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4期

新媒體航天報道的內容與形式創新【3】

——以微博對神舟十一號的報道為例

陳  迪
2018年05月17日13:53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五、結 語

中國航天事業經過了60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18年是我國航天發射大年,即將發射的嫦娥四號將實現人類首次探測月球背面。與此同時,航天報道進入新媒體時代,在內容與形式方面產生了許多變化與創新。新媒體擁有的先天優勢使得其航天報道內容從艱深晦澀轉變為親民人文,形式從嚴肅單一轉變為生動多樣。創新背后同樣存在缺陷,內容的碎片離散和報道的集中臨時使得長久效應難以形成,過度的正面傾向容易使受眾產生誤讀。航天新聞作為科技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克服缺陷,在新媒體中建立專屬公共領域、在眾聲喧嘩中彰顯主流,是新時代的航天報道和航天傳播亟待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丁俊杰,康瑾.現代廣告通論(第三版)[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295.

[2] 蔣玉鼐.如何提升航天新聞的傳播效果——以新華社相關報道為例[J].青年記者,2016(13):52-53.

[3] 人民網.中國科協發布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919/c70731-276083 06.html.

[4] 王艷明.中國航天新聞報道的歷史演變及轉型突圍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5] 王海榮.“神十一”報道的新媒體玩法[J].新聞與寫作,2016(11):112.

[6] 全媒派.1800萬人觀禮直播背后:解密騰訊新聞航天年超級報道計劃[DB/OL].http://www.anyv.net/index.php/article-728408.

[7] 王羚.新媒體在科技傳播中的特征及缺失研究——以神舟十號載人航天新聞報道為例[J].科技傳播,2014(14):44-45.

[8] 陳力丹,李林燕.互聯網語境下的新聞誤讀[J].新聞與寫作,2016(9):56-59.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