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5期

淺析新媒體時代體育新聞採訪教學實踐改革【2】

李小琴
2017年06月05日09:17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二、新媒體時代體育新聞採訪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體育新聞採訪教學實踐性的現實要求

根據一組數據顯示,到2013年為止,全國高校新聞傳播專業教學點共1080個,學生共計30萬人[1]。我們為新聞專業蓬勃發展感到無比高興的同時,也應看到在這成績背后所隱藏的諸多問題。傳統新聞教學因與當前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不合時宜,在很多方面都出現了漏洞:課程設置偏重理論而忽視了實踐,缺乏校內實踐平台,校外實習的某些環節也出現了脫節、不系統情況,加上實習的時間較短。不能更好地適應環境,教師隊伍建設也有待加強和提高等。這些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成為了高校體育新聞採訪教學改革的有力的推動力,對體育新聞教育進行改革也是提高自身教學實踐性的需要。

(二)契合學生自身發展的主觀需要

一些高校由於在體育新聞教育課程設置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在課程的規劃方面也出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比例不平衡的狀態。學生在大學四年也隻有在大四下半年才有機會走出校門到相應的工作崗位中去體驗、去實踐。大學生由於自身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心智尚未成熟,考慮事情不周到,對於一些人情世故也不懂, 待人接物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差錯和偏頗。高校對體育新聞教學進行改革無疑可以使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弱點和缺點在具體的實踐和體驗中逐步得到改正和提升,這對於他們在畢業時踏入社會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他們真正開始工作,做好准備。

三、當前體育新聞採訪教學的現狀

(一)課程教學重視理論忽視實踐且內容鬆散沒有體系

高校教師在課程傳授方面重視新聞採訪的理論忽視了體育新聞採訪是一項實踐技能課程,這種純理論的教學方式很難迎合多媒體時代對於體育新聞人才的培養要求,也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反感、厭惡的情緒。長此以往,這對於體育新聞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就業方面會有著很大的阻力。此外,體育新聞的課程過於強調專業能力的細化,學生隻能根據自身所選專業學習,內容較為鬆散、沒有系統性,學生的專業技能的綜合素質難以達到標准。

(二)缺乏校內實踐基地

高校的校內實踐基地是連接專業實驗室和校外實踐基地的橋梁,它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它的建設對於提高教學實踐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2]。實踐基地的設備和實踐內容與校外實踐基地基本上一致,在運行模式上也是仿照校外實踐基地而形成的。可以說,體育新聞採訪實踐在這一基地可以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充分發揮,還可以更少的受到外界周邊環境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對於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還處於空白,即使有也還處於基礎建設方面,在機器配備、教學內容、監督與管理等方面還值得再商榷。

(三)校外實習時間短,實踐基地鬆散有效性不足

一般來說,體育新聞專業的學生隻有在大四才有機會走出校門、進入到企業、單位去實習。由於實習的時間較短,很多學生在還沒有完全適應工作崗位時,還沒有完全了解工作的流程時,就已經結束了實習,這對於學生而言實際效果幫助並不大。再加上,這一時期趕上了大學生考公務員、考研等事情,這也會分散學生在校外實習的注意力。目前,新聞採訪實踐大多集中在社會、經濟等新聞,對於體育新聞涉及相對較少,針對性不足。從實習公司來說,大多數學生由於盲從,可能會選擇一些與自己體育新聞專業不對口的企業,企業內的工作流程也缺乏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這也是問題的主要方面。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