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2期

互聯網群體傳播視域下短視頻的政治傳播路徑【2】

魏  明,趙宇翔
2018年03月29日10:3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二、話語模式:由宣傳向傳播轉變

在文學中,敘述角度可分為全知視角、內視角、外視角。全知視角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為“敘述者>人物”,敘述者扮演著一個全知全能的角色,而讀者或觀眾只是被動的接受。此類敘述方式正是我國主流媒體所常用的“宏大敘事式”話語模式,但在互聯網群體傳播時代,這種話語模式必將受到個體意識崛起的沖擊。“官方輿論關注宏觀問題,傾向於肯定與弘揚﹔民間輿論則更關注身邊之事,更傾向於挑剔與批評,兩個輿論場之間缺乏交集,這是造成公眾對抗式解讀官方輿論的根本原因。”[5]弱化兩個輿論場的對抗意味,實現官方話語與民間話語的交匯融合,把握政治傳播的走向,則需要以平民之態講平民之事。

十九大召開期間,央視、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紛紛在短視頻領域展開輿論布局,除了《全球院士點贊中國》《愛上中國的N個理由》《刻度上的5年》等具有明顯宣傳意味的短視頻作品以外,還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明顯“網化”特征的短視頻作品。

官方話語與民間話語互相吸收借鑒,大眾傳播與互聯網群體傳播的互動交流,使得兩個輿論場之間的對立意味逐漸消解,政治傳播在兩種傳播模式的合力加持之下形成一種新的話語方式。

在話語模式的轉變上,除了以上所言的宏大敘事向平民化視角的轉變之外,還應注重由講概念向講故事轉變,實現概念的符號化表達。2014年央視推出短視頻《筷子》,“中國人都要用筷子”的“傳承”、讓長者先動筷子的“明禮”、“多個人多雙筷子而已”的“睦鄰”等概念,全部都通過一個一個小故事進行表現,並將中國傳統的“家”的概念濃縮進了筷子這個符號之中,而符號所具有的含蓄意指機制與元語言機制[6],則共同造就了符號傳播的神話。

三、視頻技術:科技彌補在場感的缺失

在進行主流價值觀的傳播時,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歷史不容忽視,如何對這段歷史進行視覺化的再現是我們所要面對的一大議題,電影《速度與激情8》讓我們看到了技術在影像表現力上的應用空間,彌補了因歷史畫面無法復現而造成的在場感的缺失。

我國目前的影像技術發展日趨成熟,《紅色氣質》就是新華社為建黨95周年而制作的9分05秒的短視頻作品,依托於中國照片檔案館,全片的敘事部分全部採用老照片的形式加以呈現,但並非是靜態呈現,而是通過數字模擬技術凸顯出了每一張照片當時的環境,增強了受眾的在場感。

例如在回顧黨的歷史發展中,採用了實景照片疊加與實地拍攝相結合的方式,一張張具有時代意義的老照片在數字技術的運用下發生了動態變化,無數劃時代照片的疊化讓人快速的回顧了歷史,產生穿梭於歷史的新奇感和在場感,此外實地拍攝的老人坐在沙發上靜靜地看著歷史在眼前掠過,體現出過去與當下的交替,歷史與現實的碰撞,讓民眾在了解黨的發展的同時,增強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讓愛國主義精神得到彰顯。

在《紅色氣質》中,借助數字技術將照片內容動態化和連續化,這種技術實現了一種一鏡到底的長鏡頭美感。在十九大期間,新華社再次推出短視頻作品《人間正道》,也同樣採用老照片與技術相結合,全面展示了建黨96年以來所經歷的件件大事。

數字技術不僅能彌補視頻畫面中相關背景及其他信息的缺失,還能使得微視頻能以多種形式加以呈現,諸如動畫形式等。不僅如此,VR技術也可用於微視頻的創作嘗試中,財新傳媒拍攝了VR紀錄片《山村裡的幼兒園》等則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參考文獻:

[1] 黃升民.“互聯網思維”之思維[J].現代傳播,2015(2).

[2] 周文彰.簡論互聯網思維[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2).

[3] 隋岩.論群體傳播時代的蒞臨[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

[4] 張淑芳.公眾對抗式解讀官方輿論的原因及對策[J].當代傳播,2013(4).

[5] 隋岩.從符號學解析傳媒言說世界的機制[J].國際新聞界,2010(2).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