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新時期“對漁農”節目中的角色定位
摘要:廣播是對漁農民宣傳的主陣地,“對漁農”廣播直面三農,在現階段的“美麗鄉村”建設中,要緊跟發展趨勢,與時俱進。“對漁農”廣播的節目主持人更要利用廣播優勢,結合“互聯網+”,通過角色定位,創新創意,使“對漁農”節目有感召力、影響力和吸引力,在這場“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
關鍵詞:主持人﹔“對漁農”廣播﹔“美麗鄉村”﹔角色定位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目標要求,建設“美麗中國”先要建設“美麗鄉村”。“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僅是新村舍的建設,還包括技術、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設。廣播是對漁農民宣傳的主陣地,“對漁農”節目在這場新漁農村建設中要發揮理論宣傳、科學引領的作用。這其中,“對漁農”節目的主持人更要發揮獨特優勢,將自己定位在漁農民的代言人、漁農村的宣傳員和鄉村導游員等多重角色中,多角度介紹,多方位報道,全面體現廣播的影響力和傳播價值,將“對漁農”廣播節目做得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可聽性和實用性,促進農民與市民間相互深入了解,促進農村和城市間密切來往,為實現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任務發揮光和熱。
一、漁農民代言人的角色定位
代言人是“信息傳播服務的特殊人員”,是具有公信力、影響力、傳播力和個性魅力的特定人物。在傳媒事業空前發展的今天,節目給主持人的個性展示提供了很大的創作空間,主持人在當地具有很高的社會知名度和一定影響力,他們影響著社會公眾的文化心理,尤其是品牌節目主持人,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在整個社會大眾文化傳播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價值。因此主持人往往會成為某個群體的代言人或某個方面的形象大使。“對漁農”節目主持人的服務對象是漁農民,現階段,漁農村依然是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薄弱的地方,大部分的漁農民在制度格局上還缺乏應有的權力位置,因此漁農民的利益需要一些特定人物來代言,漁農民的問題需要一些特定人群去反映。“對漁農”節目的主持人因其具有吸引力、可靠性和專業性而被漁農民認可。那麼“對漁農”節目的主持人如何做好漁農民的代言人呢?
(一)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
主持人要成為漁農村和漁農民的代言人,應有農業情結、農民情懷,以農民的角度思索問題,傳遞他們的心聲,維護他們合法利益,為他們的希望和要求鼓與呼。比如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過高、老無所養等現階段凸出的問題,主持人可以通過實地了解、採訪,將情況用內參的方式向有關部門反映。農村工作比較繁瑣和復雜,主持人要有堅定的信念以及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畏艱難,不怕吃苦,內心有“為農民說實話”的勇氣和膽量,才會對農民的生活和需要有透徹把握,並對社會認知和政府規定產生有力影響。
(二)要有豐富的知識結構
主持人要成為漁農民“高可信度”的代言人,僅有知名度是不夠的,還應具有豐富的知識結構,要和漁農民交朋友,向農民、養殖戶學習,向專家、老師請教,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胸有詩書,娓娓道來。比如“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區別”“紫番薯是不是轉基因食品”“大黃鱔是否服用了避孕藥”等這些聽眾感興趣的問題,要有自己的科學認知。引導聽眾相信科學,不盲目聽從謠傳,打造“農事小助手”之類的欄目,請漁農業專家到直播室或通過熱線,解決漁農民生產中遇到的難題,比如番茄開花結果后為什麼會枯萎、台風過后池塘為什麼要清淤等,同時也豐富主持人自身的知識儲備。主持人豐富的知識結構使“對漁農”節目具有顯著地方特色的同時,更兼具知識性、趣味性、可聽性和實用性,可以對公眾認知新農村建設,拉近城鄉間的信息溝通,推動和促進當地新農村建設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三)富有個性魅力
主持人的個性魅力是節目能否產生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因素。個性魅力來自於情感、語言、世界觀、生活態度、處事方法等,而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個性魅力,最重要的,來自於語言的魅力。語言是一個人文化修養與心理活動在言語上的體現,廣播是有聲語言創作與表達的核心。對農廣播的節目主持人,在語言表達上,除了規范性和藝術性,還要具備准確性和個性化。首先,語言表達的准確性是指,“對漁農”廣播的主持人,語言要朴素自然接地氣、真情真切容易懂。語言的通俗化、鄉土化,不是盲從、媚俗,而是高於生活,又不似生活中的隨意,簡明扼要、語言清晰、親切通俗。其次,用符合自己特點的語言風格傳情達意。語言的表達方式往往和主持人的個性相關,個性幽默的主持人,用風趣的語言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個性質朴平和的主持人,用朴素、親切的語言表達自己和節目所要傳達給聽眾的內容、思想和觀點。主持人個性化語言越鮮明突出,越能表現節目特殊的魅力和感染力,使之趨於成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