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4期

新媒體航天報道的內容與形式創新【2】

——以微博對神舟十一號的報道為例

陳  迪
2018年05月17日13:53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報道形式的創新

新媒體時代,面對媒介技術的進步和媒介形態的演變,航天新聞在報道形式方面也出現了許多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新媒介技術的應用

近年來,媒介技術日新月異,VR、直播等媒介形態迅速發展,新媒體的航天報道對它們的應用尤為徹底。

1.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知識科普。長久以來,與科技的遙遠距離決定了普通民眾難以對航天報道的內容擁有確切真實的感知,這也是航天新聞的一種無奈的特殊性,而到了新媒體時代,媒介技術正在逐漸削減這種特殊性。在神舟十一號發射期間,央視綜合頻道、新聞頻道共同策劃了《筑夢天宮》特別節目,並通過“@央視新聞”的微博進行轉發。節目中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將神舟十一號飛船的主體“重現”在演播廳,由主持人對面前的“飛船”進行詳細的介紹,虛擬現實技術還幫助主持人走進“飛船”內部,坐在航天員的位置為觀眾進行講解,十分逼真。除此之外,節目還還原了飛船發射現場,為觀眾介紹飛船發射的流程,給觀眾身臨其境般地沉浸式感受。如果說傳統媒體時代的觀眾“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那麼如今的航天報道已經能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賦予觀眾強烈的現場感,猶如親身參與,同時通過新媒體的傳播,航天知識科普新聞的傳播效果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

2.利用直播進行互動報道。2016年被稱為“網絡直播元年”,大到舉國關注的熱點事件、小到衣食住行,都可以進行直播。在神舟十一號發射期間,也有許多新媒體進行了直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許多媒體在微博平台的直播和騰訊新聞客戶端的相關直播。“@央視新聞”微博對神舟十一號的發射全程進行了直播,截至發射當日16時,就已經獲得了將近兩萬的轉發量和將近20萬的點贊數[5]﹔截至2016年12月29日,該直播已經被回放了569萬次。騰訊新聞則對神舟十一號之前的天宮二號的發射全程進行了4小時的直播,該直播採取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信號與北京騰訊演播室實時直播的方式,同時還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全程同步播出,超過1850萬的網友觀看了此次直播[6]。普通民眾很難親臨現場觀看火箭發射,而直播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可以借助直播來感受發射現場的氛圍﹔同時,不同於傳統的電視直播,新媒體直播更加自由、形式靈活,更重要的是能夠與受眾進行實時互動,溝通的交互性賦予新媒體直播以新的生命力,並且能夠增加受眾對航天報道的興趣,提升其傳播效果。

(二)圖文頻聯合、動圖、短視頻方興未艾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媒介形態的視覺化傾向越來越明顯,且同樣體現在航天報道的發展當中。以微博對神舟十一號的新聞報道為例,在微博內容的呈現形式中,佔壓倒性比例的是“文字+圖片”類的微博,即圖文類微博﹔同時,對短視頻的使用量亦不可小覷。以簡略回顧發射全程為內容的短視頻在微博獲得了廣泛的傳播,因為相比於直播的轉瞬即逝,留存視頻則可以多次觀看,以“@央視新聞”報道的神十一發射全程短視頻微博為例,截至發射當天18時,該微博的轉發量已達兩萬多次。除了短視頻之外,微博、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對動圖的使用頻率也很高,“@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媒體將發射過程制成動圖進行傳播,從不同角度還原發射現場,同樣取得了可觀的傳播效果。可見在新媒體時代,航天報道趨向視覺化,幫助受眾使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多的信息,這是對新聞本質功能的要求。

四、缺 陷

新媒體時代的航天報道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的框架,出現了許多內容與形式上的新變化,但依然存在著諸多缺陷。

(一)內容離散 報道時效性強

雖然新媒體的航天報道已經取得了可觀的積極變化,但是主要還是通過離散碎片化的微博、臨時性的門戶網站專題等平台進行,這種離散的內容和時效性強的報道如同聲音一樣轉瞬即逝,很難形成長效的機制,也很難幫助受眾形成系統的航天知識框架。以微博為例,“@人民日報”微博對神舟十一號的報道共有44條(截至12月30日),其中絕大部分是在神舟十一號運行期間發布的,而且大都集中在發射和返航這兩天,事前和事后報道極少,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對別的航天大事的報道上﹔神十一發射期間,新華網、騰訊網等門戶網站建立的專題報道和直播平台更是具有臨時性,新聞集中轟炸后的余溫難以留存,暫時性的群體狂歡過后也很難產生后續的傳播效果。

新媒體中,新聞變成舊聞的時間間隔飛速縮短,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新聞都隻講求短期效果。科技傳播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普及科學知識,幫助公眾理解科學、推進科學進一步發展,最終促進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7],但新媒體的信息碎片化、臨時性等特征卻在某些方面不利於形成長效的傳播機制。中國航天事業是事關國家發展與民族自強的長期事業,不僅需要在航天大事發生時進行報道與宣傳,也需要在事件過后鞏固民眾記憶,並且在平時加強對中國航天的宣傳,不斷地向民眾傳播相關信息,讓新媒體服務於航天傳播、科技傳播,提升中國航天新聞在新媒體中的影響力,吸引年輕的新媒體用戶群對中國航天事業的關注、對中國科技發展的關注。

(二)過度正面 容易產生誤讀

新媒體航天報道注重強調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對一些失敗的航天嘗試進行的報道數量極少且不作為主要議程進行傳播。神舟十一號的發射作為一次成功的航天事件得到了“@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具有較大影響力微博的多次報道,且帶有贊美、致敬等感情傾向。但科技尤其是航天事業的發展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對於失敗的航天嘗試的報道鮮少在微博等新媒體中出現。互聯網語境下,由於受眾習慣於速讀所接收的內容,所以誤讀的可能性增多[8],對成功事件的大量報道與對失敗事件的盡量回避易導致新媒體受眾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產生誤讀,贊許成功卻忽略失敗,這種發展趨勢不利於我國的航天傳播﹔相反,直面問題與挑戰,如實報道航天發展過程中的困難與挫折,才是新媒體時代的航天報道與航天傳播應有的態度。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