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2期

移動互聯時代非遺紀錄片創作與傳播探析【3】

——以系列紀錄片《宜賓非遺》為例

曹  鋼
2018年03月29日10:28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的傳播

有學者認為:“文化傳播是人類特有的各種文化要素的傳遞擴散和遷移繼傳現象,是各種文化資源和文化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中的流變、共享、互動和重組,是人類生存符號化和社會化的過程,是傳播者的編碼互動闡釋的過程,是主體間進行文化交往的創造性精神活動。”長期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以口傳心授及口耳相傳為主要傳播模式,后來便以文字和印刷媒介為主,而在當代,影視媒介則成為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其中紀錄片更是起到了記錄、傳承和弘揚的作用。

在移動互聯時代,在“去中心化、個性化、互動化、社交化、多元化”的新媒體生態中,除廣播電視媒體外,對於非遺紀錄片宣傳推廣還必須重視智能手機和互聯網這兩大平台,尤其要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開展融合互動,以年輕人常用的、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傳播,才能有效提升非遺紀錄片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一)紀錄片播前:全媒體多方位宣傳推廣

好節目隻有受眾接收才能產生價值,因此前期宣傳推廣尤為重要。非遺紀錄片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特別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預告節目爭取潛在受眾,除言簡意賅的文字介紹外,以視聽元素豐富內容。系列紀錄片《宜賓非遺》開播前,宜賓市文廣新局、市博物院、市非遺保護中心和宜賓台舉辦宜賓非遺論壇暨紀錄片《宜賓非遺》開播儀式,邀請專家學者對非遺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進行解讀,引發市民對非遺的關注和熱情。宜賓各大媒體如《宜賓日報》《宜賓晚報》、宜賓台《宜賓新聞》《酒都播報》欄目及新聞廣播、交通廣播進行全面報道。此外,宜賓台官方微博微信、市博物院微信、宜賓視頻網、宜賓手機報、宜賓新聞網、金江網和自媒體《大宜賓》《美在宜賓》《宜賓零距離》《大話宜賓》等微信公眾號對紀錄片《宜賓非遺》開播預告,用微視頻向粉絲推送,打通手機屏和電視屏,使其雙屏互動。通過全媒體多方位宣傳推廣,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提升關注《宜賓非遺》紀錄片熱度。

(二)紀錄片展播:大屏與小屏有機融合

城市廣電媒體平台播放非遺紀錄片,可以提高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8集系列紀錄片《宜賓非遺》於2016年11月11日∼18日在宜賓台新聞綜合頻道首播,為吸引更多群眾,特別是年輕人觀看,宜賓台將大屏與小屏有機融合,每晚紀錄片《宜賓非遺》開播前,在《宜賓新聞》、宜賓台官方微博微信上提前預告,構成收視懸念,引起人們收視興趣。該片在宜賓掀起了一股非遺收視熱潮,贏得社會各界的良好反響。2017年6月22日至29日,中國西部旅游頻道播出紀錄片《宜賓非遺》﹔同年3月四川廣播電視台國際頻道播出該紀錄片,向海內外觀眾介紹宜賓非遺,很好地宣傳了宜賓。

(三)紀錄片播后:運用社交媒體二次傳播

非遺紀錄片具有直觀性強、沖擊力、感染力大的優點,然而傳統電視媒體線性傳播稍縱即逝,深度挖掘節目核心內容在社交媒體進行二次傳播,滿足年輕人碎片化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容易讓年輕人理解和接受。如《宜賓非遺》除了宜賓台新聞綜合頻道、公共頻道、城市資訊頻道滾動重播外,還制成微視頻,通過宜賓台官方微博微信、無線宜賓APP、微信朋友圈、QQ分享及社會自媒體等新媒體推送,發散到全省乃至全國,形成裂變式傳播,引起強烈反響。

四、結 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國家和民族文化積澱之所在,是國家和民族自尊和自信的精神源泉。非遺作為各族人民世代相傳的文化表現形式,以及相關實物場所是人類的共同財富,記錄著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凝結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非遺紀錄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非遺生存和傳播的有效手段,符合非遺影像化保護和傳播要求,對於大眾具有形象、科學、可信度高的優勢。非遺紀錄片不僅是“記錄一種行將消亡的文化”,而是更加關注它的“活態”保護。當下,利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傳播方式,以實現非遺紀錄片更好的傳播效果,讓觀眾對全球化、信息化、商業化經濟社會背景下非遺的生存危機有所覺醒,從而喚起民眾的保護自覺。

參考文獻:

[1] 魏君.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J].魅力中國,2016(2).

[2] 薛玉堂,陳愛芬,任心怡.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的創作與傳播[J].科技資訊,2015(30).

[3] 鮑夢雅,張昊,歐陽鵬.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創作的若干思考[J].科技資訊,2015(5).

[4] 白舒元.紀錄片影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J].文藝生活,2013(6).

[5] 王國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影像記錄[J].劍南文學,2012(8).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