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紀錄片的多元化發展
摘 要:紀錄片往往帶著鮮明的時代烙印和文化特征,是社會變遷的見証者。中國紀錄片先驅們用鏡頭引領著紀錄片走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國紀錄片創作在不斷發展中必將由當初的稚嫩逐漸走向成熟與繁榮之路,為此,資源整合勢在必行。從紀錄片的美學屬性來看,紀錄片如何走向多元化之路至關重要,紀錄片創作的新觀念和新思路不斷引導者紀錄片創作向著開放、多元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多元化﹔大眾化﹔創新思維
一、回歸大眾時代的多元化發展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使得傳統作為高觀賞性、資料收藏價值為主的紀錄片首次獲得了同娛樂、新聞節目一樣的大批量受眾。《春晚》裡陪伴中國觀眾三十載除夕的“新民俗”、《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文物修復大師的生活,中國紀錄片的力量像含苞欲放的花兒等待春天的綻放,那麼,中國紀錄片的“春天”真的要來了嗎?新近成功的國產紀錄片告訴我們,受眾最希望看到的紀錄片已經回歸到中國現實題材的主流社會,希望看到中國大眾的生存狀態,不獵奇,不刻意放大。中國紀錄片要在“接地氣”中尋找“拉天線”的方法,探索多元化之路。
1.題材的多元化
(1)主流文化與平民視角共生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紀錄片充當著傳播主流價值的工具,由於社會政治因素,這一時期的紀錄片,語言上空洞,題材雷同,風格單一。而進入到80年代以后,隨著社會文化的多樣性發展,種種社會思潮也在沖擊和碰撞,過於宣傳性質的紀錄片逐步遭到摒棄,如《英和白》《幼兒園》這種對社會現象進行思考與獨特觀點的表達的紀錄片興起,紀錄片越來越平民視角、注重平民意識的表達,折射出人本的回歸和個人色彩。然而,主流文化與平民視角不應該是剝離開的,主流文化下的人文色彩和人文精神應該是統一的。近幾年的優秀紀錄片作品,從邊緣化非中心化回歸,體現了主流文化與精英文化互相融合,平民視角融入大眾元素,從而進行更有效的傳播。
(2)敘事性與觀賞性同在
紀錄片與新聞有著剪不斷的淵源,早期紀錄片主題先行,主要以社會、政治和宣傳目的為主。隨著紀錄片藝術的發展,雖然脫離了新聞范疇,但是仍保留了很強的紀實性:那就是立足於當下,以社會和人的現實存在作為第一性的東西,追求客觀性和真實性。實質上這種記錄精神作為紀錄片的堅硬核心保留了下來。
優秀的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電視紀錄片,往往不隻靠紀實取勝,更重要的是其審美思維。隨著社會的發展,綜觀當代中國紀錄片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娛樂化已經滲透到紀錄片之中。比如懸念性敘事,通過讓讀者感受到結構上的“伏筆”,發覺矛盾與沖突,吸引讀者持續觀賞。對於觀眾而言,他們樂於接受這些新奇性的內容。作為一種非虛構的敘事藝術,電視紀錄片也希望在呈現內容的時候,讓觀眾有興趣觀看下去,觀眾的欣賞需要也影響著紀錄片的觀賞價值。
(3)國際化與本土化共生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學藝術都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獨一無二的風情和獨具魅力的藝術技巧。高質量紀錄片可以成為我國影視產品進入市場的重要文化品種,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當代紀錄片正在整體上呈現出更加國際化的創作視野,在國際化背景下探索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之路。
紀錄片承擔著國家形象傳播、國際文化交流、歷史文化傳承的責任,對傳播多元價值觀、不同民族宗教之間消除誤解,起著非常大的溝通作用。站在全球化的視角,電視紀錄片的發展更加關注生態環境、戰爭與和平、人口問題等嚴肅內容,站在國際化的視角,重新定位本土文化,如《新絲綢之路》重新運用新的視角和新的歷史角度,擴大了“中國名片”的影響力,這體現了中國紀錄片的多元化國際化視野越來越開闊。
2.表現形式的多元化
(1)多元素的媒介載體
中國紀錄片從20世紀50年代起步,就依附於電視載體。紀錄片發展時期,以《探索 發現》為例的電視紀錄片的欄目化發展,以及央視紀錄片頻道的頻道化發展,都是中國紀錄片發展史的重要階段。如今,隨著媒介融合的發展,紀錄片不僅突破了電視媒介,借助於新媒體得以傳播。與新媒體這一技術相伴,其創造主體也從單一走向多元,人人都可以是創作者。《鳳凰新時代》的DV個人紀實風格,掀起收視率狂潮。由優酷土豆打造的戶外真人秀《侶行》上線24小時就突破了兩百多萬的點擊。這種真人秀的記錄形式或許會成為紀錄片的一個新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新媒體載體的多元,也引起了國產紀錄片交易平台進一步市場化,比如數字電視、網絡電視、付費點播等,這些平台的使用,也使得紀錄片擴展了經濟收益渠道。
(2)多樣化的剪輯技巧
過去,紀錄片主要為於傳統剪輯方法,側重於時間的連續性, 近年來,跟蹤拍攝、同期聲、情景再現、數碼特技、動畫運用等各種創作手法和技術被大量運用。《望長城》《毛澤東》“長鏡頭”+“同期聲”的紀實主義風格,打破了宣教式的紀錄片模式﹔而《故宮》《圓明園》等數字技術的運用,又是對紀實主義風格的顛覆﹔如今,游戲娛樂的引入,剪輯技術在“注意力經濟”的影響下,追求聽覺視覺上的爆炸性,顛覆了對純粹真實客觀的記錄。
優秀的紀錄片導演往往是創造性的典范,構思新奇,剪輯多樣。近幾年紀錄片剪輯技巧的多樣化使用,使得紀錄片具有更高的美學價值和觀賞性。《舌尖上的中國》節奏把握得體,將美味佳肴的制作過程通過剪輯技術營造的如同制作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收獲了大量觀眾的稱贊。
3.價值取向的多元化
(1)紀錄片價值理念的再認識
我國早年的紀錄片仍然存在“說教”的意味,以環保紀錄片為例,我國的環保紀錄片大多是電視台安排拍攝,節目裡面必須有一個“先進人物”,主題必須突出“改造后的成就”,最后是“領導出來總結講話”[1]。如此濃重的說教色彩,使許多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而國外紀錄片錄片在創作體制自由的影響下,形態多樣、主題多元、結構多式。其環保及野生動物紀錄片創作大都是以個人為主,導演“個性化”創作風格濃重。此外,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造成了對不同事物的不同看法。
中國紀錄片“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發展目標,要求紀錄片不僅要吸取國際優秀紀錄片的經驗,更需要回歸到中國自身特點。當代中國紀錄片工作者正在對紀錄片進行再認識,在保留自己的創作風格的同時,找出紀錄片創作的其他可能性。在新的發展階段,國產紀錄片追求社會認知價值、審美價值、文化傳承價值、歷史資料價值,以及市場營銷價值的統一。
(2)從紀實資料到人文作品再到文化產品
從紀錄片在中國作為新聞紀實作品誕生,紀實功能就是紀錄片一直要承擔的主要社會責任。直至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紀錄片題材中,在題材選擇上,仍然追求新聞事實的典型意義。到了90年代,注重人文的關照,更體現了紀錄片的價值和藝術品格:人本關懷、平民視角、現實題材,成為紀錄片人追求的創作境界。進入21世紀以來,在國際化大趨勢的中國紀錄片發展迅速,紀錄片從多維度表現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挖掘時代精神、回歸到對社會責任的深刻思考,更多體現了時代性和典型性,使得近幾年的優秀紀錄片成為能體現國家名片的文化產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