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7期

地方電視台數據新聞的發展困境與對策研究【2】

張收鵬
2017年07月31日16:2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二、 地方電視台實踐數據新聞的困境

數據新聞能夠在宏觀上深入分析時間跨度大、多個因子影響的新聞事件之間的關聯及演進過程等。這種表達方式比起單純的文字報道,表現得更清晰,傳播效果也會更好,生產的難度也提高了。

(一) 電視記者對數據新聞生產流程不適應

傳統電視新聞生產模式一般是新聞採編部門根據經驗定好選題,然后記者外出採訪,之后豐富經驗編輯進行把關,最后以聲畫形式呈現新聞作品。而數據新聞的生產流程不同,首先從不同數據平台獲取大量數據,其次是建立運算模式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最后通過敘事化手段和可視化語言呈現出來。

相比較傳統電視新聞,數據新聞要求記者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數據驅動新聞的理念,從不同數據平台獲取海量數據。這裡要區分“有效數據”和“無效數據”。將與新聞主題無關的數據過濾后,對有效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尋找出有價值的相關性。其次要分清“真數據”和“假數據”。數據包含某方面的價值判斷,並不完全是客觀真實的存在,它與統計方法、統計范圍等有關。拿到真數據和有效數據后,操作數據新聞的記者還得明晰,數據通常隻能揭示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証明這種相關性的因果聯系,還需要記者的進一步調查和嚴謹的邏輯推論。

最后,數據新聞最為顯著的特點是用可視化的表現形式呈現新聞報道,因此,需要有技術支撐,也需要有高超的美術設計能力。

地方電視台現有記者對數據新聞的生產流程不適應,對數據的敏感度低,對海量數據進行有針對性分析的能力不夠,可視化能力弱,這些缺陷導致傳統電視新聞記者,把數據拿到手裡卻不知從何下手,這樣有價值的數據都白白浪費了。

(二)內容難以深入,形式難以突破

傳統新聞報道中,記者編輯是新聞的採集者和把關人。但無論多優秀的記者,對新聞事件的認識都受制於個人的視野和立場。因此,傳統新聞報道是基於經驗的,關注的是事物的局部,而大數據則從海量的信息出發,基於對數據的分析,解決反映全貌的問題,可以揭示更大范圍內的或更接近事實的情況。

電視新聞的常見做法是隨訪若干個路人或者市民,難以在輿論和觀點表達上形成有效說服力。事實上,這方面完全可以通過大數據的方式予以彌補報道,但遺憾的是,目前這方面的嘗試還很少。已實踐數據新聞的地方電視台的常見報道領域多圍繞節日、會議等事件來進行,重大社會議題缺失、滯后﹔較少利用大數據來深度挖掘事實,對於主題的選擇和拓展都停留在淺嘗輒止的層面。

與此同時,大部分地方電視台數據新聞可視化表達能力有限,用比較簡單的圖表和圖標左右、上下移動來完成。呈現形式單一,如一些常見的曲線圖,餅狀圖,動態箭頭,樹狀圖以及卡通人物等。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將文字轉換為圖標,或者把所有的數據羅列起來。

最后,受制於電視媒體本身屬性,數據新聞的交互性有所欠缺,觀眾處於被動狀態或者單向接受狀態。包括中央電視台在內,幾乎所有電視台的數據新聞多呈現為動態的信息圖,雖然增強了可視化體驗感和藝術美感,但無法進行互動,這成為電視媒體數據新聞實踐中的硬傷。

(三)數據新聞觀念的樹立尚需時日

一般而言,數據新聞的生產周期更長,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需要以精品意識來生產,以耐心和專業性來打磨,而大多數地方電視台囿於各種資源不足的限制,考慮到數據新聞的投入產出比和一次性的使用方式,不願去生產更有深度和精度的數據新聞。想改變這一局面,一時也難尋有效動力。

在新媒體時代精確報道更受主流觀眾認可的形勢下,電視新聞記者不能固步自封,需要更新觀念:數據新聞能夠詮釋宏觀社會現象對用戶的影響,或者回答用戶困惑的問題﹔利用大數據的分析結果,媒體可以按照用戶使用習慣推送內容,來滿足用戶個性化大數據服務﹔通過揭示數據與用戶之間的復雜關系,給未來的媒體運營帶來更多的商業價值。

三、地方電視台發展數據新聞的對策

鑒於以上分析,地方電視台發展數據新聞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加強對數據新聞人才的培養

相比傳統新聞的操作,數據新聞對新聞從業者的業務要求更高。除具備新聞採編能力外,還得具有數據挖掘、分析能力,以及應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可視化操作的能力。

目前各級地方電視台現有記者無法適應數據新聞的生產要求。地方電視台要想在數據新聞生產上獲得更好地發展,需要將現有新聞記者通過培訓和深造,培養成具備數據挖掘、分析、可視化操作能力的人才是非常必要的。或者引進專業的數據團隊和數據可視化人才,並嘗試成立數據新聞報道團隊,可以讓地方電視台數據新聞操作能力快速提升[4]。

在數據新聞領域,學界和業界都在進行探索,業界對數據新聞的新聞價值和時效性把握得更好,學界在數據新聞理論研究上有著較大的優勢。下一步,學界應部分改變教學思路,聚焦於提高學生數據分析、處理,數據可視化等領域的能力培養,將“數據驅動新聞”這一理念貫徹到教學當中,培養出更多的數據新聞復合型人才,來更好推進業界數據新聞的操作能力。

2.新聞採編生產流程再造

數據新聞在生產理念上,先有數據,后有報道,是數據在驅動新聞內容生產。因此,在生產流程上,數據新聞生產包括獲取數據、清理數據、分析數據與可視化表達數據四個階段,以報道、編程和設計三大支柱為基礎,涉及傳統報道寫作、數據統計及分析、計算機編程、平面設計、互動設計等多方面綜合能力,因此,需打破傳統新聞生產中的部門疆界,對採編流程進行再造,組建專門的項目制團隊,隻有這樣才能更有利於數據新聞的生產。

3.更多開拓數據源渠道,增強多元化媒介的數據整合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來源很廣泛,既包括政府機構、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或分析報告,也包括百度等互聯網公司、億贊普等數據調查機構收集的數據。地方電視台首先應與這些擁有數據的機構展開充分合作,將這些擁有新聞價值的數據資源作為素材,進行報道。其次應加大投入,對這些數據機構所發布數據背后的數據,進行二次分析處理,多問幾個為什麼,數據有什麼樣的趨勢,從而形成有邏輯的數據資產,為自身數據新聞的實踐提供數據支撐。

4.豐富可視化形式,實現動態可視化的交互體驗

在“讀圖時代”,數據新聞視覺效果更好,易於受眾理解和接受。地方電視台應嘗試多種形式的可視化表達方式,將數據以更清晰的邏輯和更好的閱讀體驗呈獻給用戶。如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為了揭示世界人口幾千年來的變化過程,利用自己視頻制作的優勢,以水來動態模擬這一過程。用放在不同柱子裡不同顏色的水代表世界各大洲的人口總數,通過注水速度(代表出生率)和放水速度(死亡率)來展現世界人口的增減過程。

總之,深入挖掘數據背后的新聞意義,提升數據驅動下的新聞深度,是數據新聞的核心價值。這種新的新聞報道方式,給地方電視台新聞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隨著電視后期制作技術以及數據分析統計技術不斷發展,數據新聞將會以更新、更豐富的形式呈現在用戶的面前,地方電視台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順勢而為,掌握數據觀念、創新報道形式,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建磊.大數據帶給廣電行業的本質變革[J].聲屏世界,2013(9).

[2] 維基百科[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Data-driven_ journalism.

[3] 常江,文家寶,劉詩髓.電視數據新聞報道的探索與嘗試——中央電視台《晚間新聞》“據”說系列報道為例[J].新聞記者,2014(5).

[4] 胡兵,鄭重.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現代教育技術,2014(11).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