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7月下

平面媒體中的漢字藝術【2】

趙亦菲
2016年07月26日11:01 |
小字號

著名香港設計師陳幼堅(Alan Chan),一直都秉承著“無領域界限”的理念,將中西文化進行了很好的融合,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圖10以“我”字來表達“商業設計中的文化脈搏”的主題,作品的左邊一豎用英文的“I”(即“我”意)替代,它既是“我”的意思,又用虛化來弱化自我意識,既不顯得唐突,又讓整個作品富於創意。

五是解構或重組構成。“結構主義”(Construction)本是一種社會學方法,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它逐漸衍生出了解構主義等理論。解構方法在分析圖象的時候總是會運用科學的符號學原理,來企圖揭示它視覺、文化等層面的意義。這一分析過程被解構主義理論家稱之為解碼。漢字的書寫結構的獨特性,使得它與解構主義理論能夠很好地結合。在漢字設計過程中,運用解構主義對其“解碼”,即根據漢字的結構進行拆分,使它原來的結構發生變化,之后再根據設計主題的要求,重新組合與構建,從而出現新的形態,表征新的意味。比如徐冰在華盛頓的沙可樂畫廊(Arthur M.Sackler Gallery)“當代藝術展”的自述:“通常的文字是通過借意、表達及溝通來起作用。而我的‘文字’卻是通過誤導、混淆和阻礙來起著影響人們思維的作用……從而打開思維中更多的從未觸碰過的空間,找回那些已被淡漠了的思維及認知的原點。”可以說通過解構之后,漢字有了新的生命力,它的結構、含義等方面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且也與設計作品的主題、表現形式相融為一體。

六是象形構成。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漢字最初的象形功能卻逐漸淡化,但是在當前的環境下,平面設計又要重新去發現漢字的這一特色,使得設計的作品更加生動形象,讓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象形在標志設計中一般可以分為部分形象和整體形象兩種,所謂部分形象主要就是指整體框架不變,令文字的某一部分與其所表達的內涵相象。如圖11就是一個部分形象的“拍”字,那一個錘子就是一種明顯拍打的意思,而它同時又與拍賣行業的特征相同﹔所謂整體形象,指的就是整個字都是象形,它脫離了現在漢字的一般寫法,而也其所表達的事物很像。

(二)會意構成

漢字中的會意字主要是在內涵上的一種體現,當然這種特征也能夠被運用到當前的漢字設計之中,也就是用漢字來表達一字的個性化意象,將內在意蘊與外在形式融合,體現出一種特別的感染力。會意字本身就是強調字的內在意思,所以在現代的漢字平面設計中,會意字設計的運用,最主要也就是為了體現在本字之外的那種意念和思想,不要求“形似”,但卻必須要求“神似”,這樣才能夠使得創造的作品更加傳神。會意構成設計與表象裝飾設計兩者雖然都為漢字設計的方法,但是它們卻存在一定的區別,前者重意,以抽象為主﹔而后者重形,以具象為主。但是兩者都共同作用於平面設計之中。本次研究以具體的實例來對此進行分析。

一是異形同構構成。異形同構構成方法即把不同含義、形象兩類同構起來,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每一個字都有它獨一無二的結構和寫法,但是不同的字在意思上卻存在相近的情況,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雖然兩個字形象完全不同,結構也不同,但是出於對內在意思的考慮,也會選擇將不同結構的字進行有機的組合,使它們在意思上形成相近或者相反的情況。比如王炳南的海報《去毒得壽》(圖12)將“壽”字和“毒”字疊壓在一起,旨在告訴我們毒與壽是相互聯系的,如果近毒那麼壽就會有損,而如果去毒,那麼就會延壽。

二是完形構成。完形心理學認為一個圖形都會給我們一定的視覺效果,但是在不同的圖形中這些效果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視覺場中,能夠看到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並且可以運用一定的方法將它們進行聯合。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比較奇怪的現象,比如人對習以為常的事情不會太多的關注和探究,但是對於陌生事情卻很好奇,且很多人還願意花時間精力去深入探究。在平面設計中同樣是這樣一個道理,一般來說在平面設計中一些完整的東西,會讓受眾產生慣性思維,甚至產生對完整依賴和審美疲勞。但是如果運用一些分散的元素,運用完形心理學理論,找到它們內在的聯系,進行聯系,就會得到全新的認識,這對於設計將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如圖13是一個“家”字,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它右側邊緣和大陸海岸線基本吻合,但是中間卻用台灣地圖來彌補了失去的筆畫,所以人們會自覺將其補全,完形構成得到了運用,那種“海峽兩岸是一家”的主題就自然流露出來。

三是會意構成。會意構成在設計的過程中,往往先寫出漢字的基本框架,從而奠定它的基本結構,我們也能夠知道它是什麼字。然后是將它的兩個及以上的部分用意象來表現,從而使這個字擁有了新的含義,這樣它的意思就得到了很好的延伸,在設計中能夠得到很好地運用。比如圖14,畫面正中的“島”字由黑宋體“鳥”和具象圖形“山”構成,鳥與山的比例相差很大,它體現了巨鳥的貪婪之意。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