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6年中國紙媒“校園欺凌”報道分析【2】
——以《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為樣本
二、《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校園欺凌”報道文本分析
(一)標題
樣本標題具有如下特點:
1.實題為主,虛題為輔
總體上看,標題大部分都是以直接、客觀的描述方法來呈現報道內容,一般會涉及人物、事件、地點、結果,語氣客觀中立,煽動評判色彩少。如:
“兩周九起校園暴力多為‘霸王花’打人”(新京報,2015-10-15)
虛題多見於評論性報道,且帶有一定的號召性,能感受到文章傳達的情感和觀點。例:
“遏制畢節校園命案應從善良和生命教育開始”(南方都市報,2015-7-20)
2.概括性強,標題沒有體現過多細節
樣本標題主要是對新聞報道內容進行全面宏觀的把握,力求通過有限的字數將報道中的核心部分進行濃縮,概括。例如:
“誰在制造校園暴力?廣東檢方發布調研報告為相關人群‘畫像’”(南方都市報,2016-5-26)
“4初中生遭性侵背后的校園暴力網”(新京報,2016-7-2)
(二)圖片
圖片直觀形象,是重要的新聞事實的補充,還具有解釋說明文字報道的作用。135篇報道中配有圖片的文章共35篇(有些文章配圖不止一種類型)。其中有7篇出現漫畫配圖,4篇出現新聞制圖,21篇附現場圖片,21篇出現涉事雙方圖片。所有樣本中,有5篇文章的圖片未進行模糊化處理,直接展示了受害者或者施害者面容,其中兩篇的圖片信息由警方公示。剩下的圖片均有進行模糊化處理,打碼,或者只是涉事方的背影照片,沒有正面照。
以上“校園欺凌”報道的圖片選取和處理特點為:圖片生動形象,種類豐富,有助於補充新聞信息,幫助讀者加深對新聞信息的理解﹔注重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大部分圖片對人物正面照進行模糊化處理﹔部分圖片偏向暴力,追求視覺刺激。比如校園砍殺案中帶有血跡的現場圖,少年被毆打踢飛的視頻截圖等,在一定程度上易對當事人造成刺激,也易引起讀者不適。
(三)文字
樣本文字報道的體裁特征較為鮮明。消息以《美國女生校園暴力后自殺身亡 6名涉案學生被起訴》(南方都市報,2010-3-31)報道為例,除說明案發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處理結果外,還增加受害者的背景資料和同學看法。深度報道以《4初中生遭性侵背后的校園暴力網》(新京報,2016-7-2)為例,採取“事件報道—結果追蹤—案件調查—反思”的報道思路,對案件和涉及的法律、社會問題進行深入挖掘,涉及到言語、神情及動作描寫,具有現場感和真實感。
“校園欺凌”報道的特點為:報道體裁多樣化。記者根據“校園欺凌”事件不同層面選擇不同體裁,繁簡得當,讓讀者有較為全面的把握和認識﹔具有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意識,對學生的身份信息進行模糊化處理,隻透漏姓氏或使用化名﹔仍存在對欺凌現場過於詳細的描寫。如《新京報》的《兩周九起校園暴力多為“霸王花”打人》(2015-10-15)中這樣描述,“一個女孩高聲呵斥身穿短袖校服的另一女孩,要求她用嘴翻找垃圾箱裡的棒棒糖,對方被迫多次俯身,將頭探進垃圾筐,不時遭到蹬踹”。這些詳細描述一般會造成“二次傷害”,甚至誘發模仿行為。
(四)信息源
信息源是新聞報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新聞的平衡性、可信度和客觀性。
本文將信息源分為當事人、當事人親屬、校方、政府部門、群眾、專家、知情人、媒體、調查報告和網站等九種。135個樣本的信息源採用頻次從高到低依次為:專家65次,佔16.3%﹔校方63次,佔15.8%﹔政府部門59次,佔14.8%﹔知情人54次,佔13.5%﹔群眾50次,佔12.5%﹔當事人親屬41次,佔10.3%﹔當事人32次,佔8%﹔媒體26次,佔6.5%﹔調查報告和網站9次,佔2.3%。
樣本呈現的信息源特征為:報道的信息來源較為豐富﹔事件當事人作為新聞來源的報道佔比小,採訪焦點更多放在專家,校方,政府部門和知情者身上﹔專家和政府作為消息源佔比大,表明報道注重權威性信息的發布﹔知情者的信息源補充了新聞信息,群眾和專家的看法建議體現了社會對於校園欺凌的關注程度﹔引用其他媒體較多,尤其是新華社,表明媒體之間存在一定的議程互相設置效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