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4期

有聲語言基本功再探討

——以近兩年河南省播音與主持作品獎廣播播音作品為例

李芮
2017年07月11日11:23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廣播播音少了標簽式的腔調,播報方式更趨生活化,聲音的運用也更自然、輕鬆。但是,作為立身之本的有聲語言基本功,卻被很多播音員與主持人日漸忽略,已影響到廣播播音創新創優的效果和質量。播音員與主持人隻有靜下心來,苦練基本功,才能有效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才能更好地為廣大聽眾服務!

【關鍵詞】廣播﹔播音﹔有聲語言﹔基本功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播音員與主持人雖然是新聞工作者,但“精益求精搞創作”的要求依然甚為受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廣播播音的播報方式也更趨生活化,更貼近自然,無論是新聞播報還是專題播音,抑或是文藝播音,都少了一些標簽式的腔調,有意淡化了播音的外部技巧,聲音的運用也更自然、輕鬆,這些都與主持人的言語表達趨勢有關,也使我們的播音樣態更貼近聽眾。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聲語言基本功卻被很多播音員主持人日漸忽略,已影響到廣播播音創新創優出精品的效果和質量。

一、近兩年參評的廣播播音作品特點

每年春夏,河南省播音與主持作品獎評選都會如期舉行。廣播播音送評節目一般有60∼70件,整體水平呈現兩頭強、中間弱的態勢。省台和個別城市台如鄭州廣播電台、洛陽廣播電台精品節目可圈可點,某些縣台間或給我們些許驚喜,其他地市電台整體水平不盡如人意,不如同級電視台。新聞播報和專題播音、文藝播音仍是廣播播音創優的重點領域。

(一)廣播新聞播音作品

在2016年河南省播音與主持作品評獎參評的新聞播音作品中,普通話語音標准,氣息、吐字、共鳴等播音基本功扎實,敘事清楚,新鮮感強,基調准確,富有節奏,明快流暢的播報獲得評委的一致肯定。這些作品少了新聞播音慣有的端架子、甩腔調,表達方式自然又不失規范。比如:河南廣播電台選送的《河南新聞聯播》端庄大氣、自然親切,富有時代氣息,語音規范、吐字清晰,具有較強的親和力﹔河南廣播電台新聞評論作品《由“同命不同價”現象引發的思考》,播音員基本功扎實,氤氳之氣自臍間出,縱橫捭闔,層層推進,有理有據有節,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鄭州廣播電台的《鄭州早新聞》,語言清晰流暢,聲音圓潤集中,可謂廣播新聞播音中的佼佼者。

隨著播音員與主持人走下神壇,那種端著架子高高在上的新聞播音即使是在各台的大新聞節目中也很少見了,而娓娓道來、親切自然、沒有距離感的播報方式得到越來越多的觀眾認可。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朝聞天下》主播文靜、蝴蝶播音朗朗上口、干淨利索,這種時尚、流暢、自然的新聞播報方式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聽眾內心的渴求。作為播音員,我們要好好研究豐富的生活語言表達方式,使其成為滋養我們播音工作的不竭養分。

(二)廣播專題、文藝播音作品

新聞播音之外送評的節目大多是專題、文學播音。拿起一篇喜愛的作品,情不自禁深陷其中,要聲音美、感情真、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現在看就是“自戀”,播音員也容易犯這樣的錯誤,關注自己多於關注、理解作品的意義和內涵。記得上大學時,當我們全身心投入到文藝作品中,或痛哭流涕或歡欣鼓舞,滿以為會得到所有人認可時,老師的教誨讓人難以忘懷。播音的目的是什麼,僅僅是為了讓人感動得痛哭流涕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播音的目的是為了傳遞正能量,給人前進的動力,不是為了感動而感動,播音是為了入受眾之耳、入受眾之腦、入受眾之心,而不是自我陶醉、孤芳自賞。文藝作品的播音要有時代感,不是沉浸在作品發表的那個時代和作者個人的思想情感,而是要把播音的專題文藝作品拿到現今這個時代大背景下,來展現它的現實意義,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為現實服務的責任。

近兩年參評的文學播音作品不少,但總體感覺播音員拿捏得不夠准確,主要問題是:把一種感情色彩貫穿節目始終,沒有起承轉合,節目沒有來由地充滿“小我”的個人感情色彩。文藝作品的朗讀貴在真情實感,貴在創作者內心的真誠。記得有這樣一句話:“說話是心靈的動作。”托爾斯泰說:“藝術家的真摯程度對藝術感染力大小的影響比什麼都重要。”所以,透徹地理解作品可以幫助我們找准作品的基調,正確進行語言表達。首先關注作品說了什麼,其次才是我們怎麼說。內容永遠是第一位的,怎麼表達其實就是為內容服務,而不是展示自我。從這個意義上說,許昌廣播電台選送的文學節目《我的啞巴父親》就是這樣一部聲情並茂、表達准確的好作品。

在參評的專題、文藝播音作品中,語音標准,吐字清晰,聲音圓潤,感情充沛,富於變化的專題、文藝播音作品受到人們的歡迎。河南廣播電台的《遠古的呼喚》,播音員譚可在進行有聲語言再創作時,技巧嫻熟、細膩入微,大膽使用了類似電視紀錄片配音的播音方式,給大部件的專題增添了一抹亮色,這期節目也因播音員的二度創作一下子靈動起來,入耳、入腦、入心,實乃專題、文藝播音作品中的點睛之筆﹔河南廣播電台選送的《跨越海峽的鄉愁》以黃帝故裡拜祖大典為由頭,表達了海峽兩岸人民血濃於水、難以割舍的親情。播音員肖洒、趙霞深刻理解作品主題,嫻熟運用文學播音創作技巧,播音、誦讀相結合,聲情並茂地進行二度創作,為文學作品錦上添花,展現了播音員深厚的有聲語言功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洛陽廣播電台選送的作品《相看兩不厭,九載護路情》聲情並茂地講述了一對夫妻養路工的故事,播音員吳楠對稿件的情感把握到位,細膩而充沛,語言的內外部技巧運用得當,表現力強,張弛有度,為年輕播音員裡的佼佼者﹔許昌人民廣播電台選送的文學專題作品《眼淚這麼近,背影那麼遠》,播音員通過平實的語調、真摯的感情,將“娘”對“我”揪心與愛心的復雜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給人以美的享受。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