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5年12月上

初入媒體的三兩年

2016年01月19日13:13 | 來源:青年記者
小字號

主持人:黃馨茹 趙 金

嘉 賓:王 昱 齊魯晚報國際新聞部編輯

張 楠 魯中晨報綜合新聞中心記者

戴 岳 經濟導報記者

胡芳泰 山東法制報記者

主持人的話:從校園到媒體,從課堂到職場,年輕的媒體人經歷著身份的轉變,“鐵肩擔道義”不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內化在了每篇稿件之中﹔“新聞理想”不再僅僅存在於討論之中,它與現實進行著激烈的碰撞……本期茶座,請年輕的媒體人聊聊初入媒體的三兩年。

向社會人的轉變

王 昱

我在齊魯晚報工作已經三年了。未經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而三年是一個節點,在這個節點上我深感有必要回顧一下自己入職以來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

說來慚愧,我在齊魯晚報的工作經歷和學習過程,有點像金庸筆下的那個韋小寶:跟著各路高手學藝,什麼功夫都學了一點,卻是“樣樣精通樣樣稀鬆”。三年來,我干過記者、做過編輯,跑過社區、也採訪過外國駐華大使,開設了自己的專欄,也兼職干過評論員的工作。但我始終覺得,真正讓自己滿意的文章其實很少。有時甚至想,自己離當初的理想不是越來越近了,而是越來越遠。

說起來,我這三年的工作經歷,也是一個夢想照進現實的過程,記得我剛入職的時候,滿腦子隻有“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之類的口號。可是真正到了實際工作中才發現,媒體人的工作有時是十分瑣碎的。

工作第一年,我在濟南新聞中心跑社區,每天接觸的都是大爺大媽們的家長裡短:誰家的暖氣片漏水了,誰的煤氣不通了……記得那年冬天,齊魯晚報要做一個“跟農民工回家過年”的策劃,我每天守在火車站、汽車站等農民工,硬是找不到願意合作的對象。后來,我常常反思這段經歷,發現其實問題不是出在自己的工作態度上,而是當時的我不知道對方真正需要什麼,甚至連他們的家鄉話也聽不懂。不知對方的訴求,就無法進行良好的溝通,合作無從談起。

明白了這一點,我突然感到,我適應工作的過程,本質上說也是學會適應社會的過程。對於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新記者來說,學會迅速完成自己從一個學生向社會人的轉變非常重要。簡單地說,要學做媒體人,先要學會做社會人。這才是新人迅速成長的關鍵。

想通這一關節,我開始有意識地在工作中比較學習與工作的不同。進入報社的第二年,我被調入國際部,剛踏上新崗位不久,我就接到了採訪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的任務。記得剛開始的時候,面對這項工作,我的壓力很大,總感覺自己雖然有語言優勢,但准備還不充分,我的內心很忐忑。不過,最終採訪進行得非常順利,出乎我的意料。

這個經歷給了我一個新的啟示——對於一個學生來說,由於他面對的是衡量其能力的考試,因此准備越充分越好﹔然而,對於一個社會人來說,有時需要的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關鍵時刻,無論准備有多少,都得硬著頭皮往上沖。這種思維的轉變是至關重要的。

身份定位的轉變,知易而行難。在三年的工作中,我一邊工作一邊總結,得到類似的經驗教訓還有很多。現在的我雖然不敢說已經成熟,但已經能把不少心得應用到工作中。

比如我現在負責的“暢所昱言”“一周史記”等專欄,都力求生動有趣地向讀者介紹新聞背景或歷史故事。如果在學生時代,面對這種歷史鉤沉或者深度解讀的題目,我也許會以十分書卷氣的方式進行考証,把文章寫得嚴謹而干巴。然而,三年的工作歷練讓我明白,搞媒體不是做學問,學問是給自己做的,而媒體最終要面向讀者。作為為讀者制造產品的工作者,在保証可信度的前提下讓讀者接受你的產品,並從中獲得享受才是應當追求的目標。我常常拿“羅輯思維”的一句廣告語來自我激勵:“古時候有很多有錢人,自己明明有一雙眼睛,但自己是不讀書的,他們是雇別人來讀書給自己聽。從今往后,我就是您身邊的這個讀書人。”的確,我就是一個為讀者進行新聞再加工的媒體人。可以說,這是我在經歷三年歷練后,目前對於自己的定位,我正向這個方向努力著。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