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6期

“微傳播時代”的內涵與外延【2】

陳愷思
2017年07月20日16:28 |
小字號

三、“微民微生活”的大本營

“微傳播時代”的來臨,使得進入新時期后迅速豐富了的語言再度登上了突飛猛進的高速列車,而且繁衍速度之快超乎想象。許多以“微”開頭的詞語隨著沖擊力一躍而起,使得我們的思維越發活躍,眼界越發開闊進而發現世界更加立體化。

我們把曾經做過而且繼續做著微不足道的事、生活在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時代、能夠不斷發出微小的聲音的普通人叫做“微民”。當“微民”的行動和力量迅速集結,“微力”出現了,微不足道的芸芸眾生有可能化為一股推動事件發展的強大動力。而今天,“微力”聚沙成塔,已經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格局。換言之,以往的“通信工具”概念正在被顛覆,微博與微信已經成為廣大“微民”的生存方式。

一是政治生活。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低頭族”們關心政治、講政治已經多半不是通過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來實現,而是刷微博與看微信,各種“三分鐘新聞早餐”之類的信息讓行進中的公交、地鐵、私家車成為矚目國事的場所。官微與官媒的推送也日益平民化、圖片化、簡潔化。例如2016年7月,中央電視台特別推出公益廣告《我是誰》,用溫暖朴實的鏡頭語言傳遞出“我是中國共產黨,我一直就在你身邊”的創意理念。“我黨第一次打廣告”的標題與微信推送,讓“微民”們在方寸之間窺見了“微力”不“微”。三個月后,《總理發出“紅包”讓創業圈爆棚了!》[7]一文,更是把2016年10月李克強總理在深圳騰訊為創業者“發紅包”的消息及時推送,成為轟動新聞。所以,在“微傳播時代”,大凡關心民生的人都能夠力所能及地通過自己的“微生活”參與到社會變革的洪流之中。而微字頭的“民心”“民意”,也成為引發世人關注的輿情。

二是經濟生活。以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為媒介的新型的營銷模式——“微營銷”相繼出現,並且迅速在市場上攻城拔寨,大舉覆蓋。網購取代實體店,滴滴打車改變出行格局,“光棍節”支撐著“剁手族”的購物狂歡……重要的是,微博、微信、微信公眾平台、微網站、APP齊頭並進的結果,把一個個“虛擬”轉化為“現實”,目前已經建立起一個涉及研發、產品、渠道、市場、品牌傳播、促銷一條龍的營銷鏈條,使得客戶之間的關系空間更“微”小,銷售與購買更高效,取得了以小博大、以輕博重的營銷效果。

三是法律生活。近幾年,“普法”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請專家對於法律條文的宣講,而是“在事件中學習”,逐步增強了公民的法律意識。例如2015年12月,河南大學生閆某掏鳥窩售賣國家保護動物燕隼,獲刑10年半,瞬間輿情洶涌,或曰如此重判,有失公平。其實,“在自己家門口”隨手掏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本身就是偽命題。燕隼和鳳頭鷹走私出口一隻也能賺上萬元,在網上兜售的閆某並非初犯,這是網民所不大關注的。經過解釋,輿情翻轉,環保法也落在實處。而2017年1月天津“非法持槍案”二審,趙老太太改為判三年緩刑三年,也說明“微民”們的意見起到了作用。

四是文化生活。從寓教於樂的意義上講,年輕網民在網上讀完四大名著的,當然沒有追看“穿越劇”的多。但是,“微傳播生活”把網民關心的文史哲經、天文地理、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統統搬到了手機上,卻是不爭的事實。文化意義上的“網紅”不再局限於明星大腕,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一夜躥紅的契機。例如2016年春節之際,“兩隻大鵝”成為網紅——短短兩天之內,微博被轉發了1.8萬次[8],成為新年之后最吸引眼球的“網絡文化事件”。其啟示在於:“微時代”的網絡文化事件並不是有意炒作,是因為編輯發表心理、社會認同心理與受眾圍觀心理的共同作用而成為萬眾矚目的新聞焦點。

五是社會生活。在信息無限發達的今天,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微博微信覆蓋著、牽動著。“微民”在朋友圈發購物廣告、網絡慈善也史無前例地多如牛毛。微時代折射著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准與發展走向。例如2016年底轟動全國的“羅一笑事件”,從9月10日一笑父親羅爾在其微信公眾號上首發《我們不怕討厭鬼》,到11月30日上午《羅一笑,你給我站住!》,到羅爾選擇“賣文”籌款,到劇情翻轉網友稱其營銷炒作。再到250多萬元資金原路退回至網友,笑笑去世。[9]該事件留給了社會太多的思考。但是有兩點是最要緊的:一是羅一笑雖然走了,但愛沒有走。二是微信在這次事件裡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六是學術生活。長微博與微信機制完善之后,在手機上形成立意、查詢資料、集中觀點、展開論述、做出注釋、投稿發稿……都已經成為事實。專項的學術“朋友圈”正在取代科研人員的書齋生活。而不同觀點的辯論、不同思想的交流乃至學術不端行為的揭發,都已經成為“知識微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專題網站、專題推送號、網絡雜志的興盛,也大大方便了高校的“填表一族”。

生活原本細微瑣碎,微生活的意義在於小民生活融入時代洪流,帶來廣泛影響。你融入生活的方式可能是一張照片,一張明信片,一段心情告白,但這一切都可能帶來積極的社會反響。魯迅先生在《這也是生活》中說:“戰士的日常生活,是並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無不和可歌可泣相關聯,這才是實際的戰士。”[10]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微生活不管是“微不足道的生活”,還是“微笑著生活”,都是現代人的生活態度與生存方式。所以,“微傳播時代”的內涵與外延伴隨著“微生活”正在逐漸擴大而深入。

當然,“微生活”同樣有致命的短板。陳平原先生在北大作講座時說:“我以為,微博作為一種表達形式,自娛可以,交友可以,揭弊也很好﹔但文體上有明顯缺陷,寫作心態不佳,傳播效果也可疑。……‘在微博上,一百四十字的限制將平民和莎士比亞拉到了同一水平線上’。如此強調草根性,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平等是平等了,但文化上的創造性,真的被激發出來了嗎?我感到憂慮的是,沒有沉潛把玩,不經長期思考,過於強調時效性,且最大限度地取悅受眾,久而久之,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及思維習慣。而這,無論對於學者還是文人,都是致命的誘惑。”

總之,無論發展變化速度與幅度如何,越來越輕便、越來越快捷,功能越來越齊全,操作越來越簡便而且價位越來越合理,是“微傳播時代”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習近平同志說:“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11]可以肯定,微信所代表的“微傳播時代”並不是互聯網發展的終結,更加迅速便捷的、能夠滿足大眾通信新訴求的、信息安全問題更有保障的、商業應用更為廣泛的、娛樂休閑更為簡便有趣的即時通信工具會以新的姿態出現。“微傳播時代”內涵的深入與外延的廣闊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本文為嶺南師范學院2014年校級項目“基於SWOT分析法的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研究”,項目編號:QW1416)

參考文獻:

[1]《2016微信數據報告》發布日平均用戶達7億多人[EB/OL].http://mt.sohu.com/20161228/n477177839.shtml.

[2]四書五經[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576.

[3]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175—177.

[4]世說新語·雅量[M].北京:中華書局,2014:336.

[5]鄭振鐸.民國版精裝本《世界文庫·2》[M].上海:生活書店,1935:6.

[6]魯迅.隨感錄五十七·現在的屠殺者[M].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1卷):366.

[7]總理發出“紅包”讓創業圈爆棚了![EB/OL].http://news.163.com/17/0129/09/CBUHBHEC000189FH.html.

[8]動物成“網紅”:“接吻”總能紅“不解風情”也行[EB/O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02-18/7762023.shtml.

[9]羅一笑雖然走了 但愛不能[N].深圳特區報,2016-12-25.

[10]魯迅.這也是生活……[M].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6卷):626.

[11]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4-08-18/174730704694.shtml.

(作者為嶺南師范學院網絡與信息技術中心實驗師)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