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媒體的三兩年【2】
成長路上的困惑與思考
張 楠
我是學中文出身,2013年7月,研究生畢業后進入魯中晨報工作。干了幾個月的熱線記者后,我成為一名時政記者,現在主要負責淄博文化、藝術、規劃、工會等方面政府部門的新聞採編工作。最初,我對這個職業不甚了解、充滿好奇,適應這個工作后,我有了這份工作帶來的虛榮心,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難,現在,我能夠平心靜氣地回顧這兩年的工作經歷。兩年的時間裡,我認為自己是有成長的。成長路上有收獲、有喜悅,也不可避免地有困惑和迷茫。兩年間,我也有自己的思考。
首先,對於青年記者來說,應該如何平衡作品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其實嚴格來說,這個問題是有答案的——一名優秀的記者,應該是在保証數量的前提下,努力追求新聞精品。很多同事和前輩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但對於像我這樣工作經驗尚不豐富、新聞駕馭能力尚有欠缺的青年記者來說,時常感覺二者難以兼顧,有時候力不從心。
想做好稿子、大稿子,耗費精力多,就難以保証數量,直接后果就是收入縮水。而想保証收入,就要努力多寫稿子,每天三五篇稿子,就有可能因為數量而放鬆了對質量的要求。這也是我一直在反思的問題。一個真正有理想、有情懷的記者,對稿件數量和收入的追求一定不能是絕對的﹔對新聞精品的追求,是一定不能放鬆的。
其次,青年記者應該如何看待媒體人的“出走”和“逃離”?最近兩年,很多媒體出現了辭職潮,尤其是一些知名媒體人的辭職,更是引發了熱議。我曾經在微信朋友圈看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去他的新聞理想,老子賺錢去了!》,閱讀量和點贊量之高,讓人驚嘆。
這種文章讀起來確實會讓媒體人在一定程度上有共鳴,但我認為不能對其過度解讀,尤其是新聞價值觀尚不堅定的青年記者,不能被這種極端的觀點所左右。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人辭職,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媒體人的離開也是正常的。很多媒體人出走,是因為有了更好的發展機會,或者想換一種生活方式。很多媒體人離職的本意並非對自己堅守了十幾年的新聞行業的全盤否定,更不一定非要和賺錢挂鉤。
新聞媒體,尤其是紙媒如今確實處於轉型的陣痛期,但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是去偽存真的階段。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頓就斷言媒體行業已經窮途末路。面對媒體人的離開,我們可以反思、可以總結,但不能過度解讀,不能喪失定力——青年記者尤其要樹立堅定的信念,既然選擇留下,就要竭盡全力,努力實現轉型發展,實現自身價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