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梁曉濤:向雙T延展是電視媒體生存與融合發展的保障

2017年08月28日10:0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編者按:

本文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曉濤日前在BIRTV2017主題報告會上的發言。

電視媒體構建TMT一體化產業,要建立融內容、渠道、平台、終端、用戶為一體的產業鏈條,並與有線電視深度融合。這是電視媒體行業與有線電視行業各自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全媒體時代到來,在歐美很多電視媒體已被媒體集團並購。在國內,電視媒體面臨互聯網行業和電信行業的雙重擠壓。電視媒體必須向互聯網行業和電信行業延展,構建TMT一體化產業,才能與互聯網公司和電信公司形成鼎足之勢。

大勢所趨:TMT融合發展

進入全媒體時代之后,電視媒體至少需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電視媒體生存的基本形態是什麼?第二,電視媒體融合發展的基本前提是什麼?

我們來看看世界媒體實驗室發布的世界媒體500強,最近三年的前十名榜單。

2014年、2015年排在第一位的是康卡斯特,2016年排在第一位的是谷歌。為什麼這兩家企業能夠在媒體榜單裡佔據第一的位置?

我們先看康卡斯特。康卡斯特是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提供商和美國最大的媒體公司。有2200多萬有線電視用戶和2400多萬寬帶用戶,主要由康卡斯特有線(Comcast Cable)和NBC環球(NBC Universal)構成,2016年收入745.10億美元。康卡斯特在媒體領域最大的一個並購是收購了NBC環球,還從迪斯尼手上收購了高爾夫頻道。ABC、HBO等電視頻道都可以在康卡斯特的播出平台播出,康卡斯特還與流媒體公司合作,用戶可以在康卡斯特的平台上觀看流媒體Netflix的節目。

再來看谷歌。谷歌為什麼能上媒體榜單? 2016年世界媒體實驗室首次把互聯網媒體納入評選范圍,互聯網媒體公司第一次入選,谷歌即拔得頭籌。2016年谷歌的收入是749.89億美元,比康卡斯特多出4億多美元。谷歌在媒體方面最重要的動作是收購了YouTube公司。同時,還有一項收購讓它在近期人氣暴漲,這家被收購的公司叫DeepMind,它養了一隻狗:阿爾法狗。

榜單中緊隨康卡斯特和谷歌的是迪士尼公司,大家比較熟悉,在此不做介紹。我們來說一下直播電視公司(DirecTV)。

直播電視是美國第一大衛星電視運營商和最大的視頻提供商,擁有全美2600多萬付費電視用戶,有2000多個數字視頻和音頻頻道,2016年收入是332.60億美元。

 

說到直播電視,就必須引入另一家巨型公司: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在2015年以671億美元收購了直播電視,同時在2016年還有一個更大的收購:與時代華納達成收購協議,對價854億美元。如果收購時代華納能夠獲得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批准,AT&T將成為一個收入達到兩千億美元、橫跨通信媒體互聯網三種業態的巨無霸公司。我認為,這必將開啟美國新一輪行業融合的並購大潮。

回到媒體榜單,如果AT&T收購獲批,它在媒體榜單前十名中就佔有兩席:直播電視和時代華納,與康卡斯特並駕齊驅。

 

所以,行業與產業融合發展,已是大勢所趨。這個大勢是什麼?是TMT融合發展趨勢。即:Technology(科技)、Media(媒體)、Telecom(通信)融合發展。

 

康卡斯特是有線電視運營商,擁有通訊網絡資源,由有線電視行業向媒體和互聯網行業拓展﹔谷歌由互聯網行業向媒體和通信行業拓展﹔AT&T由通信行業向媒體和互聯網行業拓展。這就是TMT產業融合的標本。在美國,互聯網公司和電信企業向電視媒體擠壓,已成主流發展趨勢。

在國內,互聯網和電信企業也在向電視媒體擠壓。三大通信運營商都擁有自己的媒體產品,這些產品都具有極強的互聯網屬性:

 

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旗下也都有一批媒體產品,而這些媒體產品有些也具有非常強的通信屬性,比如微信、釘釘。

 

三大運營商從通信行業向媒體和互聯網行業拓展,BAT等互聯網公司從互聯網行業向媒體和通訊行業拓展。近日,聯通混改方案落地,BAT和京東、蘇寧全部參股,這是科技企業向通訊行業延展的又一例証。

 

雙T擠壓,電視媒體怎麼辦?

面對通信行業和互聯網行業這樣的沖擊,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電視媒體怎麼辦?

我們回到世界媒體500強榜單。2016年單純以電視媒體身份進入榜單的,排名最高的是CBS,第19位﹔BBC第36位,歐洲RTL第39位,央視和上海文廣分列第54和58位。排名遠遠落后於那些綜合媒體集團。

 

再來看2017年世界財富500強榜單,前面提到的這些互聯網公司和電信公司全部入圍,但是國內外所有電視媒體,無一躋身其中。

 

在歐美,電視媒體已無單獨生存的空間,被並購已成常態。近些年,NBC等美國著名的電視媒體,無一例外全部被媒體集團並購。歐洲最大的商業電視媒體之一RTL,也被貝塔斯曼集團收購。

 

(責編:馬瀟(實習)、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