線,“游戲中心”、“微信支付”等商業化功能推出
2013年四季度 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達到3.55億(
2013年11月 微信注冊用戶量突破6億,是亞洲地區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
2014年1月28日 微信5.2發布,界面風格全新改版,順應了扁平化的潮流
2014年2月20日 騰訊宣布推出QQ瀏覽器微信版
2014年3月19日 微信支付接口正式對外開放
2014年4月4日 微信學院正式成立
2014年4月8日 微信智能開放平台正式對外開放
更多精彩文章
網友留言(點擊查看)
昵稱: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