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前沿聲音>>編採探索

如何用評論搶佔輿論高地

杜蔚濤
2017年07月11日15:00 |
小字號

評論是黨報的靈魂和旗幟,作為主流媒體的省級黨報,不在眾聲喧嘩中擎起評論之旗,發出主流聲音,就是主動放棄輿論高地。

兩年前,《廣西日報》評論版問世。兩年的實踐証明,舉好了評論之旗,省級黨報就能在眾聲喧嘩中廓清是非、撥雲見日、凝聚共識,贏得更大的讀者群。而要舉好評論這面旗,又必須努力做到“上接天”“下接地”,天地融合,既服務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又回應民生社會熱點問題。

服務地方中心工作

上接天線,服務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是黨報評論的首要任務。但是知易行難,沒有讀者,遑論影響。因此,黨報評論的真功夫,首先在於讓地方各級領導干部想看、愛看、不得不看,並從中受啟發、知作為。要做到這一點,在設置大議題時就不能高高在上、宏論滔滔,而要俯下身子、輕聲細語。

2016年,廣西迎來了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各市縣鄉領導班子集中換屆之年。新任職領導干部在新的崗位上對為官、形勢、事業、政績怎麼看、如何干?對這一亟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廣西日報》評論版連續刊發6篇系列評論,分別為《胸有“丘壑”,方能吐納風雲》《屆屆接力,方能成就大業》《敢於擔當,為官一任興一方》等。這些看似高大上的評論主題,經過不斷加工打磨,最終形成“棄高就低”“大題小做”的風格,不搞高談闊論,而是促膝談心,正如系列評論的副題《與新任職領導干部聊聊天》一樣,春風化雨,點點滴滴,潤物無聲。

兩年來,《廣西日報》推出的多組系列評論,因為既接天線又近地氣,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如圍繞“向發達地區學什麼”推出的“東學記”系列評論,圍繞“如何做好城市工作”推出的“城市工作七日談”系列評論等。

及時回應社會熱點

黨報評論在“上接天線”的同時,還要“下接地氣”,對社會熱點問題要有敏銳的觸覺和嗅覺,方可在輿論監督中發揮出都市報難以做到的權威、公信作用。

作為省級黨報,評論的范圍固然可以涉及全國各地,但主要火力還必須集中到本地區發生的、民眾關切的熱點、難點事件上,這是貼近性的要求。

此前,南寧市某房地產商擬對一小區進行總平規劃調整,小區一業主前往規劃局要求報名參加聽証會時,被開發商員工連扇幾掌,造成傳導性耳聾。事件發生后,《廣西日報》評論版以《開發商掌摑打了誰的臉》為題,對無良地產開發商和相關行政機關進行了有理有節的抨擊,一針見血,守護正義寸步不讓。

兩年來,凡在廣西區域內發生的熱點事件,《廣西日報》評論版幾無遺留,毫不遲疑發聲,直面社會問題,回應人民關切,充滿正能量。許多讀者和網友感嘆:“這才是真正的黨報。”

針砭時弊,為的是消除陰暗﹔直面問題,為的是解決問題。黨報評論的最大功用是推動社會進步,推動人類向善向美,絕不能僅僅為了批評而批評。因此,哪怕再尖銳的批評,都要指出改進的良策,並盡量留給對方改過的“台階”。

2016年4月,在南寧市舉辦的“電視問政”節目現場,邕寧區某村一農民為表達對農田“高標准整治”后居然無法下種而長滿雜草的不滿,當場給該區區委書記送上一束雜草作“禮物”。

對這一看似幽默、實則飽含農民心酸與無奈的事件,《廣西日報》評論版在頭條以《農民送雜草形同送鋼鞭》為題,一針見血指出:“村民在電視問政現場送的那束雜草,其實質就是送出了一把鋼鞭,無情地抽打在亂作為、不作為的行政頑疾身上。”在尖銳批評的同時,又對區委書記的表態予以肯定:“好在邕寧區委書記清醒地認識到,這是責任心不夠、主動性不夠、監管不到位造成的,並當眾承諾,回去以后要對類似的項目進行全部整改,在一個月之內把河浪村項目整治完畢,整治到讓老百姓滿意為止。”評論最后還給出如何追查責任、舉一反三等建議,使“逆耳忠言”近人氣接地氣,變成指導改進工作的善語。

把觀點鑄成核心競爭力

《廣西日報》評論版創辦僅兩年,即獲得從黨委政府到人民群眾的認可,這與廣西日報社領導高度重視、親力親為、培育和壯大骨干評論團隊不無關系。由社長、總編輯挂帥的評論項目改革攻關小組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組織管理制度。

《廣西日報》從各專業部門遴選出一批熱心評論又有一定寫作基礎的積極分子,組成一個兼攻評論的小組,在報社的統一部署下開展工作。對各個時期發生的重大事件,總編輯、副總編輯都親自策劃、組織設置議題,與評論小組共商寫作方法。

對每一期評論版,報社主要領導從選題到文章內容、從標題制作到版式設計、從遣詞用句到標點符號使用,都全程把關,一改再改。而這一過程,也成了評論骨干不斷學習與提高的過程,促使評論質量不斷提升。 

為進一步壯大評論寫作隊伍,《廣西日報》還注重在集團內各子媒、區內外各媒體中挖掘、培養評論寫手,形成了集團內為主、集團外為輔,題材廣泛、風格多樣的評論寫作團隊。

此外,《廣西日報》還將評論文章通過網站、微博、微信、博客、客戶端等方式進行多媒體展示,多樣式發布,多渠道傳播,一些重要評論甚至還制作成H5在網上發布,在不斷滿足用戶個性化、精細化需求的同時,也把評論培育成了黨報的一種核心競爭力,搶佔了輿論高地。

(作者單位:廣西日報社)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責編:戴莉莉、程惠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