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三個職業節日之一,中國記者節已經走過了16個年頭。自2005年起,在白岩鬆、敬一丹和俞虹等一批新聞業界和學界專家的倡導下,中國記者節紀念活動已連續舉辦了10屆。
今年,中國記者節系列交流活動首次落戶中國傳媒大學。主辦方在借鑒往年活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傳媒大學專業特色與優勢,拓展了記者節活動的外延與內涵,在新興媒體崛起的大背景下緊扣熱點問題,讓新聞人和新聞學子在記者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銘記理想、學會堅守。
在本次活動中,白岩鬆、敬一丹主持了“風動心不動”——當代新聞人的理想與堅守公益論壇,與首都高校傳媒學子共話當代新聞人的理想與堅守。
《中國青年報》首席評論員曹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存在不平衡與不平等
 現在遇到危機的媒體不只是傳統媒體,公眾隻看到幾家紙媒停刊,看不到每天死了很多還根本沒有出過名的自媒體。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對立不僅僅是一種情緒……【詳細】
新華社國內部副總編輯徐兆榮:傳統媒體未來的方向是堅守與創新
 堅守什麼呢?自有媒體以來,媒體人應該堅守的一些東西,也就是我們前人說的,鐵肩擔道義。如果沒有這個的話,無論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都沒有存在的價值了……【詳細】
現代教育報常務副總編廖厚才:傳統媒體面臨的是更好的發展機會
 傳統媒體不像所說的那樣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現在面臨的是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傳統媒體要加快隊伍建設。做新聞其實是一個文化事業……【詳細】
《人民日報》總編室社會版主任李智勇:傳統媒體不清楚未來 不探索就是死路一條
 現在對於傳統媒體來說,內容的時效性正在降低,要追求的是深度。傳統媒體從業者並不知道將來是怎麼樣的,隻能去大膽的探索,不探索就是死路一條……【詳細】
中國傳媒大學發展規劃與法制辦辦公室研究員龐亮:五個理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關鍵詞
 第一是“目的”、第二是“規制”、第三是“內容”、第四是“基礎”、第五是“產業”……【詳細】
中傳腦科學與智能媒體研究院院長曹立宏:記者不必害怕技術 用跨界心態看媒體融合
 媒體記者不必害怕技術發展,所謂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個人觀點是不要區分的太開,以跨界的心態去感覺會更好。技術只是工具,先進的技術大多符合人性……【詳細】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方毅華:媒介發展進入融媒時代 新聞要找到合適傳播方式
 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分化融合,不是此消彼漲,是造福人類,而不是傷害人類。新聞找到合適的傳播方式繼續生存,才能把福音帶給人間……【詳細】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詹新惠: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對立 需把融合問題解決好
 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是對立的,隻要把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解決好,未來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都是充滿陽光的……【詳細】
光明日報駐歐資深記者何農:傳統媒體對手是自己 隻有小媒體沒有小記者
 作為一個記者,埋頭做好自己的工作,抬頭看路,看到行業的發展趨勢,看到自己的優勢所在,看到自己的喜歡所在,是最重要的……【詳細】
中國青年網總裁郝向宏:記者若不搭上互聯網快車 將被從風口吹落
 作為網絡媒體,作為小報小刊,我們一直在努力堅守我們的價值和理念。面對著互聯網熱浪蜂擁的現實,如果記者不搭上這趟快車,站在風口,下一個被吹掉的將是自己……【詳細】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媒資和版權部主任張蘋:隻要創新不會消亡,廣播就不會消亡
 規律不是簡單的取代,是一個互相滲透,是一個疊加,是一個補償的規律,並不會簡單的消亡……【詳細】
鳳凰網主筆陳芳:媒體人應彼此尊重合作 優秀人才轉行令人惋惜
 無論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無論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媒體,從業者的共同身份都是媒體人。大家都想要推動中國媒體向前發展,應該彼此尊重、合作、抱團……【詳細】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台台長喬保平:記者職業普通又不普通 最重要是認真謹慎
 記者就是一個職業,但是既普通又不普通。作為一個記者來說,會有一個最終的目標和理想。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當前的事情,做最好的自己……【詳細】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鄧炘炘:記者節設立是提醒記者要承擔責任實現理想
 教師、護士和記者,這三個職業都以獻身公益、受益社會為己任。因此,這三個節日的設立,是為了鼓勵、激勵和提醒他們承擔社會責任,實現公益理想……【詳細】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郎勁鬆:新聞記者要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做記者都是一種理想的選擇,是一種激情。記者追求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回報。新聞記者很重要的兩點,一個是科學精神,一個是人文精神……【詳細】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唐遠清:中國記者的夢想、尊嚴及堅守
 新聞從業人員當今面臨的困境和問題,五個被動和兩個主動:被打、被抓、被扣薪或降薪、被換,被貶低……【詳細】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韓運榮:記者應與歷史同行 觸摸人類文明的發展
 當互聯網已不再僅僅是信息渠道,已提升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時,記者應當與歷史同行,觸摸人類文明的發展……【詳細】
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白岩鬆:挑戰隨時存在 內容永遠為王
 內容為王。能提供最好內容的是永遠的贏家,問題是,你不能提供最好的內容,結果把自己沒成為贏家的原因歸結為新媒體打壓你。恭喜你,永遠找了一個好借口……【詳細】
《中國青年報》原社長、總編輯陳小川:媒體應該優勝劣汰 記者堅守客觀和真實
 好的媒體為什麼不能生二胎,差的都淘汰掉。記者堅守的其實是新聞的職業性,或者叫專業主義,用兩個詞說,就是客觀和真實,不說假話……【詳細】
中國新華社音視頻部主任陸小華:新聞人應讀書、觀史、審史、明法、尋策
 讀書、觀史、審史、明法、尋策。這五個詞不僅做學生,即便做新聞人也應當貫穿職業生涯。堅守崗位是家國情懷,做新聞經濟回報不夠,精神回報是非常豐厚的……【詳細】
中央電視台總編室節目研發部主任吳克宇: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從業要求更加職業化精細化
 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從業要求,不光是專業化,而且要更加職業化,分工更加精細化。不僅僅要求傳統的新聞敏感性,傳統電視新聞隻會採編不行,還需要文字組織能力……【詳細】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新媒體沖擊記者門檻 職業記者勿忘初心
 新媒體在沖擊記者的門檻,但初心不改,為受眾提供優質內容和深入分析才是職業記者所為……【詳細】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周勇:未來的傳統媒體一定有美好的前景
 不存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爭,任何一個新媒體到了一定的程度都會變成傳統媒體。對於未來,展望老干新枝,未來的傳統媒體一定有美好的前景……【詳細】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劉昶:新興媒體大發展 傳統媒體並未日薄西山
 當今的時代,新興媒體大發展,傳統媒體的生存日益依賴於信息與傳播新技術,而新興媒體的發展則以傳統媒體發展為前提。有些事實有助於理解這一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