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互動與中國形象的構建
德國媒體網絡版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報道的分析
摘 要:通過研究國外傳統媒體的網絡版對中國社會重要議題的反饋來研究中國國家形象,是互聯網時代對外傳播領域的重要課題。隨著媒體形態和傳播方式的多樣化,德國民眾對中國近年來全面深化改革這一重要議題的認知也不僅停留在德國媒體報道的層面和深度。論文主要分析《時代》周報和《明鏡》周刊網絡版中2013年11月1日至2015年4月31日關於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各層面報道后網絡讀者跟帖,並以此為基礎比較網絡讀者跟帖與媒體報道中中國形象的異同。最后,從對外傳播內容、方式、途徑需更注重針對性的角度,提出精准塑造中國形象的建議。
關鍵詞:對外傳播﹔德國媒體網絡版﹔網絡互動﹔中國國家形象
中圖分類號:G112﹔D60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7-0052-05
近年來,中國學者從跨文化、國際關系以及政治傳播學等學科出發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給予了高度關注,而分析國外媒體中中國形象的建構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議題。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紙質媒體一般推出了網絡版,這一方面讓世界每個角落的讀者隨時與最新的資訊同步,另一方面小小一方網友評論欄讓讀者隨時反饋自己想法和感受,實現無限互動。
回顧現有對國外媒體中中國國家形象構建的研究,重心大多為傳統媒體報道中中國的國家形象,對傳統媒體網絡版中讀者互動的研究比較有限。然而媒體受眾才是媒體報道影響的對象,因此,通過研究讀者互動來定位讀者心中的中國形象對中國國家形象建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周寧認為“中國形象包含著三層含義:一是西方對現實中國在一定程度上的認知和想象,二是西方對中西關系的自我體認、焦慮與期望,三是對西方文化自我認同的隱喻性表達”(周寧,2011:22)。那麼,在網絡互動如此頻繁的今天,網絡讀者心目中中國的國家形象在這三層含義上有多大程度的體現?在網絡讀者眼中的中國是否跟媒體報道中有所不同?本文選取德國兩大媒體的網絡版“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報道和相應網絡互動作為研究對象,嘗試給出一個可信的答案。
一、研究方案設計
本文的主要分析內容為《時代》周報、《明鏡》周刊兩大傳統媒體網絡版中2013年11月至今關於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報道的網絡讀者的跟帖內容以及相關報道。主要回答三個問題,即網絡讀者在閱讀了這些報道后是如何評價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跟帖所構建的中國形象與報道中所構建的中國形象差異在何處,作為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的主體我們應該如何運用好這種差異性。對網絡讀者跟帖的分析重點是內容的傾向性分析(賈文鍵,2008:63),研究網絡讀者和媒體報道對此話題關注重點的差異性,並對跟帖和報道中中國形象的構建進行比較。最后就這種差異性提出更好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的建議。之所以選擇《時代》周報和《明鏡》周刊網絡版作為研究平台,首先是因為這兩大媒體在德國是屬於受眾面比較廣的報紙和期刊,它們的網絡版自然在德國的受關注度也比較大﹔其次,《時代》周報以學術性和語言精致而著稱,深受受過高等教育人群的喜愛,《明鏡》周刊語言風格比較尖銳,在德國也是受眾比較廣泛的周刊之一。因此,通過這兩大媒體的網絡版來研究它們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報道以及網絡讀者的跟帖,可以得到一個相對可信的結果。而選擇2013年11月1日至2015年4月31日作為取樣的時間段,原因在於中共十八大三中全會於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開,正式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也正是從這時起,德國媒體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注度變大。在這個時間段內的相關報道和評述具有直接性和集中性。在取樣時,筆者對取樣內容進行了一定的限定,即在收集相關報道時我們對搜索關鍵詞的設定。由於我們研究的報道內容圍繞“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這個主題,所以搜索關鍵詞設定為“中國、改革”(China,Reform),然后在搜索結果中除去與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關系不大或無關的報道。
二、研究的主要發現
(一)報道和跟帖樣本的定量分析
2013年11月9日,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決議指出,今后要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進行一系列改革。改革的內容包括基本經濟制度、現代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財稅體制、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開放型經濟、法治中國、文化體制機制、社會事業、生態文明制度、國防軍隊等。經過對這兩大德國媒體網絡版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報道的搜索、分析和整理,報道的內容可以歸為政治、經濟、社會、環境、軍事、文化六個層面,與我國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層面基本吻合。在取樣的時間段內,《明鏡》周刊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報道評論共18篇,《時代》周報27篇,根據各媒體對不同層面的報道數,統計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各層面報道數和佔比
說明:此表為作者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制作而成,樣本時間為2016年3月31日
從統計數據可得,經濟和政治層面是兩大媒體關注的重點,不論是從所佔兩大媒體報道的比例,還是從佔總篇數比例來看,都是最高的。社會層面從總體上而言是第三大關注點,當然,不同媒體也有個體差異。環境、軍事和文化層面的報道由於媒體的受眾等因素的差異,在篇數上顯現出多樣性,比如《明鏡》周刊中軍事層面的報道達到12%,甚至比社會層面的報道更高,而《時代》周報中涉及軍事層面的報道僅為2.9%。
根據每篇報道后的網友跟帖進行統計,如表2所示。
表2 各層面報道跟帖數和佔比
說明:此表為作者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制作而成,樣本時間為2016年3月31日
從以上跟帖數據統計可見,跟帖數量集中程度與媒體層面報道關注重點相似,經濟和政治層面是網友關注的重點,對這兩個領域的評論超過了總評論數的一半。兩個媒體中網友跟帖也表現出差異性,比如《明鏡》周刊的讀者更關注中國軍事層面的改革,甚至跟帖數超過了經濟層面,而《時代》周刊讀者關注的第二大領域是社會層面。
(二)各層面報道網絡讀者跟帖的分析
為了回答網絡讀者在閱讀了媒體報道后是如何評價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這一部分主要分析網絡讀者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各個層面報道后的跟帖留言,一方面我們可以了解讀者對於媒體報道信息的接受認同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讀者對於中國和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原有認知。由此,可以讓我們看到網絡讀者眼中多元的中國形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