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節目拍影視劇,沒點科技梗怎麼行?【2】

陳偉霆飾演的時樾,為了白百何飾演的南喬,展開一場追地鐵的跑酷。
白百何飾演的南喬,在劇中專注於研發無人機。
片中展示的“綠洲世界”。
《頭號玩家》以VR游戲為主線。
電影裡的VR用戶都戴著特殊的手套來和虛擬的屏幕進行交互,同時能夠“感知”到虛擬的物品。
劇集代表
《南方有喬木》無人機技術幫陳偉霆追女生
無人機的應用,在國內已經很普遍,但像《南方有喬木》這樣圍繞無人機創業推進劇情,甚至連男女主角談戀愛都少不了科技手段幫忙,這樣的操作倒不多。
男女主角談戀愛動用到無人機
劇中,女主角南喬(白百何飾)明明家世很好,事業選擇比一般人多,卻偏偏對無人機研發情有獨鐘,隻因心中執念:不希望再有飛行員像她哥哥一樣犧牲。此前採訪時,《南方有喬木》總制片人徐曉鷗介紹說,南喬哥哥這段故事來自真實事件,某國產無人機品牌CEO的戰友,就是因為飛行事故犧牲,創業后他一直思考如何提高飛行安全性,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而時樾(陳偉霆飾)與常劍雄(李現飾)劍拔弩張的關系,則是因為后者在學校時為了討好南喬,偷走了時樾有關無人機的論文導致他被開除,再見面時,抱著報復昔日好友的心態,時樾開始了追求的大戲。為了打動南喬這位工科女,時樾出動各種高科技手段,嫻熟的操作手法,看呆電視機前觀眾。鮮明例子包括南喬進行無人機戶外試飛工作時,逮到機會展示能力的時樾利用無人機和燈光秀的完美結合,在心儀女孩面前制造了唯美星空畫面,浪漫指數爆表。
而為了徹底擊破南喬心防,時樾以一場“炫酷夜跑”出戰。原來他和南喬發現把GP相機挂到無人機上,能夠把運動時每一個精彩瞬間都捕捉下來。在無人機的配合下,這兩人玩起了追地鐵的游戲。南喬乘坐地鐵,時樾與地鐵同時開跑,在無人機的跟蹤下,時樾健步如飛,加上前側滾翻、單杆飛抓等跑酷動作,在地鐵即將進站時,他准時到達南喬所在地鐵門口。
無人機研發運用到救援、醫療等處
可以說,當其他行業劇被吐槽“披著行業外衣談情說愛”之時,《南方有喬木》是認真地體現著“科技改變生活”這一理念的。時樾的夜跑行為,令南喬萌發無人機與VR結合的設想,並將其投入生活幫助殘疾人圓夢俯瞰世界的願望。無意中發現郝杰(張宥浩飾)手機的遙控功能,讓南喬開始在無人機手機遙控上下功夫,促使無人機更加大眾化、日常化。
除了在日常生活的運用,南喬也將無人機研發方向放眼在救援、醫療、農業等各方面的運用上。劇中引人注目的還有一次野外救援行動,無人機的小巧、便利、精准定位,為醫療爭取了寶貴的救援時間,讓觀眾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此外,在南喬的研發理念中,對於地震、火災等一系列災害,無人機也有著獨特的優勢所在,不僅可以第一時間傳送現場資料,更是通過對不同角度的勘探幫助人們制定最佳救援計劃。
《南方有喬木》自詡為“輕科研情”劇集,除了全方位展示無人機技術,其他“黑科技”的運用也不斷刷新觀眾視野。像南喬的辦公環境就被眾多高科技裝備環繞,她的AI智能辦公桌很是搶眼,咨詢、點單、呼叫,隻需輕輕一敲,小萌桌皆可輕鬆搞定。此外,測得了睡眠質量,鎖定得了女主位置的智能手環、功能多樣的智能手機,以及讓游戲宅們垂涎三尺的真人體感游戲機,無處不在的高科技產品可以說是吸睛無數。
影壇代表
VR概念包裹下的《頭號玩家》
2016年3月,張藝謀透露了想拍一部VR電影的夢想。兩年后,好萊塢名導斯皮爾伯格先他一步行動,用一部VR概念電影,點燃了往年不太火爆的清明節檔期,這裡說的就是《頭號玩家》。這部超過22萬人在豆瓣點評的9分電影,被預測有望拿下15億元人民幣,講述了一個讓游戲迷、電影迷共同激動的故事。
故事打造出VR游戲世界
有必要先給“小白鼠”們普及一下什麼是VR,它的英文全稱Virtual Reality,中文翻譯為虛擬技術,是通過計算機仿真系統,讓人們在虛擬世界裡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頭號玩家》並不是標准VR電影,而是把故事融合到VR大背景之下。影片背景設定在2045年,因為對現實世界感到失望,人們將救贖的希望寄托於“綠洲”,一個由鬼才詹姆斯·哈利迪打造的VR游戲世界中。而在哈利迪彌留之際,宣布將巨額財產和“綠洲”的所有權留給第一個闖過三道謎題,找出他在游戲中藏匿彩蛋的人。自此引發了一場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當韋德·沃茲成為首位解出第一道迷題的玩家后,他和他的朋友們不可避免地卷入了這場奇遇之旅。
從《大白鯊》《ET》到《侏羅紀公園》《AI》等作品,斯皮爾伯格一次次先於別人體驗、探索全新技術。雖然沒有跳出“大逃殺”的常規套路,但《頭號玩家》依然以VR游戲為主線構建出一個未來世界,用VR社交賦予其豐滿的血肉,出色展示了一段豐富多彩的英雄旅程。無盡的小角色和歡笑時刻充斥其間,讓人欲罷不能。有人認為,斯皮爾伯格的這部作品相當於一部大型的VR游戲宣傳片﹔也有人覺得VR社交以及虛擬與現實的交融才是這部作品真正的主題。
VR相關設備引發業界討論
而針對電影裡所使用的VR相關設備,像VR眼鏡、萬向跑步機、觸覺反饋VR手套、體感服裝以及體感椅等,還需要多久時間才能實現應用?這引發業界討論。像男主角韋德的重要道具:2045年款VR頭顯,看上去就像一款時髦的滑雪護目鏡。這款設備輕巧、無線,以及很明顯無需額外的硬件來帶動,就能即時將用戶傳送到綠洲中的任何角落。當前時代的VR頭顯很難做到這些。
而電影裡的VR用戶都戴著特殊的手套來和虛擬的屏幕進行交互,同時能夠“感知”到虛擬的物品。隻要有足夠的錢,還能買一套全身的力反饋裝置,讓身體感受到撞擊等更加真實的感覺。而當前盡管有公司推出了確實可行的手指追蹤方案,讓用戶能夠切實感受到VR中的物品,不足之處是,2018款VR手套遍布電線和架子,談不上輕便靈活。
此外,人們之所以為VR著迷,是因為它那即可亂真的沉浸感。雖然當下的VR世界看上去並沒有電影中2045年的“綠洲”那麼逼真,因為現階段的VR屏幕還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明顯的紗窗效應,但看完《頭號玩家》,不少人還是被影片展現的VR前景震撼,希望未來快點到來。(記者 陳慧)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