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1月下

遮蔽抑或凸顯:議程設置理論的再思考【3】

王軍峰
2016年01月28日09:59 |
小字號

首先,媒介通過報道或者不報道對現實世界進行遮蔽。現實世界是紛繁復雜的,而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受到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媒介成為人們溝通現實世界的一個重要渠道。在進行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媒介按照一定的價值立場和原則對現實世界的事實進行選擇,但是由於媒介資源的有限性,隻有那些符合選擇標准的事實才能夠進入新聞報道和傳播,而那些沒有被選擇和報道、傳播的事實,盡管它是現實世界真實存在的一部分,但是,在媒介構建的環境中,它被拒之門外。換句話說,它被媒介所遮蔽了。

其次,媒介通過對少數議題的強調和突出,遮蔽了大多數議題,盡管有時候這些議題很重要。關於媒介的一個重要比喻就是媒介是聚光燈(李普曼語)。媒介所照射(關注)的地方或者議題就被凸現出來,放在公眾的生活當中。媒介的每一次行為都隻能是對大千世界中眾多議題中的少數議題進行突出和強調,而大多數議題,由於處於一種“燈下黑”的狀態當中。受眾難以在媒介中尋找到它們的影子,因而,也很難想象它們的存在。在媒介構建的想象中,這些議題消失了。

再次,媒介通過對某些議題顯著性順序的強調,將一些議題放在末端,有可能形成對議題的遮蔽現象。例如,傳統的報紙就具有非常明顯的順序性。當一個議題,媒介不得不進行報道,但是又必須限制其影響力的時候,在版面處理上就有可能將該議題放在不容易被受眾注意到的地方。同樣,對於議題順序的排序,搜索引擎是一個很好的例証。搜索引擎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具有對信息進行遮蔽與呈現的功能,因而擁有對搜索結果進行干預的權力。[12]搜索引擎對信息(議題)的遮蔽功能主要是通過競價排序來實現的,因而,因其結合了資本和權力的因素顯得更為復雜。而同時正因為如此,其對議題的遮蔽更具有直接性。

最后,媒介對某一議題屬性一個維度的強調,造成公眾對該議題產生偏差,影響公眾對議題真相的認知。當新聞媒介報道一個客體時——以及當人們談論和思考一個客體時——客體的一些屬性被突出強調,而另一些屬性則被一帶而過。對議程中的每一個客體來說,都有一個屬性議程,而這個屬性議程會影響到我們對該客體的理解。例如,在關於突發事件的報道中,其發生原因究竟是人禍還是天災,這關系到一些人的利益。而此時,媒介對天災的強調就有可能影響公眾對真相的認知。

在屬性議程設置這一層面上,媒介能夠引導公眾思考,因此,媒介在這個層面上對一些議題屬性的遮蔽是以隱蔽的方式進行的,這就關系到媒介框架理論。在新聞報道和信息傳播過程中,媒介框架存在是一種必然,媒介通過一系列價值觀念和原則對事件進行定性,而這會影響公眾對議題真相的認知。[5]210例如,在封建社會農民的反抗行為在統治者眼中就是“叛亂”,但是,當其被納入另一個正義的框架中時,就是“起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就是因為預設的框架是不同的。同時,這也啟示我們,媒介本身就是一個權力斗爭的場域,而媒介遮蔽現象背后有著復雜的權力關系。

三、總結

媒介議程遮蔽是媒介議程設置過程中一個負面的、但又是隱蔽的影響。它客觀存在著,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媒介議程遮蔽的產生原因在於媒介本身的重要性和媒介能夠進行議程設置的可能性,正是這種設置議程的可能性使得其成為控制人們認知客觀世界的渠道和手段,最終的結果就是媒介通過控制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形成對真實世界的遮蔽。而實際上,媒介遮蔽並不僅僅是媒介內部的一個自然而然的現象,在具體的媒介遮蔽運作機制中,還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外部的權力關系成為媒介遮蔽現象的一個深層次原因。

本文從大眾傳媒媒介議程遮蔽來論述媒介遮蔽現象。在大眾傳媒時代,媒介的議程遮蔽現象主要通過議程的設置和對信息的控制來進行,最終影響到我們對真相的認知。但是,如果我們用這一思路看待新媒體同樣能夠發現新媒體時代媒介依然存在著遮蔽現象,並且顯得更加隱蔽。這一方面需要我們進一步進行探索和分析。

參考文獻:

[1]李革新.在遮蔽與無蔽之間[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2]王民濤.語言的遮蔽[J].長沙鐵道學院報(社會科學版),2008(6).

[3]蔣曉麗,李瑋.從“客體之真”到“符號之真”:論新聞求真的符號學轉向[J].國家新聞界,2013(6).

[4](美)沃爾特•李普曼.公眾輿論[M].閻克文,江紅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

[5]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6]B•科恩.新聞媒介與外交政策[M].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63.

[7]龔新瓊.關系•沖突•整合——理解媒介依賴理論的三個維度[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6).

[8]單波.王冰媒介控制及其理論想象[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2).

[9](美)尼爾•波茲曼.技術壟斷——文化向技術投降[M].何道寬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10]陸揚,王毅.文化研究導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11]陳強.國外屬性議程設置研究進展述評[J].國際新聞界,2013(6).

[12]董少校.遮蔽與呈現:搜索引擎的權力雙螺旋[J].當代傳播,2014(5).

(作者系西北大新聞傳播學院2014級新聞學碩士)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