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6年第1期

告別黃金時代

從《康熙來了》停播看台灣電視的內憂與外患【3】

黃鐘軍
2016年01月18日14:36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二)中國大陸電視的反轉

近年來大陸綜藝節目呈現井噴趨勢,不僅數量繁多,而且種類豐富。粗略統計,2015年大陸有超過200檔綜藝節目上線,電視節目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綜藝節目拼“量”的同時,類型演變也越來越豐富。從《笑傲江湖》《中國喜劇星》等喜劇真人秀節目,到《爸爸回來了》《爸爸去哪兒》等親子真人秀節目,從《花樣爺爺》《花兒與少年》等明星旅游真人秀節目,到《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明星競技真人秀節目,大陸綜藝節目終於迎來了創作的繁榮期。層出不窮的節目形態讓觀眾眼花繚亂,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熱錢也涌入綜藝市場。當兩年前,我們還在為加多寶2億冠名《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瞠目結舌的時候,如今過億已經成了一線綜藝節目的起步價。伊利冠名《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以5億元的天價驚爆業界,立白洗衣液3億冠名《我是歌手》第三季。大投入大產出業已成為電視投放市場的新興規律,一方面廣告商們樂此不疲地為中國的綜藝節目埋單﹔另一方面,節目制作方也不惜一擲千金購買國外優秀節目模式,尋求更專業的創作團隊。中國的綜藝節目也因“不差錢”而進入了“綜藝大片”時代。這些高投入高產出的綜藝大片以其故事性、趣味性和新鮮感不僅贏得了大陸觀眾的青睞,也贏得了台灣觀眾的喜愛。此外,台灣藝人紛紛加入大陸電視節目,也是大陸電視吸引台灣觀眾的一大原因。《爸爸去哪兒》中的林志穎、曹格、夏克立,《中國好聲音》中的庾澄慶、張惠妹,《極限條件》中的羅志祥,《花樣姐姐》中的林志玲,《我是歌手》中的林志炫、楊宗緯、張宇、黃麗玲、蕭煌奇等明星在大陸綜藝節目中的表現,都因為其地緣性原因,更加獲得了台灣觀眾的關注。

(三)電視劇的外來沖擊

除了綜藝節目以外,台灣電視劇近些年來已逐漸在本土失守,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資本欠缺所帶來的人才流失以及電視行業的不景氣所致。曾經台灣的八點檔電視劇如《包青天》《新白娘子傳奇》《婉君》等作品在大陸紅極一時,而以《流星花園》《惡作劇之吻》《我可能不會愛你》為代表的偶像劇也在大陸掀起潮流,但是近些年來,隨著大陸電視劇制作水平的不斷提升,這種現象已經開始出現逆轉,台灣電視劇不再成為大陸觀眾收看的主要來源。反而是大陸電視劇頻頻在台灣引起收視熱門,《步步驚心》《甄嬛傳》《琅琊榜》等作品無不以精彩的故事、精美的制作以及演員們優秀的表演征服了台灣觀眾。2015年在台灣金鐘獎上大獲全勝的台灣電視劇《16個夏天》,也未能在本土形成這麼大的效應。而在台灣南部擁有大量觀眾的鄉土劇,卻因為語言、文化差異問題,未能在台灣之外地區擁有傳播力。

此外,日、韓電視劇也通過其故事創意、制作水平以及明星出演在台灣擁有高人氣,迅速地擠壓了本土電視劇在台灣的市場。從上世紀90年代《東京愛情故事》《悠長假期》《麻辣教師》開始,日劇一直以來就深受台灣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喜愛,近幾年更是通過多元題材的作品如《半澤直樹》《最完美的離婚》《晝顏》《帥氣和尚愛上我》等繼續在台灣擴大影響力﹔從新世紀以來,韓劇挾帶著韓流文化的勢頭在台灣迅速佔領市場,《大長今》《宮》《浪漫滿屋》《屋塔房王世子》《沒關系,是愛情啊》……都獲得台灣不同年齡層面的觀眾的喜愛。前兩年的《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繼續延續韓劇神話,將韓劇在台灣推向高峰,並捧紅男星金秀賢、李敏鎬等,使得二者成為台灣廣告商們爭搶的代言人。

還有,因為版權以及字幕翻譯的原因,台灣觀眾通過互聯網絡收看英劇以及美劇並不十分方便,但是年輕網民們學會了可以通過登錄大陸視頻網絡進行觀看。英、美劇精彩的劇情設置、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多元的題材,讓台灣觀眾如痴如醉。在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神探夏洛克》《紙牌屋》《權力的游戲》《絕命毒師》《生活大爆炸》等等。

三、結語

當前,台灣電視迅速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盡管在這背后有眾多的原因。但是它對於我們的啟示是,電視的競爭永遠都是內容為王,注重節目的原創力和不斷創新才是讓節目立於不敗之地的永恆之道。盡管這些都是屬於老生常談,但是如果我們的電視一直都在處於模仿、跟風、山寨他人的道路的話,那就會被其他地區或其他國家的電視迅速趕超,台灣電視就是這樣的前車之鑒。

注釋:

①“老三台”指的是台灣電視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時隻有三家電視台,包括台視(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62年成立)、中視(中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成立)、華視(台灣財團法人中華電視公司,1971年成立)。

(作者系浙江師范大學講師)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