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6期

“微傳播時代”的內涵與外延

陳愷思
2017年07月20日16:28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微傳播時代”的概念,是隨著即時通信工具——現在是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而不斷發展的。在微博與微信為代表的近段時間內,“微傳播時代”是一種“本土化”特色的舶來品,其中國特色的“業務范圍”研究超出了通信意義上的交流。同時,微博與微信的精短特質又是古已有之的“國粹體”,與我國古代散文文化的“大宗國粹”密切相關。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微傳播時代”已經是“微民微生活”的大本營,它成為滲透到“微民”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社會、學術生活的生存方式。

【關鍵詞】“微傳播時代”﹔舶來品﹔國粹﹔生存方式

2011年以后的“微傳播時代”,是以微博、微信作為傳播媒介的代表,以短小精悍作為文化傳播特征的時代。

作為技術與漢字相結合的“微傳播時代”,我們似乎可以追溯到1984年廣州開通的數字尋呼台。雖然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已經研制出取名為BellBoy的世界上第一台尋呼機,但是對於中國人,則是漢字BP機的出現,才讓歷史進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其核心在於:用戶在第一時間知道了呼叫的內容。1990年前后,傳呼台如雨后春筍般迅速覆蓋全國,各台之間的競爭也日益白熱化。但是,隨著三年后手機的漸漸普及,傳呼市場日漸萎縮﹔2005年以后,尋呼機淡出中國舞台,這種曇花一現是今天的“低頭族”所無法想象的。但是,BP機所帶來的一個與“微傳播時代”息息相關的結論是:人們已經離不開即時通信工具。隨后手機、MSN與QQ成為現代生活的必需品。然后,微博開始了自己的壟斷大業,刷微博成了青年人的必修課,“官微”也異軍突起,“網絡問政”成為時尚。如今,微信的出現又與微博平分天下,迄今已有取而代之的趨勢。

所以,我們說,“微傳播時代”的概念,是隨著即時通信工具——現在是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而不斷發展的。正因為此,“微傳播時代”的特征也是在發展變化的,其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也就需要不斷地界定與補充。

一、“本土化”特色的舶來品

以手機屏幕與電腦屏幕為載體的博客無疑是軟件氣息濃重的“舶來品”。“微傳播時代”是以微博與微信的先后出現為標志的,而這“二微”則是在博客的基礎上“微小化”的結果。

博客,英文名為Blogger,其正式名稱是“網絡日志”。初創時期的博客是一種不定期更新、由個人操作與管理、后台可以被控制的日志網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據更新時間依次排列。許多博主把內容集中在特定門類的選題上,提供自己搜集的評論或新聞。另一些博主則是利用這一社交工具更新個人化的日記、雜感。一般說來,一個典型的博客應該是結合了文字、圖像、相關音頻視頻鏈接的自媒體。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能夠讓讀者以互動的方式留下意見或開展討論,這是許多博客擴散、流傳、發酵的重要途徑。大部分的博客以文字為主,部分博客以藝術、攝影、視頻、音樂為主題。

2000年,博客進入中國之際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注意,即便后來有了大幅度的發展,但其影響力距離“參與網絡改變世界”的“大業”還十分遙遠。2003年6月,廣州某雜志性欄目編輯、網絡作家木子美開始在網上公開自己的“性愛日記”。豐富的細節使其博客一夜躥紅而迅速演變成“木子美現象”。2005年,原本並不看好博客業務的國內各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等紛紛加入博客陣營,博客的“春秋戰國時代”才逐漸拉開大幕。

2006年3月,博客技術先驅、Blogger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創建的新興公司Obvious推出了“大微博服務”。問世伊始,這項服務僅僅是通過手機向好友發送文本信息。

2007年5月,中國第一家具有微博色彩的社交網站“飯否網”創建,引發坊間的關注。而彼時已經是一個擁有4億多QQ用戶的大企業騰訊,發現了用戶隨即發布自己狀態的強烈需求,即刻決定開始嘗試。於是,2007年8月13日,“騰訊滔滔”上線。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門戶網站。至此,微博正式進入中文上網主流人群視野。

隨著微博在網民中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在微博中誕生的各種網絡熱詞也迅速走紅網絡,“微博效應”與“微博文化”正在逐漸形成。到2009年,“微博”這個全新的名詞已經成為整個世界最流行的詞匯。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微博世界的人氣爭奪大戰,大批名人被各大網站招攬,紛紛以微博為平台,在網絡世界裡安營扎寨、聚集粉絲。同時,新的傳播工具瞬間造就了大批的草根英雄,他們從默默無聞的“草民”成長為新的話語傳播者。盡管后來微博客裡不足140字的瑣碎記錄逐漸被“長微博”或者類似的新的傳播方式所取代,但是,彼時彼刻,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擁有自己粉絲的“大蝦”並成為其他“大蝦”的粉絲,每個人都可以與大腕明星對話、調侃,百無禁忌。這是一種史無前例的“工具革命”與“話語延伸”,與新鮮感結伴,男女老少的創造力都被迅速地激發出來並即刻登上網絡大舞台,開始有聲有色地表演。

大凡有一定玩“微”歷史的網民,一定忘不了閃爍著智慧、攜帶著從容的“民間微語錄”,比如“雞為什麼過馬路”的戲仿集句﹔比如“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的自嘲式自戀﹔比如“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寂寞與無聊﹔比如“生活像一個茶幾,上面擺滿了杯具”的窘境的諧音……

微博的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內容更簡潔更具震撼力。在微博逐漸流行的過程中,人們發現,原來傳播交流信息乃至進行情感溝通,僅僅通過百余字就可以完全實現。對於生活節奏加快、消化信息時間有限的接受者而言,這種內容直接、黏著度緊密、沖擊力巨大、共鳴性極高的傳播,幾乎到了“須臾不可缺少”的地步。准確地說,微博的出現標志著“微時代”的到來,也推動著“微時代”大踏步前進。或曰從網絡的流變過程考察,這個時代經歷了一個“從加法到減法”的過程。大塊文章的時代潮水般悄然退潮,有興趣的人自然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深入閱讀,但草根們更需要惜字如金,在140個字之內解決問題。微博客改變了媒體的形態與傳播的方式,形如一條嗅覺敏銳的新聞導語,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納、欣賞。

與微博相比,微信更是誕生遲而能量大。它更加精准,信息到達率更高。一般說來,最早的微信雛形來自加拿大RIM公司2010年9月開發的“黑莓手機社交平台”自帶的聊天軟件。2012年11月,RIM為BBM添加了一個新功能:BBM語音。該軟件通過BBM可以和同樣裝了BBM的黑莓手機玩家聊天,不用通過運營商的短信通道,也無需花費短信費。黑莓手機在我國應用極少,故很難推廣。具有歷史意義的是:早在2011年1月21日,騰訊公司便推出微信的免費應用程序——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可以群聊,僅耗費少量流量,適合大部分智能手機的服務系統。同時,微信也可以用來轉賬、支付等商務活動,使得其“業務范圍”超出了通信意義上的交流。而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於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朋友圈”“公眾平台”“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大大方便了用戶的日常生活與娛樂。發展到后來,其電視節目的直播功能,幾乎要顛覆傳統的直播平台。搜狐公眾平台報道:2016年9月,微信平均日登錄用戶達到了7.68億,比去年同期增長35%。同時,50%的用戶每天使用微信的時長達到了90分鐘,消息日發送總次數較上一年增長67%。日應用音視頻通話總次數1億次,較前一年同期增長180%。而微信紅包的日發送總次數達到了23.5億次。[1]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其中手機網民為6.95億,規模達到95.1%。互聯網應用正在向提升體驗、貼近經濟方向靠攏。“微生活”的領地與視域還在拓寬。有網友總結說,微博像農村的大喇叭,廣而告之,但你不一定在家,未必聽得到,而即使你在家,也許正在追韓劇,信息很快石沉大海,因此宣傳效果如同散彈打鳥。而微信更像是一對一的電話營銷,它跟蹤的往往是自己熟悉的朋友圈,其效果類似“打狙擊”,信息可以精准傳達到每個人。如今,通過微信公眾號,電子書的閱讀研究不是問題,商家也可在微信平台上實現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的全方位溝通、互動。“改變世界”正在成為現實。

二、古已有之的“國粹體”

與微博一樣,微信的主要功能仍然是信息交流,而且這種交流也往往是即時性的、短小的、不超過二百字的,因為長篇大論畢竟不是微信的強項,正如“長微博”也不是微博的主要功能。殊不知就“精短”傳播而言,百余字的特點恰恰是“古已有之”。

寬泛一點說,“微傳播時代”一詞雖然始於當下,但是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那是書寫文學的萌芽與散文的開端。商代文獻中,最可靠的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而甲骨文字最長的已經達到一百多字。其中就有表意比較完整、文筆相對流暢的文字。而中國古代第一部記敘文和論說文的集子《尚書》裡,幾百字的文章佔據了很大篇幅。而一些較短的文章也正好是150字左右,所以“微博體”對於華夏文化並不陌生。如《商書•高宗肜日》:“高宗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訓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訓》。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訓於王。曰:‘惟天監下民,典厥義。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絕命。民有不若德,不聽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嗚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無豐於昵。’”[2]這篇祖己訓導武丁的談話記錄不足百字,卻明確地提出了“敬民”的思想,受到后人的重視。至今流傳后世的儒家經典《論語》512段裡,僅僅有9段是150字以上的,其余都可以視為“微博”的“開山祖”。例如第十六章《季氏》的第四節,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第五節,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第六節,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第七節,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第八節,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3]比之時下的“勵志名言”“雞湯格言”,其內容上遠遠高於時下空洞說教的“雞湯”。因為孔夫子的“微博客”是立足現實的歷史經驗的總結,既有哲理,又有經典性與實踐性。反觀現在流行的“雞湯”,多半是貌似美麗的“畫餅充飢”。古之“微博體”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變成了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言清談的《世說新語》。換言曰,《世說新語》作為“筆記小說”的代表作,同樣可以視為“微博體”的經典。南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世說新語》,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期的名士貴族的逸聞軼事。其中關於名士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征,如任誕、簡傲等種種人生的追求、個人嗜好,均有生動的描寫,以至於至今仍然被選入大學與中學的課本。例如:“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文王亦尋悔焉。”[4]這種面對死亡從容鎮定的名士之“雅量”,同樣可以視為如今的用微博“說段子”。如任誕一篇裡的經典段子——“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更是至今屢次被大學語文選本與高考命題採納,廣為流布。后來到了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東土,佛經的翻譯尾隨而至。到了唐代,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攜回佛教經典650部,以畢生精力翻譯出各種經論73部,1300多卷。其中就有不少后來成為文學比喻或者佛經寓言的段落,同樣可以視為“微博體”的鼻祖之一。如康僧會翻譯的《舊雜譬喻經》中一段故事“鬼怕惡人”:“昔有五道人俱行道,逢雨雪過一神寺中宿。舍中有鬼神形像,國人吏民所奉事者。四人言‘今夕大寒,可取是木人燒之用炊。’一人言:‘此是人所事,不可取。’便置不破。此室中鬼常啖人,自相與語言:‘正當啖彼一人,是一人畏我,余四人惡不可犯。’其可止不敢破像者,夜聞鬼語起呼伴:‘何不取破此像用炊乎?’便取燒之,啖人鬼便奔走。”[5]區區150字,將“吃人鬼欺軟怕硬”的丑態表現得入木三分,同時也將善良人的智慧寫得活靈活現。到了明代的“公安三袁”反對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擬古風氣,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發前人之所未發。在散文方面,清代以清新活潑,自然率真地抒寫閑情逸致為特征的《笑林廣記》,同樣以其短小精悍流傳至今,其語言風趣幽默,文字簡練雋秀,表現手法成熟,已經廣為今天的“段子手”所借鑒。其中的諧謔乃至“格調不高”的諷刺,實在超出如今微博微信裡的“黃段子”一大截。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新青年》開辟的專欄“隨感錄”,開啟了白話文的“微博體”,魯迅、李大釗、陳獨秀、劉半農、錢玄同等大家輪番上陣,以短小精悍的短文開展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搖旗吶喊,摧枯拉朽,留下了許多名篇名作。如魯迅的《現在的屠殺者》寥寥270字,便把“做了人類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明明是現代人,吸著現在的空氣,卻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語言”的“現在的屠殺者”描繪得惟妙惟肖。[6]

“歷史常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簡單梳理記憶中的歷史,我們有資格更有理由指出:“微傳播時代”在中國並不是平地拔起或從天而降,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寫作體制,而且這種文體是與我國古代散文文化的“大宗國粹”密切相關的。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