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電視節目轉型升級的敘事學解讀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對於影視創作而言,簡單的一句話概括就是:從渠道為王到用戶主導的時代。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報紙、影視、網絡不斷推陳出新,特別是電視新聞、綜藝節目、電視劇和紀錄片等電視節目敘事形態也在悄然發生改變。本文運用敘事學的相關理論,從敘事模式、敘事人物、敘事策略等三個方面來探索“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中國電視節目轉型升級的規律,以期對中國電視節目不斷改革創新提供一種積極的思考。
一、敘事模式:“多元化”視角,多平台播出,多樣態展示
近些年,電視節目制作中出現了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敘事手法比較單一和陳舊。要做到電視節目的轉型升級,不能因循守舊,照搬舊模式,而是在原有基礎上採用“多元化”的視角,多平台播出,多樣態展示的敘事原則。在敘事學中,所謂敘事視角,就是指“文本表達出來的對世界的角度、程度、層面和方式。”①在“互聯網+”時代,為了滿足受眾千差萬別的收視需求,採取不同的敘事視角已經成為了電視節目轉型中的趨勢,而電視平台與網絡平台聯動的多平台傳播格局,也進一步擴大了電視節目播出平台的種類,使電視節目的形態呈現出了異彩紛呈的態勢。
法國敘事學家茨維坦·托多羅夫曾說過:“在文學中,我們從來不曾和原始的未經處理的事件或事實打交道,我們所接觸的總是通過某種方式介紹的事件,對於同一事件的不同視角便產生兩個不同的事實。事物的各個方面都由使之呈現於我們面前的視角所決定。”②不止是在文學領域,在電視紀錄片的創作中這種方式也同樣成立。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圍繞這一宏大的、具有標志意義的歷史事件,電視節目的創作題材豐富,角度新穎,視角多樣。如八集紀錄片《東方主戰場》,以歷史事實為基礎,在敘事視角方面將微觀與宏觀相結合,從細微處著眼,以小見大,使“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抗戰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再如,大型網絡眾籌電視節目《黃河大合唱》,無論是節目運作,還是節目創作都展示出一種全新的趨勢。
“伴隨式紀錄片”的出現,也是在“互聯網+”的環境下,電視記錄片創作尋求突破的一次探索。如《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節目播出時,會在每周五的次黃金時段播出伴隨式紀錄片《我的紀錄片之和爸爸在一起》,以紀錄片的形式展現節目未播出的花絮以及對於節目相關人物的採訪等。在擴大節目話題度和影響面的同時,也提升了觀眾的收視熱情。現今播出平台的多樣化,是促進節目創作多樣化、敘事方式多樣化的直接推手。根據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9月24日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播出15天,就創播出量1億2934萬的紀錄片《鳥瞰中國》,有四成的用戶使用微信H5客戶端,二成使用電腦,二成使用手機觀看。可見,在傳播渠道上,電視紀錄片的傳播從單一地依靠電視平台傳播轉變成採用多渠道傳播,電視、網絡、公共微信號共同傳播,收視市場的多元化格局已成為常態。
在影視劇方面,2015年呈現出了網絡IP改編影視劇火爆的現象,“影視同題”已經屢見不鮮。對電影而言,網絡小說改編電影有《小時代》系列、《梔子花開》等。網絡劇改編成電影有《屌絲男士》改編的電影《煎餅俠》,《萬萬沒想到》改編的電影《萬萬沒想到》。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有《琅琊榜》《花千骨》《雲中歌》,這三部電視劇分別排在了網絡視頻點擊率的前三名。這些影視作品將原本IP的敘事模式做出了調整,實現了敘事模式的轉換升級,適應了“互聯網+”時代的需要。可以預見在2016年,“IP”熱現象還將持續升溫,據統計,2016年已知的IP劇多達34部,同比增長127%。③這些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還將推出電影版,如《何以笙簫默》改編電視劇熱播后又推出電影。但是,IP劇的創新理念與創新形式尚有不足,在敘事方式上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國影視業的深層次問題。2015年12月9日的“2015中國(深圳)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上,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指出:“要深化傳播領域的改革創新,在抓好傳統傳播渠道、傳播平台的同時,積極拓展電視劇的新媒體傳播,高度重視新媒體版權的保護,倡導建立適合新媒體傳播規律的收看模式。”④在“一劇兩星”政策實施后,為了進一步打造平台特色,多個衛視加強了自制劇和定制劇的開發力度,主要是針對平台的目標受眾群作有針對性的設計,以期形成差異化的競爭格局,滿足了“互聯網+”環境下,電視節目發展的需要。
在真人秀方面,節目形態十分豐富,以“多元化”的視角闡釋出不同的節目主題,擺脫了以往純娛樂式的真人秀節目,越來越注重挖掘節目中的人文內涵以及文化價值。四川衛視真人秀《咱們穿越吧》,節目以“穿越”之名,借著宋小寶、沈騰、張涵予等五位明星身體力行的體驗,引領觀眾領略了中國各個時期的歷史與文化,加強了真人秀節目的文化內涵。
在“互聯網+”的時代中,網絡綜藝本身具有的定位准確、形式多樣、互動性強的特點和傳統電視平台上的綜藝節目相得益彰,齊頭並進。今年的網絡綜藝黑馬《偶滴歌神啊》首播第一季就獲得5億點播量,節目中邀請了《快樂大本營》的當家花旦謝娜為主持人,“假唱對口型”和每個參加人員的演技爆表是這檔節目本身的特色,憑借節目內容與其他綜藝節目的差異性,吸引了衛視平台的關注,最終登陸深圳衛視。更值得稱道的是,今年電視平台與視頻網站的合作也從內容輸出轉向了共同制作,如北京電視台與優土合作,制作《歌手是誰》,央視一套與優土合作《侶行》以及東方衛視與愛奇藝合作的《易時間》等。新媒體在自制節目內容的選擇和敘事手法上也更為大膽,如騰訊視頻真人秀節目《我們15個》,用15個素人、365天的無限陪伴、每天24小時直播來征服刁鑽挑剔的受眾,無論從內容形態還是制作播出上都是一種全新的探索,多樣化的敘事模式讓人耳目一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