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1月下

新媒體環境下電台廣播劇的民生化創新

——以《濱海大街878號》為例

鄒夢蝶
2016年01月28日10:20 |
小字號

來源:《西部學刊》2016年1月下

摘要:在網絡新媒體的沖擊下,廣播媒體正在努力尋求突圍,廣播劇作為廣播媒體獨有的藝術形式則陷入了革新的困境。近年來,部分地方電台巧妙地利用了廣播劇這一傳統形式,配合接地氣的改良創新,將廣播劇打造成為頻道的品牌欄目,既增添了廣播媒體生存突圍的利器,又給廣播劇的革新和發展提供了啟示。本文以天津人民廣播電台濱海廣播出品的廣播劇《濱海大街878號》為例,剖析新媒體環境下電台廣播劇進行的民生化創新。

關鍵詞:廣播劇﹔微廣播劇﹔民生新聞﹔廣播改革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移動網絡等新興媒體給社會帶來全新的媒介體驗,同時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很大的競爭壓力。其中,廣播媒體也未能擺脫新媒體的沖擊。而作為廣播媒介的特色產品,原本就面臨革新難題的廣播劇,其生存壓力尤為明顯。然而,在尋求出路的過程中,一些地方電台卻巧妙地利用廣播劇這一獨特節目形式,策劃出不同於傳統廣播劇的系列短劇。這些廣播短劇貼近生活、短小精悍,贏得了大量聽眾的青睞,有的廣播劇甚至被打造成為電台的品牌節目,成為應對新媒體沖擊的一大利器。那麼,是什麼促使廣播電台拿出這樣的創新舉措?新型廣播劇有哪些創新之處?這些別出心裁的革新給新媒體環境下的廣播業帶來怎樣的啟示?本文試圖就此做出分析和解讀。

一、新媒體環境下電台廣播劇的生存困境

(一)廣播劇的歷史沿革

廣播劇是廣播文藝形式中的一種頗具感染力的藝術品種。由於廣播劇具有明顯的大眾傳播特點,從新聞傳播學的視角,可將“廣播劇”解讀為“廣播制作者以電波為傳播載體,以聲音為表現手段,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傳播對象進行的一種戲劇藝術傳播活動”。需要說明的是,隨著媒體形式的不斷融合與革新,廣播電台也在互聯網上開辟了新的傳播渠道——網絡電台。網絡電台中同樣播送廣播劇,但本文的研究對象特指傳統的電台廣播劇,不涉及網絡電台廣播劇。

我國的廣播劇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誕生期,從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在動蕩的戰爭年代,廣播劇為配合時事和前線戰事而出現。最早的一部廣播劇《恐怖的回憶》誕生於1933年7月,由當時的上海廣播電台播出。第二階段是發展期,從50年代到80年代初。錄音合成技術使廣播劇的制作水平有了飛躍。同時,廣播劇也從最初的舞台劇向具有廣播特性的廣播戲劇轉變,從而確立了廣播劇以聲音表現為主的基本形態。[1]186到了80年代初,各地廣播電台廣播劇產量突飛猛進,錄制出了許多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作品。第三階段是下滑期,時間從80年代中后期到1995年。這段時期的廣播劇受到電視媒體的沖擊而流失了部分聽眾。此外,受到經濟體制變革的影響,電台無力錄制支出大於收益的廣播劇,使得廣播劇數量大幅下降。第四階段是探索期,時間從1995年至今。1995年,廣播劇被納入中宣部關於精神產品的“五個一”工程。有數據統計,2005年全國共生產達2180部近萬集的廣播劇(包括各地的新聞報道劇),生產態勢呈現出中央、省、市及縣級媒體齊頭並進的局面。[1]186然而隨著網絡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以及公眾生活節奏的轉變,廣播劇數量的提升與聽眾的反響並不成正比。因此,廣播劇依舊走在求生的探索之路上。

(二)新媒體對電台廣播劇的沖擊

如今,網絡新媒體從傳統媒體的手中搶奪了數目巨大的受眾,廣播媒體作為擁有一定歷史積澱的大眾媒體,同樣無法避免。目前,除了定位於有車一族的交通廣播影響不大之外,其余類別的頻道均受到了新媒體的挑戰。而廣播劇作為廣播媒體獨有的藝術形態,在播送形式上依附電波存在,也面臨著尋求新出路的嚴峻考驗。

廣播劇除了受制於播送渠道的弊端之外,自身創新性不足也是其發展不利的重要原因。傳統形態的廣播劇多以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作為創作素材,偏於宏大敘事。制作方面配合實地錄制的現場音效和旁白解說,力求成為一部完整的甚至經典的作品。精良的制作固然提升了廣播劇的整體品質,然而,完成這樣一部廣播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並需要佔用大量的時間播送。這對於現今的媒體和聽眾來說,性價比低下的弊端已經顯露得很明顯。

總之,新媒體的出現使廣播劇的市場萎縮,而社會的發展導致了人們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的變化,部分受眾偏愛快餐式的文化形式。而傳統的廣播劇形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的需求,發展道路越來越窄。外因和內因合力造成了今天廣播劇的生存困境。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