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6年第1期

中國電視紀錄片批評的現實意義及多元表達【2】

金震茅
2016年01月18日14:58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三)精神維度:對歷史與現實的判斷

電視紀錄片批評要激濁揚清,給受眾以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基本的道德規范。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中,電視紀錄片批評理應發揮重要的導向作用。首先,電視紀錄片批評最重要的使命是發現,不僅僅要發現紀錄片作品的不足和缺陷,更重要的是,它還要去發現紀錄片中那些優秀的部分,那些真正有創造性的編導拍攝和傳播經驗。在電視紀錄片批評的過程中要警惕簡單的二元價值判斷和線性思維,力求做到以誠動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這需要一個批評者要有思想的直覺,有良好的判斷力,有批評的勇氣。其次,電視紀錄片批評者要有凜然正氣。電視紀錄片批評者立場要堅定,心態要淡泊。堅守人格理想,擺脫物欲誘惑,保持獨立思考的個體空間。正如別林斯基所言:“說你所不想說的話,用自己的信念投機,這不僅不如沉默或忍受貧窮,甚至不如干干淨淨地死掉。”電視紀錄片批評者對社會和紀錄片作品要有責任感,要有獨立的思想、敏銳的判斷力和獨立的批評意識。其三,電視紀錄片批評要有善意。電視紀錄片批評要最大限度地切近編導的實際和紀錄片作品的實際,也要體現廣泛的受眾觀點,這其實是很重要的,也是容易被電視紀錄片批評忽視的方面。電視紀錄片批評中所推舉和倡導的善意,在於電視紀錄片批評者不管紀錄片的表達對象是熟悉還是陌生,隻要有潛力,都要真誠地給予幫助和指點,以極端認真的態度來對待。當然善意的電視紀錄片批評並不是不指出紀錄片作品的不足,應當允許有尖銳的批評,但是這種尖銳的批評還是以善意的建議和良好的願望為最基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有了勇氣、正氣與善意,就可以極大地豐富電視紀錄片批評的精神內核,給受眾帶來的是語言和思想上的賞心悅目。

(四)媒介變化:電視紀錄片批評的現實語境

媒介變化主要是指網絡新媒體的出現,網絡新媒體為我國電視紀錄片批評開辟出一個新的風景,對我國電視紀錄片批評的發展起到有益的促進作用。

首先,空間上的迅速性。網絡新媒體在媒體傳播上具有新優勢,電視紀錄片批評進入網絡新媒體是一種潮流。近年來,一些紀錄片批評者自己開設個人微博、微信平台,發表對電視紀錄片作品的看法,這樣能夠讓電視紀錄片批評的聲音更容易傳播,也引起了廣泛的反響。當然,由於網絡點對點或者朋友圈的匿名傳播方式,使得網絡的草根特點和某些非理性特點被呈現出來。其次,表意上的廣泛性。網絡新媒體由於參與者眾多,電視紀錄片批評更容易發表受眾的見解,批評意見能表達最廣泛的思想和情感。其三,確立“網絡影響力”這一新的批評指標。網絡新媒體已經成為電視紀錄片批評信息聚集、設置議程的最重要的載體之一,網絡影響力主要包括:知名度、關注度和紀錄片網絡收視率指標。網絡影響力指標是從網絡的角度對電視紀錄片作品和相關紀錄片活動進行批評研究,探索了從網絡影響力的全新角度評估電視紀錄片的社會反響,在網絡傳播背景中顯示了電視紀錄片批評的當代意義和價值。

二、電視紀錄片批評的自我消解

當下的電視紀錄片批評實踐中暴露出來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在迷失與偏離之中消解了自我。

(一)批評的泛化

電視紀錄片批評者有意無意地將紀錄片批評的外延無限擴大,什麼都可以成為批評的對象。電視紀錄片批評不再限於紀錄片作品的解讀和評價,而是熱衷於對紀錄片現象中時髦話題的追逐,甚至有些時髦話題還跟紀錄片沾不上邊。電視紀錄片批評泛化為一種共同的批評話語,也就失去了自己獨特的價值,實際上解構了電視紀錄片批評存在的嚴肅性、合法性和邏輯性。

(二)批評的浮躁

電視紀錄片價值觀念的多元化,使電視紀錄片批評者既感到惶惑和壓力,又覺得興奮與騷動,彌漫著一種浮躁不安的情緒,無法靜下心來思索並探討電視紀錄片批評自身的理論,不能真正深入探究電視紀錄片批評的規律性問題。結果是電視紀錄片批評文章粗制濫造,批評水准急劇下降,批評精品日漸減少,電視紀錄片批評由於缺乏應有的厚重而使自身的話語空間變得平面化、淺顯化。

(三)批評規則的喪失

電視紀錄片批評規則的模糊甚至缺乏,導致批評的日益主觀化、隨意化,誰都可以言說,怎麼言說都行,沒有起碼的思想標准與藝術標准,電視紀錄片批評者理論意識的淡薄和道德責任感的缺失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電視紀錄片批評必須尋找和確立自己的批評規則和邏輯意義,建立一個公認的、權威性的批評規則。在輿論導向和審美意識的標准上,電視紀錄片批評必須努力探尋和揭示紀錄片作品中所蘊涵的普遍規律和真理,以期做出正確的評價。

三、電視紀錄片批評的多維視角

批評視角的轉換是新時期以來電視紀錄片批評轉型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電視紀錄片批評現代性品格建立的一個重要標志。電視紀錄片批評應堅持紀錄片作品的研究——因為隻有關注紀錄片自身,才能使電視紀錄片批評更加專業化、科學化。

(一)電視紀錄片批評多元化發展狀態

電視紀錄片批評存在主流意識形態批評、精英批評和大眾批評三種主要批評力量,形成了電視紀錄片批評的整體力量和多元化發展狀態。從批評視角而言,批評隊伍力量的整合和分化,必然使視角呈現出多樣性和統一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對立統一關系。同時,電視紀錄片批評多元化也會出現接受對象多元化、接受主體多元化和接受效果多元化的傾向。

(二)多維批評視角的構成因素

電視紀錄片多維批評視角的構成因素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其基本思路和思維方法是定位於“多元化”上的。其多維格局的構成因素大體有四個方面。

第一,批評對象的多維構成角度。電視紀錄片批評多維批評視角替代單維視角是力圖改變批評的角度單一化、固定化、模式化的弊端,主張建立立體的、整體的、動態的、相對的、多線的批評視角。當然並非說電視紀錄片批評一定要面面俱到,而是面對電視紀錄片這一多維立體的動態整體對象,應該有一個多維視角的批評視域和語境,應該有一個從社會到紀錄片作品、編導和受眾的完整統一的紀錄片整體批評觀。

第二,批評主體的多維選擇角度。電視紀錄片批評主體依據各自的批評觀,會有各自不同的選擇角度。批評主體的多元化需求決定了多元化的選擇角度,如果電視紀錄片批評都是用同一種理念和方法、同一個角度、同一個結論,電視紀錄片批評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電視紀錄片多維批評角度應該有一個更為寬闊的批評視域,才有可能揭示出批評對象的立體性、完整性和多面性,才能揭示出電視紀錄片的本質特征以及規律,才能盡可能發揮出電視紀錄片批評者的主體性。電視紀錄片批評的創新,選擇角度的創新是一個重要方面,這樣為多維批評視角提供了視角創新的可能性和多樣性。

第三,批評理論的多維批評視角。每一種電視紀錄片批評理論或批評模式、方法、流派,都會提供一種批評視角、批評視野、批評話語形式和批評語境。中國電視紀錄片批評面臨著創造的時代,無論是繼承也好,借鑒也好,目的還是為了創新,為了建立和建設中國電視紀錄片批評理論,以便更好地指導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創作實踐。

(三)多維批評視角確立的科學意義

首先,電視紀錄片批評角度的多維視域將紀錄片批評引入一個更為寬闊和深化的大背景中,作全方位的詮釋和評價,在紀錄片與社會、紀錄片與自我定位的各種關系中來認識電視紀錄片的功用,從而認清電視紀錄片的本質、地位和價值。因此,多維批評視角的確立會引起電視紀錄片實踐和電視紀錄片理論的全方位的變革和發展。

其次,電視紀錄片多維批評視角展開了紀錄片批評的視域和語境。電視紀錄片批評是一種視野更開闊,綜合性、整體性、多樣性更強的批評,它一方面提供了比傳統紀錄片研究要更為廣闊的視野,提供了新的電視紀錄片研究角度和電視紀錄片研究資源。另一方面也提供了電視紀錄片研究的多維文化視域和視角,從而也提供了整體、綜合的紀錄片觀。因此,電視紀錄片批評多維視角的確定,一方面是實踐紀錄片創作、電視紀錄片批評的結果,另一方面又從理論和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電視紀錄片研究,特別是電視紀錄片批評理論的建設。

第三,電視紀錄片多維批評視角的確立豐富了紀錄片交流的意義。當代中國電視紀錄片批評應更多地致力於創建進行紀錄片雙向交流、平等對話的平台,特別是確立中外電視紀錄片文化交流和對話的平台以及溝通的視域,確立立足自身、走向世界的眼光。因此,多維批評視角的確立對於紀錄片的交流和對話,對於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電視紀錄片走向世界是大有裨益的,對於拓展比較電視紀錄片批評的研究視野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義。

(作者系江蘇省常熟電視台副台長,高級編輯)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