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4期

基於對新媒體時代新聞真實性維護的思考【2】

辛   源,程   星
2018年05月17日13:37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二、虛假新聞產生和存在的原因

由於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等特點,人人都可以成為虛假新聞的發布者和傳播者。目前,由於監管力度不夠和懲罰機制的不健全,以及人們的認知不到位等原因,造成造假現象頻繁出現,給維護新聞真實性造成了很大的挑戰。除此之外,互聯網的普及,也為虛假新聞的發布和傳播提供了相應的環境和途徑。一旦虛假新聞在網絡上受到廣泛的轉發和傳播,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對人們對事件的認知和判斷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后果。當前,也有個別新聞工作者不遵守新聞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不僅沒有擔負起發布和傳播真實新聞的社會責任,甚至利用互聯網的虛擬性和隱匿性,主動制造虛構和虛假新聞並推動助力虛假新聞的發布和傳播。

(一)缺乏專業知識

有些虛假新聞的形成完全是因為新聞報道者對相關專業認知不高造成的。隔行如隔山,新聞工作者在採集專業性比較強的新聞信息時,往往容易受到專業的限制,對新聞信息的採集把握不准,對新聞的專業度認知不夠,沒有對信息資源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探究,也沒有向專業領域的相關人員進行咨詢和學習,隻看到了信息中最淺顯的含義,沒有深度挖掘,對信息內容一知半解,憑借想當然和東拼西湊的資料信息,寫作成文並發布出去。這樣制作出來的新聞,很容易因為專業知識欠缺而成為虛假新聞。

(二)調查不實

有些新聞工作者,工作的責任心不強,在新聞寫作中經常心不在焉,粗枝大葉,在沒有進行實地調查或者調查不實的情況下,直接從網絡上復制新聞信息,並發布出去,造成虛假新聞的出現。有些新聞工作者專業素質不夠,新聞調查的方法不准確,沒有把握住採訪調查的方向,沒有對新聞事實進行深入的挖掘,往往容易遺落掉事實真相的細節,而使報道出來的新聞與事實真相有很大的出入。有些新聞工作者甚至會搞錯新聞的任務和時間地點,例如把張三的事情,按在李四身上,把昨天發生的事情寫成是今天的事情等現象。

(三)匿名性和把關力度不夠

網絡的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它的匿名性,它可以使網友在網絡上隨意發布自己的言論而不用承擔后果,這為虛假信息的發布和傳播轉發創造了便利的條件和環境,對信息監管部門的監管工作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網絡使得新聞報道的“把關人”的作用更加弱化,失去了對新聞真實的基本掌握,導致不實報道和虛假新聞的出現。

三、維護新聞真實性的具體措施

虛假新聞的出現擾亂了新聞秩序,使得大眾失去了對新聞界原有的尊重和信任,也對社會的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所以抵制虛假報道,維護新聞的真實性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

(一)提高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素養

新聞工作者是新聞報道的主體和新聞真實性的真正踐行者。要切實維護新聞的真實性,要從根本上提高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觀念,堅守職業操守,時刻不忘新聞工作者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大眾在網絡上發布和傳播一些信息的時候,要對新聞信息進行基本的真假鑒別,堅決拒絕發布和轉發虛假不實的報道。

(二)進行深入的調查和核實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新聞的調查工作中,新聞工作者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人民群眾,深入調查,了解新聞事件的始末,努力得到新聞現場和新聞事實的最原始的真實資料,確保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對網絡中出現的一些熱門話題和熱點新聞,新聞工作者要保持頭腦的清醒,利用敏銳的新聞敏感度和專業知識,判斷新聞的真實性,並利用各種途徑和資源進行查証核實。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新聞報道中,要保持冷靜的心態,不急躁,不盲從,從專業的新聞調查的角度出發,弄清楚事實真相,確保新聞真實性。

(三)制定規章制度,加強網絡監管

堅持新聞的真實性,首先要做到具體事實真實准確,這是新聞最起碼的要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切實維護新聞的真是性,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新聞稿件審查制度,加強對新聞真實性的監察和管理,對虛假新聞和不實報道進行糾正和剔除。另外建立新聞稿件的等級劃分制度,在源頭遏制住虛假新聞的發布和傳播。目前,由於網絡監察制度還不是特別健全,導致監管部門對虛假新聞沒有預知和預防能力,隻能在虛假新聞出現之后進行事后處理,這種監察和處理的滯后性也對維護新聞的真實性造成了一定困難。所以我們要利用科學手段加大對網絡的監管,對制造、發布、傳播和轉發虛假新聞的非法分子進行嚴肅處理和處罰,為真實性新聞創建一個良好的傳播環境。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