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前沿聲音>>編採探索

新媒體語境下時政報道如何突圍

何蘇鳴
2017年08月16日16:00 |
小字號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擅長的時政報道,正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近年來,從中央媒體到地方各級黨報,都在對此作出一定的探索。越來越多的實踐証明,轉換視角、關注細節和深度融合,是時政報道的發展方向和出路所在。

一方面,移動終端在新聞傳播上,憑借快速推送的資訊信息,便捷的閱讀與互動方式,滿足了受眾大量的信息需求。而對傳統紙質媒體來說,在傳播時效等方面先天不足,唯有在深度和視角上下功夫,才能留住受眾。況且,如今新媒體尤其是一些時政類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在這方面逐漸迎頭趕上,甚至后來居上。

另一方面,在不少人的印象裡,黨報的時政報道,往往千篇一律,甚至是“八股”的代名詞,枯燥且無“干貨”的報道形式,無法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特別是領導活動報道、會議報道等,創新難度很大,創新余地很小。

面對這樣的“內憂外患”,傳統媒體是不是隻能無所作為、“坐以待斃”?而實踐証明,隻有在主題立意、表現形式、作品質量、技術支撐、用戶體驗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時政新聞在新媒體時代的創新才有可能成功。

困境一:“守著金山餓肚子”

對策:轉換視角,挖掘“金礦”

對處於新媒體環境下的黨報而言,時政報道無疑是“主業”。可面對這樣一座“金礦”,多數時政記者卻隻浮於表面,淺嘗輒止。

而新媒體的時政報道,卻沒有這樣的“束縛”,因此可以從中挖掘新聞亮點,放開手腳進行解讀。其實,仔細研究不難發現,絕大部分的新媒體時政報道,主要還是在傳統媒體的這些會議報道和領導活動報道的基礎上做文章,隻不過換了一種視角或者另外一種表達方式和表現形式而已。

視角拓展了,報道領域也就寬泛了。其實,傳統媒體尤其是黨報的時政記者,有著新媒體無法比擬的獨特優勢——在現場。新媒體的採編人員,無法跟傳統媒體的記者一樣,可以出現在所有重要的會議和領導活動現場。因此,隻要操作得當,傳統媒體的獨家時政報道,依然會在與新媒體的競爭中層出不窮。

困境二:宏大敘事“吃力不討好”

對策:關注細節,以小見大

對時政新聞來說,除了領導活動報道和會議報道,還有一個重要的類別,就是主題報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自上而下的“規定動作”。這類報道主題先行,很多人為了保持政治上的正確和所謂的宏大敘事,往往通篇都是宏觀層面的成果展示,在報道裡隻見森林不見樹木。

這樣的報道方式,正越來越受到“排斥”:在新媒體語境下,“講故事”才是最受歡迎的,有細節的報道才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和興趣。而且,好的時政新聞,理應做到“以小見大”,隻有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才能擁有真正的大眾視角。

寫綜述,不愁沒有“料”。每一項規定的實施背后,一定會有翔實的數據,足以說明成效。可讀者們願意看這些數字嗎?因此,找到小的切入口是突破點之一,關注細節、以小見大是新媒體語境下時政報道必不可少的。

困境三:酒香也怕巷子深

對策:巧借東風,深度融合

怎樣既挖掘新聞價值,又成功引導受眾“可讀易讀悅讀”時政報道?新聞學教授梅爾文·曼切爾在論述新聞的表現手法時曾說,要表現,不要陳述。

媒體的快速融合進程,給表現力提供了新的載體。在新媒體語境下,我們要尊重新媒體的傳播規律。種種新聞實踐都告訴我們,無論是受眾的接受度還是傳播效果,都必須要深度融合,必須要借助多種平台,不然,酒香也怕巷子深。

自從眾多媒體開啟多端融合以來,熟練運用新媒體技術,通過文字、照片和視頻等多維度呈現報道內容,成為每位記者的基本功。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媒體融合並不是媒體形態的簡單堆砌,更不是所用表現形式越多越好。文字、視頻、照片、動圖各有所長。文字的優點在於直接,又留有想象的空間﹔視頻的優勢在於畫面呈現,有沖擊力,在深度融合的嘗試中,一定要取長補短,才能讓報道效果達到最佳。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