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10期

新媒體環境下我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再定位

張渝
2017年12月12日13:15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如今是一個信息快速更新、變革的社會,基於網絡技術的新媒體在新聞信息的傳播上具有先天性的優勢,傳統媒體正處於危機四伏的局面。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責任更加重大,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嚴峻。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迫切需要轉變思維方式與心態,積極接納、掌握新技能,生產出更高質量、多元化呈現的新聞產品,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媒介環境。

【關鍵詞】新聞編輯﹔深度挖掘﹔個性化傳播

新媒體的出現與快速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受眾被分流,數量不斷縮減,廣告收益大幅下降。如今,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職能已經不僅僅是策劃、編輯、校對稿件,更需要從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新聞價值、有深挖意義的選題,具備與受眾互動的能力,更要具備更加專業化的編輯技能。新媒體的賦權使得廣大網民能隨時發布信息,對時事發表評論並轉發,引發廣泛的關注從而影響社會輿論。另一個層面,許多民眾對“新聞”的需求已經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使得傳統媒體新聞編輯陷入尷尬境地。

一、新聞信息的海量與復雜性

新媒體時代,新聞信息以海量化的方式呈現,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如今,新聞的來源十分廣泛,微博、微信、各種新聞客戶端、門戶網站、搜索引擎每天都會產生豐富的新聞信息,以供受眾選擇。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能夠對新聞事件實時更新,幾乎不存在滯后性。一方面,新媒體的廣泛使用讓用戶能夠即時在線,在互動中及時有效地獲得最新的新聞資訊。然而,新媒體環境下新聞信息的海量化呈現,沒有使普通用戶更加接近事實,反而使他們更難以判斷新聞的真實性與准確性。另一方面,廣大民眾能通過新媒體隨時隨地發布信息,極大地豐富了新聞來源。隨著信息的爆炸式增長,其性質、形式也越來越復雜,這對新聞編輯辨別其真偽、判斷其價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在炸裂式增長的同時,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編輯判斷其真偽、准確與否也變得困難起來。《新聞記者》從2001年開始,針對前一年的中國假新聞評選“年度十大假新聞”,至今已經是第15次推出年度十大假新聞評點。從歷年的十大假新聞可以看出,新媒體已經越來越普遍地成為虛假新聞的源頭。如2016年著名的“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事件,便是@華西都市報官方微博發布《女孩跟男友回農村過年,見到第一頓飯后想分手了》的虛假報道后,引發各方的激烈討論。后《江南都市報》發文辟謠,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華西都市報》進行了查處。一味追求“時效性”是很多媒體一直以來的通病,到了新媒體時代變得更加嚴重。

技術的不斷發展還帶來新聞呈現形式的多樣化,近幾年風靡的短視頻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被稱作“后麥克盧漢第一人”的美國學者保羅•萊文森曾提出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趨勢”,即媒介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基於模仿甚至復制人體的功能。對於新聞而言,表現在呈現方式的不斷多元化、互動化,如VR新聞的出現。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如文字、圖片等正與多元化的聲音、立體圖像、視頻等不斷融合,這對目前很多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而言,其專業技能還遠遠不夠。

二、編輯互動能力亟待提升

新媒體的特征之一便是互動性,這對新聞編輯的互動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3年12月,《東方早報》便在頭版招募“互動與社交編輯”。如今,公眾參與度成了衡量媒體影響力的重要參數之一。而公眾借助新媒體的互動性,參與、影響甚至制約了各類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所有的用戶都可以是新聞發布者、評論者和輿論影響者。可以說,互動性伴隨新媒體而來,實現了編輯與用戶之間平等、實時的溝通交流。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互動性雖顯著體現在技術層面,但編輯與用戶之間的互動與溝通至關重要。一定程度上,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仍沒有拋卻“以自我為中心,被特許的大眾傳播主體”的自我定位,忽視受眾已然獲得的主動地位與選擇權,這隻會漸漸陷入被動地位。目前很多傳統媒體面對新媒體的強勢發展或不以為意,或恐慌無措,這些都是要不得的。傳統媒體首先要認清網絡技術不斷飛躍的大環境、大趨勢,看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理性看待、接納、應用新媒體,從而不斷優化內容呈現與服務質量,實現良性發展。

新媒體的另一特征便是對人際傳播很大程度上的還原,這體現在眾多新媒體的社交性上,因此這種媒介環境下的受眾對互動性有著很高的要求。當下的用戶已經不僅僅是媒體的受傳者,更是自身互聯網生活的建構者。信息的有效傳播依賴於良好的互動,借助用戶的“關系”或“圈子”實現信息傳遞。傳統媒體融合式發展一個很好的例子便是澎湃新聞,它對新媒體利用得很充分,十分重視互動性的呈現。如其客戶端、網站上均比較熱門的欄目“問吧”,便將用戶的互動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增強了用戶黏性。對於傳統媒體而言,雖然目前絕大多數都開設有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並借助於這些新媒體平台增強了媒體的互動性,但很多傳統媒體對此的認知囿於追逐潮流,處於被動地位,沒有調動起用戶的參與性。

三、新聞本質的變遷與消解

隨著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的極大普及,民眾對新媒體的使用越來越便捷化、個性化,但同時呈現出泛娛樂化的趨勢。各大新聞網站、新聞客戶端的新聞生產均朝著個性化定制、精准推薦的方向發展。如作為新聞資訊平台的“今日頭條”與UC頭條,致力於大數據推薦算法,以實現個性化的資訊推薦,但歷來為人們詬病“標題黨”“庸俗化”。雖然當事方常以“用戶喜好如此”辯駁,但其作為媒體傳遞真實、准確信息的職責已經被拋之腦后。新媒體環境下,海量化、碎片化的信息雖然豐富了用戶看待新聞事件的視角,但因為時間、精力有限,過多的選擇反而會弱化對“新聞”的了解與把握。在新媒體平台上,對新聞的需求娛樂化的傾向更加明顯,博眼球的奇異、反差事件能很快引起廣泛關注。有時傳統媒體的官方新媒體平台為了“趕進度”,追求新聞的時效性,轉發或發布虛假新聞,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傳統媒體堅持系統性、完整的傳播,堅持嚴格的質量標准會降低新聞的時效性和趣味性,無法滿足目前很多受眾所看重的即時、新鮮和有趣。如很多新媒體用戶在熱點事件發生伊始,便了解了事件的來龍去脈,而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新聞正式刊登、播放卻往往滯后了一兩天,這使得他們“不屑於”看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新媒體將選擇權直接交給網民,任由其去判斷新聞信息的真實與否。而傳統媒體堅守新聞報道的流程,堅持嚴格的編輯准則,在特定的時間內提供給廣大民眾盡可能接近事實真相的報道,同時又不得不考慮用戶對時效性的需求,陷入兩難境地。

四、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再定位

面對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傳統媒體沒有必要一味去迎合,也不可以以消極的態度抵制,而應積極接納、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延伸的概念。因此,傳統媒體編輯要適應新媒體環境下的編輯工作,首先要重構自身的編輯思維,以嶄新的思維方式和行事態度來應對已經變化了的編輯活動。傳統媒體要做的是在強化自身已有專業優勢的基礎上,提高對自我的要求,對新媒體充分利用,進行融合式發展。因此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需要堅持傳統准則,因時而異對自身進行再定位,生產出符合受眾日益高標准要求的新聞信息。

在技術發展的催化下,新媒體使得普通受眾能夠便捷地生產、獲取資訊,其表達權、信息的傳播范圍、影響力均得到極大的提升,“人微言輕”的情況被顛覆。在傳統的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編輯的把關作用極其重要,權威性很高。在新媒體出現之前,普通民眾很難通過傳播平台發布信息、表達觀點,對新聞信息的接受、理解與把握較為被動,十分依賴於傳統媒體。一定程度上,傳統的新聞傳播是“傳者獨大”的情況:單向、傳受分離,對輿論的走向具有主導作用。隨著微博、微信、各種新聞資訊客戶端的出現,人人都成了“自媒體”,集“記者”“編輯”於一身,通過新媒體隨時隨地發布信息、評論、轉發,影響甚至主導輿論的走向。因此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編輯應積極地轉變自我的角色,向傳受一體、傳受互動轉變。

借助新媒體的互動性,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可以便捷地深入廣大受眾的生活,了解他們對新聞信息的真實需求,挖掘與社會民生密切相關的新聞選題。目前“民間輿論場”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傳統媒體的輿論主導作用很大程度上被瓦解。傳統媒體應轉變觀念,以“協同”式發展的方式引導輿論,以對話的姿態加強與民眾的互動,最終使得輿論健康地發展。另一個層面,新媒體背景下“用戶”的特征不斷凸顯,對新聞信息的自主選擇權更加多樣,分眾化甚至小眾化的訴求開始得到滿足,但用戶忠誠度與用戶黏性更加難以建立與維持。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可利用新媒體加強與用戶的互動溝通,使其日常化、特色化,與用戶建立深遠的、可持續的聯系。在與用戶的互動中,新聞編輯要及時地給予反饋,將用戶對媒體的期待融進編輯的過程中,從而增強用戶對傳統媒體的忠誠度。

五、從編輯稿件向“深挖事實”轉變

傳統媒體下的新聞編輯主要是對記者採寫的稿件進行“把關”,主要包括審讀、篩選、修改稿件。新媒體的出現帶來了大數據,新聞信息也呈現海量化的特點。目前而言,新媒體用戶的媒介素養亟待提升,主要用戶仍然呈現“三多”的特點,即學生多、年輕人多、底層人多。新媒體上的信息碎片化,且往往圍繞熱點事件密集呈現,形成一種“轟炸式”的效應。很多新媒體用戶面對大量的信息、眾說紛紜的觀點,難以做出自主判斷,對新聞事件的認知浮於表層,“所見即真相”往往成了判斷標准。時效性上,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無法與新媒體相匹敵,但傳統媒體可以持續發揮專業化、權威性的優勢,著重於深度挖掘新聞事實,做時效性、准確性與深度兼具的新聞。目前,傳統媒體對新媒體上的新聞信息利用得不夠充分,或者說沒有最大化其價值。新媒體擁有遍布全世界的草根網民和網絡終端,可以即時獲取第一手資料,及時發布。新媒體上的信息雖然紛繁復雜,但不乏具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如今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要有較強的“融合”意識,積極地融入互聯網,提高對新聞的敏感度,擅於利用新媒體的及時性捕捉新聞點,並進行跟進式報道,更快速、准確地將信息傳遞給廣大民眾。

目前我國民眾的媒介素養亟待提升,尤其很多新媒體用戶容易受身份歸屬、情感認同的影響,導致對事實缺乏客觀、理性的理解,從而進一步影響了其傳播行為。因此傳統媒體新聞編輯應自始至終地致力於對新聞事實的深度挖掘,充分運用新媒體收集各種來源、不同視角、各個層面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呈現事實的真相。在注重內容優質性的同時,傳統媒體新聞編輯還應利用新媒體進行“自我檢驗”,吸收用戶的反饋信息,不斷優化內容呈現。

六、新聞生產個性化與編輯能力再定位

有學者認為,新媒體的核心基因便是將內容當作產品來經營,市場成了主導因素。以往新聞更多地被視為“作品”,而如今新聞“產品化”的發展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在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已經不再依賴單一化的媒體獲得新聞信息,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新聞網站及客戶端、電視、報紙等都是其信息源。信息的碎片化傳播使受眾養成了“碎片化閱讀”的習慣,因時而異的媒介選擇體現了個性化的特征。目前很多受眾的新聞需求呈現庸俗化的趨勢,但傳統媒體需要做的不是一味迎合,而應明確自身定位,在堅持專業化標准的基礎上生產個性化的新聞產品。堅持專業化標准便是繼續做大做強深度報道與調查性報道,但要注重對新媒體中新聞資源的充分挖掘與利用,並借助多元的方式呈現。個性化的新聞產品就是要體現創意性和真正為用戶所喜聞樂見的內容。傳統媒體的讀者隨著新媒體的出現而分流,碎片化、個性化生產、傳播就是要針對細化的受眾制定符合其需求的高質量和特色明顯的新聞產品。所謂特色鮮明,就是要著力避免新聞生產的同質化。

新聞產品的個性化與特色化,要求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專業技術要與時俱進。新媒體中信息的呈現方式碎片化,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要對有效信息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進行搜集、整合、多角度策劃,形成綜合的、系列化的、視覺化的呈現。因此,在媒介不斷融合的當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尤其要加強專業技術的掌握。在美國波因特研究院一項名為“未來新聞業競爭能力”的調查中,提出了新聞記者應該掌握的37項關鍵技能,其中在“技術或多媒體生產”下,提出記者應掌握“使用超文本標記語言或其他計算機語言工作的能力﹔拍攝與編輯視頻﹔拍攝與編輯圖片﹔記錄與編輯音頻﹔使用視覺與圖形技術講故事的能力”共五項技能。這五項技能對於新聞編輯而言,掌握並靈活運用的必要性更加凸顯。

網絡技術持續更新,新媒體將進一步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影響力也將進一步增強,將持續改變、重塑整個社會結構。但這並不意味著傳統媒體就將退出歷史的舞台,對新媒體充分利用,保持專業優勢、強化對深度內容的呈現,增強互動能力與專業技能,生產個性化、特色鮮明的新聞信息,將是其應對之道。而新聞編輯作為這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把關人”,應完成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助力傳統媒體盡快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作者為大河報文體部主任)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