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4期

《我們誕生在中國》:自然輪回的中國哲學詩篇【3】

陳  勇,穆亞男
2018年05月17日13:50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自然輪回與本真還原紀實

對於紀錄片故事化的體現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情節化的敘事。矛盾懸念和情節高潮是故事展開的動力和引人人勝的要素,影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在拍攝過程中以紀實為主,近距離跟拍動物角色,還原真實的動物世界,在影片剪輯過程中以蒙太奇思維來闡述中國哲學思想,為了使影片充滿輕鬆愉快的基調,選用周迅來給影片配音,其詼諧幽默的旁白給影片營造了輕鬆的環境,也生動地刻畫了自然界。

(一)紀實:近距離跟拍還原自然本真

電影最奇妙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動的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主次矛盾,在其他表現形式中,事物之間的雙重性並不能鮮明的展現,而在影像中可以得以互相印証。[4]自然電影的特點是要盡可能接近被攝對象,而這種極具挑戰性的創作,必須得依靠現代技藝來實現。而自然電影所面對環境,也是對攝影技術的考驗和試驗。[5]

影片為了更好地還原動物的本真,來自法、英、國、德四國的五位攝影師,進行了長達一年零六個月的跟蹤拍攝,深入神農架、三江源、可可西裡、鹽城等多個自然保護區,近距離拍攝動物生活常態。拍攝金絲猴時,必須對它的習性全面了解,才能將它們拍生動,哪怕是一根毛發。為了拍到熊貓哺乳的狀態,攝影師們必須穿上熊貓偽裝服,在將近40度的潮熱天氣裡,一動不動地呆在原地拍攝。為了拍攝到最為真實的情景,攝影師趁著雪豹出門覓食,鑽進雪豹洞穴中安置攝像頭。影片《我們誕生在中國》選擇在遠離喧囂都市的自然保護區進行拍攝,通過呈現自然的純淨、美好反襯出城市繁華背后人類生存空間的狹窄。[3]

(二)敘事:蒙太奇思維闡釋自然輪回

從影視美學的視角來看,紀錄片故事化在敘事中完成對現實的重新建構,從而控制真實的范疇。[6]在故事化敘事的過程中,創作者透過一個態度和價值觀的框架來對真相進行理解和闡述。[7]影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在紀實的基礎上,附之以蒙太奇剪輯思維,增強影片各部分的聯系。以丹頂鶴為引,運用隱喻蒙太奇來表現達娃的死亡,大熊貓丫丫與美美之間的交互剪輯,使觀眾能夠更好的代入影片。在敘事藝術作品中,矛盾沖突是創造高潮、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設計情節的主要手段。在影片《我們誕生在中國》的沖突設計中,我們看到了激烈的雪豹的斗爭與平和大熊貓的成長、集中的藏羚羊遷徙等不同程度的敘事設置,也體現出影視作品沖突本身的豐富多彩。

(三)旁白:詼諧幽默的配音刻畫細節

在故事化紀錄片的表現形式上我們明確看出對語言的依賴。在現有故事性不強的前提下,往往會依靠解說來精練敘事。[7]周迅完成影片《我們誕生在中國》的配音,周迅將原本若肉強食的自然界表現更加充滿活力與生機,對周迅的配音,本片的制片看中了她聲音的質感,可以更好地幫助影片去傳達主題。《我們誕生在中國》弱化自然界血腥的場面,而突出家庭的敘事化,升華愛與責任。

四、小 結

影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全程由動物出演,融合了四季、成長與輪回,以故事化的敘事結構思維,分別以時間、地域、角色為線索。精心別致的角色設置,分別選了雪豹、大熊貓以及金絲猴來表現生命輪回。影片在紀實的基礎上,輔之以蒙太奇的思維,讓整個片子充滿了活力與激情。影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做為第一步中國自然電影,開創了中國自然類電影的先河。影片中講述的雖然都是動物之間的故事,其實反映出的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動物題材的影視作品往往在細節上打動觀眾、敘事簡單卻感人,使我們感受到的是被現實包裹之中的朴質與真實。親情相對於愛情和友情而言,在情感中是最有力量的。通過影視化作品來表現出來的動物之間的家庭關系,更能給予我們清醒的反思,更加崇尚珍貴、相信信任之下的美好,正視現代人內心世界的寂寞與孤獨、情感的缺失。就像影片中所說那般“時間推動著生命不斷輪回,少年長大成人,成人不斷老去,老者輪回往生。死亡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它可能只是生命循環往復中的一個標志。在這一場生命輪回交響樂中,每一個生靈都有自己的音符和樂章,在這蕩氣回腸的旋律裡,每一個生命都應該是一個明媚的節拍。這片廣袤的土地孕育著的同時有愛也有苦痛,但是在苦難之后也總有希望產生,他們在這裡出生也這裡逝去,這裡獲得重生。他們誕生於中國。

參考文獻:

[1] 蔡之國.電視紀錄片的結構分析[J].當代傳播,2009(2):99.

[2] 荊棘.陸川:我們誕生在中國[J].齊魯周刊,2016(28):66.

[3] 張玲.《我們誕生在中國》最動人心是家園[J].中國電視,2016(10):42.

[4] 影像結構概論之一:鏡頭與視角[J].世界電影,1988(3):34 -56.

[5] 崔慶.與生命的對話——自然紀錄片的追求[J].當代電影,2003(5):83.

[6] 鬆岩.現代派電影的哲學研究[J].電影評介,2015(199):71.

[7] 王惟紅.“故事化”技巧至上——談紀錄片故事化手法尺度的把控[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8(4): 131.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