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域融合:差異文化個體日常交往的一種取向【3】
——兼析跨文化傳播中的誤讀現象
三、視域融合:差異文化個體日常交往的最佳取向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艾瑞克•克萊默博士受伽達默爾“視域融合”概念啟發而提出的文化融合理論強調,意義建構(sense-making)以及整合新信息需要視域與偏見。所謂整合(integration),並非以同化為目標並朝向終極綜合(synthesis)的不斷前進,而是包含了差異之間的動態溝通,從而使意義不斷豐富。 [13]162差異是跨文化傳播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不同文化個體在日常交往與互動過程中憑借彼此差異的存在和感知促成意義的生成與表達,也獲得意義的理解與共享。差異對於意義生產和文化形構,以及社會身份和主體性的自我主觀感覺作用非同小可﹔“但同時,它令人害怕,是危險的場所,是各種消極情感、分裂、對他者的敵意和侵犯的場所”。[10]353於差異文化個體而言,對差異的感知持積極抑或是消極認知,取決於我和他、傳者與受者、言說與聆聽等交互主體之間所處的平等狀態和互動程度。
雖然帶有偏見的預先認同和差異的普遍存在導致不同文化個體在日常交往中誤讀時有發生,但根據文化融合理論,差異應該得到承認而非被剔除,因為差異是認知和傳播的必要條件。 [14]差異在跨文化傳播中得到凸顯,並於個體日常交往與互動中以融合的方式衍生出介於不同文化之間的居中文化現象﹔在此現象的作用下,差異文化個體的日常交往非但不會以線性方式導向同一目標,反而在協調差異並慶祝差異存在的過程中,使得個體之間達到一種理想的平衡互換模式,而且這種平衡不會隻指向同一個最終目標。
因此,若想調整我之視角與他者文化理解的關系,跨出“我”與“他者”通過差異對比所形成的張力,哲學詮釋學“視域融合”概念和跨文化傳播“文化融合”理論,無疑為差異文化個體在日常交往中所產生的誤讀提供了超越緊張而努力尋求融合性的更大的新視域。當然,此處所言之融合並非摒棄原有視域,而是要時刻考慮不斷地融合他者視域。也有研究者在視域融合的基礎上,提出了更加復雜的“互動性視域”設想。該設想將跨文化傳播視為“自我”與“他者”間的互動過程:即從“自我”與“他者”之間的互相觀照到視域融合,再反觀二者,這樣反復地、交互地看待便形成一種復雜的交互解釋。[15]並認為,交互參照和反觀越頻繁,所具備的跨文化特性就越強。可以斷言,在詮釋學取徑看來,基於差異文化個體日常交往的跨文化傳播,並非是要取消“我”與“他者”通過差異對比所形成的張力,而是努力在這對張力中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
參考文獻:
[1](美)艾瑞克·克萊默.全球化語境下的跨文化傳播[M].劉楊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2]王曉東.日常交往與非日常交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匈牙利)阿格妮絲·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4]衣俊卿.現代化與日常生活批判[M].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4.
[5]周憲.跨文化研究:方法論與觀念[J].學術研究,2011(10).
[6](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M].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7]熊偉.透視跨文化傳播的“誤讀”問題[J].東南傳播,2008(7).
[8](德)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中文修訂第二版)[M].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9]邵志華.跨文化語境中文化誤讀的鏡像認知[J].蘭州學刊,2011(1).
[10](英)斯圖亞特·霍爾.表征:文化表現與指意實踐[M].徐亮,陸興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11]單波,薛曉峰.西方跨文化傳播研究中的和諧理念[J].國外社會科學,2008(6).
[12](美)約翰·德哈姆·彼得斯.交流的無奈—傳播思想史[M].何道寬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13]Eric Kramer,Clark Callahan,& S.David Zuckerma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 Integration[M].Dubuque:Kendall Hunt Publishing House,2012.
[14]Eric Kramer.Cultural fusion and the defense of difference[M].New York: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2010.
[15]周憲.跨文化研究:方法論與觀念[J].學術研究,2011(10).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