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5月下

“全民閱讀”的一張名片【3】

——“文學陝軍”進高校

元 灮
2016年06月13日10:01 |
小字號

賈平凹:讀書有福,有福人才能讀書

2014年10月20日,“中國夢•文學夢——文學陝軍進高校”活動在西北大學正式啟動。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彥,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蔣惠莉,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賈平凹等出席。

回到母校的賈平凹,談到自己的創作心得,並與大家分享閱讀的重要性:“我1972年上的西北大學,在這兒開始了我的創作,那時候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腦子不停地在構思,一星期就能寫好幾篇文章,短篇小說最少都要寫上一兩篇。我不斷給雜志社、報社投稿,但又被退回,可我依然寫、依然寄,等畢業的時候攢了幾箱子手稿,都是發表不了的。實際上,那時候發表文章也沒有稿費,純粹是因為熱愛。”賈平凹不主張過分寫作,他表示:多讀書,再寫作,對青年學子來說是受益無窮的,並直言:“我所處的那個年代,可供閱讀的書籍非常有限,能借鑒學習的文學作品也非常少,我前一陣看小學生作文比賽的文章,覺得比我在大學時候寫的文章好。”在賈平凹看來,讀書可以培養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大學時代應盡量多閱讀,這是讀書的最好時候,沒有高中時期繁重的學習壓力,沒有畢業后為了生計勞累奔波的忙碌。”“讀書有福,有福人才能讀書,等你真正走向社會時,會發現讀書是件多麼奢侈的事兒。”

賈平凹還為與會者全面地梳理了陝西文學發展的脈絡,從柳青、杜鵬程、李若冰,到新時期文學的路遙、陳忠實等,一批批優秀作家為中國文學做出了貢獻。他坦言:這些作家及他們的作品,充分印証了陝西無愧於“中國文學重鎮”之稱。對於當下陝西的文學現狀,賈平凹也提出了期待:“年輕的一撥作家潛力特別好,而且有的也在全國產生了影響,但這個隊伍還不是特別強大,尤其是缺乏像韓寒、郭敬明這樣活躍在中國文壇的80后作家,為此,省作協做了大量工作,通過各種措施打造新的作家,希望這樣的作家越來越多,作品影響力越來越大。”

雷濤:把對文學的摯愛還給青少年

身為陝西文學基金會理事長的雷濤,是作家也是學者,現在是陝西省政協常委兼文教委員會主任,之前任職陝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文學陝軍進高校”活動他幾乎每次都參加,他說這是他和陝西文學基金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雷濤說,很多人只是讀過作家作品,沒有見過作者本人,更沒有聆聽過作家們談自己對文學的感受。但進高校活動,通過直接的互動交流,作家可以把堅守文學的執著精神,以及堅持“三貼近”的現實主義創作經驗帶給莘莘學子,讓愛好文學的年輕一代在了解當下陝西文學樣態的同時,從中悟出想法、創作的方向與欲望。

他說,文學組織工作貴在發現和培養文學新人。而校園文學隊伍則是文學新人的搖籃之一。我們的措施是除了重視和支持校園文學社團以及所辦機構外,更重視文學進校園活動,即不定期地組織省內外著名作家們到學校去,對學生進行文學創作輔導。具體做法是舉辦文學講座,開展專題討論和舉辦作文評比活動。陳忠實、賈平凹、高建群、葉廣芩、馮積岐、紅柯、冷夢、吳克敬、朱鴻、陳長吟、和谷、肖雲儒、李星、李國平、閆安等幾十位作家,文學評論家等人都先后走進校園(包括在陝的軍事學校),和學生面對面對話並現場回答學生們的提問,這種作家們和學生們互動的形式,受到校方和學生的普遍贊賞,也在社會上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反響。

“廣大基層作家如一線的工人、農民作家和打工族、漂族、蟻族作家以及殘疾人作家等,普遍存在創作難、出書難等問題。這些作家在痛苦中採訪、思考,在困頓和煎熬中寫作,我有個強烈的感受,就是有責任幫助他們。精神上的鼓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關注他們的現實問題——提供創作、出版、維權、培訓、交流等方面的資助和扶持。”雷濤感慨地說,“文學青年強則文學強。在我的后半生,能把對文學的摯愛還給青少年,把文學的接力棒傳下去,是我人生最大的心願和快樂。”

(責編:霍昀飛(實習)、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