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10期

情感節目的儀式化表達——從《等著我》到《媽媽的選擇》

劉志峰
2017年12月12日13:11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從中央電視台推出《等著我》到河南衛視的《媽媽的選擇》等一系列情感節目,把情感節目儀式化,將節目形態推進到3.0版本,再次証明了素人節目即普通人參加真人秀節目在中國觀眾中的強大生命力,在講好中國故事、傳遞社會正能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情感節目﹔儀式化﹔素人節目

《等著我》是中央電視台推出的大型公益欄目,致力於幫助普通百姓找到失散的親人、走失的家屬、戰友、恩師等﹔《媽媽的選擇》則是河南衛視響應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號召,把鏡頭對准廣大普通群眾,貫徹“貼近百姓、貼近生活”方針的大型母女代際溝通節目,自2016年6月29日起,每周三晚間黃金時段播出。作為一檔沒有大牌明星,以普通人參與為主的季播節目,《媽媽的選擇》是以女兒放聲歌唱、媽媽盲聽甄選為基本樣式,融入了女兒成長的感悟和媽媽關愛的柔情,以親情的釋放為出發點,以歌聲直抵心靈的溝通方式,來作為節目的主要訴求點。

這些關注群眾、貼近百姓生活的情感類節目,如同綜藝娛樂節目海洋裡的一股清流,不但取得了節目收視與口碑的雙重提升,也再次証明了素人節目的生命力,表明了媒體對社會責任的堅守。

一、節目的儀式化方向

儀式化,英文為ritualization,是指在進化過程中,具有作為誘發因素功能的行為型式進一步增進其機能的強度、准確性和精密性而趨向於特殊化。從《等著我》到《媽媽的選擇》,兩檔節目均選擇把節目進行儀式化,讓節目的儀式化成為一種風格特點,讓受眾在潛移默化中認知認可,從而達到優化節目內容的作用。同時又把一檔節目升格為一種新聞事件,為聚合化營銷提供了可能。

央視《等著我》把關注的焦點對准普通百姓。節目通過小片代入、現場採訪、走進通道、按鍵等待、大門開啟、重逢回顧的漸進式手法,使整個過程充滿儀式感,把尋人者數十年的等待和期盼濃縮為等待開門的“90秒”。《媽媽的選擇》則尋求音樂話語的訴說,節目讓母親背對舞台以“盲聽”的形式辨別女兒的聲音,從而引出母女之間或溫情、或隔膜、或仇怨的復雜情緒,最終引出母女二人想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夢想訴求,實現兩代人之間心靈的溝通。節目通過“分享一張與媽媽最難忘的合影”“為媽媽唱一首歌”“女兒唱歌媽媽猜聲音”,以及“最想為媽媽做的一件事”等環節,用真情實感打動人心。

(一)節目環節設置儀式化

這兩檔節目都在環節設置上進行了儀式化處理。《等著我》僅僅一個和親人相見的環節,就分為走上通道、觀看尋親視頻、走過通道、按鍵等待結果、大門開啟五個部分,將整個過程做得張力十足。《媽媽的選擇》則分為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八位媽媽的盲聽環節,得分最高的家庭晉級﹔第二個環節則是留下來的四位媽媽繼續盲聽,選出她們心中唱功最佳的一位女兒﹔最后一個環節則是晉級最終環節的兩位女兒演唱,媽媽助力女兒,最終有一位獲勝者得到大象公益基金,完成家庭夢想。

(二)節目語言表達儀式化

兩檔節目在進程上都有自己的儀式化語言。《等著我》最為標志的一句話是當尋親者走上尋親通道前,主持人倪萍說的“為緣尋找,為愛堅守,請開門”。語言朴素,卻極具打動人心的力量,讓即將揭曉的答案充滿了戲劇張力。而《媽媽的選擇》中“媽媽你聽我說”等標志性語言,讓參與者和受眾都可以感受到規定情境的力量,能更加容易地進入編導設置的情緒場,從而起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三)舞美設置“神聖”化

兩檔節目都運用了大型的舞台機械裝置,讓整個過程充滿聖殿祭祀般的儀式感。在《等著我》的尋親通道,選擇了讓巨大的觀眾席向兩側挪開、閃出一條光影之路的方式,兩排光點隨著尋親者的腳步依次閃亮,讓最后的“相逢”戲味十足,充滿了時間的力量,極具儀式感。而《媽媽的選擇》則採取了四位媽媽的座椅舞台集體旋轉,媽媽背對女兒的方式。雖然母女共處同一空間,卻有了“見與不見”的隔離感,最熟悉的母女成為歌聲裡的“陌生人”,讓每一次音樂的演繹都成為親情的一次重新選擇,也充滿了強烈的儀式感。

(四)音樂選擇固定化

音樂是構成儀式感最常見的手法之一,無論《等著我》還是《媽媽的選擇》,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有自己的標志性音樂,熟悉節目的觀眾甚至不看屏幕都能知道節目進行到哪一部分了。無論《等著我》尋人者走上通道時哀婉悱惻的女聲,還是《媽媽的選擇》裡母親轉身時活潑俏皮的音樂,這種儀式化的選擇讓受眾更容易快速進入編導設置的規定情境,既能增加參與者的情感歸屬,也能強化受眾的認同感。

二、儀式化是情感節目進入3.0版本的標志

衛風傳媒的陳曉冬認為,“以前的情感節目總是把情感赤裸裸地擺出來給大家看,這是粗糙的1.0版本,是生硬的表達與生硬的接受。隨后的2.0版本,是把情感通過不同的載體進行升華。相對於1.0版本的情感撕扯、隱私暴露等元素,2.0版本選擇能呈現人的立體情感、有正能量氣質的情感表現”[1]。《等著我》和《媽媽的選擇》,用節目的儀式化,來尋求普通人之間的和諧溝通,這是這類節目進入3.0版本的關鍵所在。

情感節目3.0版本的三個標志:

(一)草根平民再次成為節目審美的主角

回看近幾年的各類視頻節目,明星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節目的主打亮點。而3.0版本的情感節目不再依靠明星,憑借素人之間擦出的火花就已成為節目的看點。《媽媽的選擇》以普通人為主角,關注母女間的親情與溝通,表現普通人的真情實感,著力弘揚母愛與孝道。節目通過對素人節目的主題、內容以及表現形式進行創新,通過關注母女間的親情與溝通,讓普通素人成為節目的主角,突出素人特色,引導代際溝通,淡化了娛樂性和功利性色彩,展現了親情和人性之美,延續著愛與感動,也為整個節目注入了正能量。

(二)情感表達的儀式化

兩檔節目邀請到的嘉賓,都是來自於我們身邊的平凡人。他們現場表現出的真實感,有很強的感染力與代入感。在《媽媽的選擇》裡,母女兩人擺脫了環境與模式的局限之后,互相掏出沉澱在心底多年的“心病”,通過音樂傳遞情感,釋放著人性特有的柔美與細膩,此時“真情”的價值便得到了無限放大。也正是這種情感的宣泄、真情的流露,才能直抵受眾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這也是情感節目3.0時代真正的核心所在。

在《媽媽的選擇》節目舞台上,代際溝通成了最重要的話題。每期登場的母女之間都有著各不相同的故事,在不同的故事裡暴露出不同的問題,節目用真實的故事展開探討,娓娓道來這些她們、我們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的種種問題。這種感同身受避免了說教式的生硬,更容易引起受眾的同感和共鳴,從而引發兩代人共同的反思,將正能量更有效地傳遞給每一個小家庭。同時,節目設置讓媽媽們掌握著女兒是否被淘汰的生死大權,媽媽們也使出渾身解數幫助女兒在舞台上勝出,並為女兒保駕護航。每一個環節都充滿著變數,也讓媽媽間的PK多了些明爭暗斗,在給足了觀眾新鮮感和期待的同時,也拉近了母女之間的距離。

(三)夢想鑄就成功

《媽媽的選擇》是河南衛視大象基金發起的“愛就說出來”公益活動的舞台,每期節目都邀請到八對平凡的母女,通過“分享一張與媽媽最難忘的合影”“為媽媽唱一首歌”以及“女兒唱歌媽媽猜聲音”等環節,最后由河南衛視設立的大象基金幫助勝出的女兒實現“最想為媽媽做的一件事”。節目播出以來,有很多參加節目的母女表示:在參與節目的過程中增進了母女間的理解和感情,甚至化解了多年的誤會。這也再次驗証了人民的需要才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這也是節目成功的因素所在。

在2016年8月10日播出的第七期節目中,來自長沙的胡佳慧母女在台上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溝通。媽媽王瀚在胡佳慧6歲時就因為工作的原因離開了佳慧,那時的媽媽一心想著賺錢養家,卻沒想到成長中的女兒有多需要父母的陪伴,因此在學生時期的佳慧眼中,媽媽像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女王。然而在節目進行過程中,兩人有了充分的溝通交流。通過節目,佳慧懂得了媽媽養家的不易,媽媽也意識到了當年的離開給女兒帶來的傷害。兩人最終在節目中達成了和解,解開了女兒多年的心結。

三、儀式化表達對“互聯網+”時代節目傳播的契合特質

網絡時代的到來讓傳播更加碎片化,受眾的欣賞習慣也由原先的追求過程完整,轉向即時進入、迅即離開。這一特點要求傳統電視節目必須尋求平台的二次重構,尋求網絡再傳播的二次傳播效應。而儀式化為網絡傳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一)儀式化表達的“管道設置”更有利於網絡受眾的快速導入

在節目豐富多元的當下,如何能留住手中握著主動權的受眾是所有視頻生產者面臨的問題,節目表達的“管道設置”,容易搭建固定的收視情境,建立受眾固定的收視習慣。一旦形成收視習慣,就能在潛移默化中為受眾所認可,就可能成為節目碎片傳播的一種風格特點,起到良好的網絡傳播效應。

(二)儀式化表達更符合網絡碎片化傳播氣質

網絡傳播讓短視頻越來越流行,短視頻對節目精華的剪取,讓視頻節目的生產者,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都必須考慮傳播內容的完整性和傳播效果的最大化之間的平衡。所以現在很多網絡用戶是在看到了節目的短視頻(精華內容剪輯)后,轉而觀看整期節目視頻的。節目儀式化讓節目的短視頻更具有懸念、沖突與氛圍感,容易把受眾引入到規定的情境中,繼而強化了二次傳播的可能。

(三)儀式化表達對節目“核心價值觀”的堅守有利於在網絡泛娛樂化傳播中突圍

法國涂爾干學派重要人物莫裡斯•哈布瓦赫在《論集體記憶》中指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存在著一個所謂的“集體記憶”和“記憶的社會框架”。個體的記憶必然置身於這個框架,特定的記憶能否被回憶起和以什麼方式被回憶起、被講述出來,都取決於這個框架。這個框架使得某些回憶成為“能夠進行回憶的記憶”,某些則被作為“不能進行的回憶”“不正確的回憶”被打入冷宮。[2]情感節目採取儀式化表達,是對人類最美好感情的尊重,是對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堅守。正是由於有了這樣的價值觀,才使得《等著我》和《媽媽的選擇》從娛樂節目的海洋裡突圍,成為一道清流。

我們看到兩檔節目都保留了大量對過往時代的回憶。《等著我》是對過去感情的回憶,而發生孩子丟失、親人離散是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貧困的一種感覺映射﹔而《媽媽的選擇》的歌曲則大量選擇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是對一個時代的記憶,能形成主流受眾群強大的共鳴。否則純粹依靠素人,沒有明星的八卦和爆料,很難獲得立足。

《等著我》和《媽媽的選擇》這兩檔節目都取得了收視和口碑的成功。《等著我》進入央視黃金檔以來收視率一路高歌猛進,2016年全季11期節目全國網絡平均收視率2.31%、單期最高收視率2.65%,35城市網絡平均收視率2.40%、單期最高收視率2.75%,多期位列同時段全國收視率第一,將眾多大牌明星雲集的綜藝節目都甩在了身后。

《媽媽的選擇》承載和傳遞著更多的情懷與文化,上屏后,在與大量的明星真人秀和明星綜藝節目的競爭中,收視率穩步提升,整體收視率進入全國前十,最高收視率達到同時段全國第四。8月10日、8月17日更是連續兩期在全國35城市同時段收視率排名第六,並多次在新浪微博綜藝榜關注度排名第一。視頻網站節目播放點擊總量破兩億,酷我音樂平台《媽媽的選擇》歌曲總播放次數超過128萬人次,新聞報道共360余篇,新聞類、社交類APP合作鏈接數量超過20萬條。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監管中心印發的《收聽收看日報》第179期刊發了題為《河南衛視〈媽媽的選擇〉引導代際情感溝通,創新真人秀節目樣態》的專題點評,對這檔節目給予了高度評價。

《媽媽的選擇》播出期間,有近百萬觀眾通過河南衛視微信平台參與了“愛就說出來”活動的留言,表達了對媽媽的愛。參加錄制節目的嘉賓尼格買提也在節目中表示,這個節目讓他“每天與母親的通話時間延長了三倍”。網友精衛填海說:“我是一名90后的孩子,我們90后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看節目中很多母女平時都不善於對彼此表達感情,我想說,愛就是要大聲表達出來!老媽老爸我愛你!”

天津電視台主持人邵靜在《媒介儀式:媒介事件的界定與儀式化表述》中認為,“媒介事件經過策劃、播出和收看之后,為何能夠成為神聖而庄重的媒介儀式?這主要是由於媒介事件的呈現過程中具有許多‘儀式化’的特征,換句話說,媒介儀式其實就是媒介事件的‘儀式化標書’。正是這種‘儀式化’的呈現方式,才使得以媒介事件作為主體的媒介儀式具有了驚人的吸引力和影響力”[3]。所以當情感節目走進儀式化表達的3.0版本時,會真正把一檔節目變為一個事件,為節目的整合營銷提供可能。

2016年底,“TV地標(2016)中國電視媒體綜合實力大型調研成果”在北京發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出席活動時就電視節目的制作前景給出了建議,“明年電視節目的制作方向概括起來就是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情感儀式化將情感節目推進到3.0時代,為素人節目在市場競爭中打開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收視通道,這對講好中國故事無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這種探索既是節目形態的一次升級,也是社會正能量的有效傳遞。(作者單位:河南電視台)

參考文獻:

[1]錢力.“中國情感節目教父”陳曉冬,扛“情感節目2.0”大旗再出發[J].中國廣播影視,2015(1).

[2]陶東風.記憶是一種文化建構: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J].中國圖書評論,2010(9).

[3]邵靜.媒介儀式:媒介事件的界定與儀式化表述:以我國的春節聯歡晚會為范本[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4).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