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8年第5期

媒介進化定律的歷史解碼

劉建明
2018年08月13日13:35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在麥克盧漢的人體延伸定律和萊文森的媒介人性化定律的基礎上,提出高性能媒介定律、“內容為王”和“受眾為王”定律、質媒移動滅失定律,以及網絡信息無邊界定律、信息兩極化定律、網絡再中心化定律和大數據潛伏事件真相定律。這些媒介演化定律決定了媒體的歷史走向,最終把人類推進物聯網時代。

【關鍵詞】媒介演變﹔媒介進化定律﹔報紙生存密碼﹔物聯網時代

據微信公眾號“傳媒茶話會”的消息,在報紙銷量依然低迷、《北京娛樂信報》和上海《時代報》(均為地鐵報)相繼停刊后,杭州地鐵報《城報》2017年的利潤再創新高。《城報》的一枝獨秀,昭示媒介進化定律的波譎雲詭,報紙生存密碼令人深思。以往人們篤信的媒介“技術決定論”“后生補償論”“再現逆轉論”“處處是中心無處是邊緣”等西方媒介定律的種種玄論①,讓人疑竇叢生。新聞媒介由洪荒時代的人身載體,發展至報紙、廣播、電視和今天的互聯網,每次形態演進都受特定規律的制約。

一、高性能媒介定律下的報紙生存密碼

業界許多人都在憂慮報紙是否消亡,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一書中,對此有過隱喻的論述,認為媒介能夠塑造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進而影響人的感知方式。每日發行的印刷報紙,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優越於先前的口語、實物和手抄媒介,它的產生就成為歷史必然。電子媒介出現后,信息的快速傳播使人類縮短了時間差異和空間距離,倚重空間的報紙就被電子媒介所壓縮,逐漸走向絕路。這個來自加拿大的著名政治經濟學家伊尼斯的“時間偏向壓倒空間偏向”的媒介定律[1],被我國學者用來解釋時空定律決定報紙的消亡。[2]

本文認為,報紙之所以在未來有消亡的可能,主要取決於媒介性能差異並由此產生的收益枯竭和讀者斷代因素。互聯網集視頻、音頻與文字為一體,不僅可聽、可視、可讀、可下載,而且有無窮無盡的信息﹔同時,可在網上傳播自己的信息和意見,報紙已無法與這種高性能的媒介相匹敵。商業報紙主要靠廣告生存,當互聯網佔有80%的受眾,就會有70%左右的廣告額流向網絡,導致紙媒收入急劇減少,無法支撐生產成本。今天的網民幾乎佔受眾的90%,讀報的一代正在老齡化,再過30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人都將是上網的一代,讀者的斷代將使報業無以為繼。[3]高性能媒介抑制和淘汰低性能的媒介定律,是報紙未來可能消亡的根本原因,網絡的時空優勢僅僅是這一定律的部分因素。

但是,上述定律並非會使紙媒覆水難收,大勢已去。報紙在當前並非“不可救藥”,因為報紙消亡是有條件的:第一,要消亡的報紙是過度依賴廣告生存的、充分市場化的報紙,例如我國各級黨報和其他有資金來源的報紙,是不會消亡的。第二,網絡信息必須真實、健康、完全自由流通。網上每天涌現著大量謠言、低俗和淫穢信息,許多人仍需從報紙上了解真實的社會,紙媒不會退出歷史舞台。第三,民間網絡公司沒有建立記者隊伍,不能從事獨立的新聞採訪與報道,難有先聲奪人的影響力,這給報紙提供了生存空間。[4]

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大量報紙包括免費報紙都瀕臨入不敷出的虧損狀態。在互聯網高性能的倒逼下,報紙的生存密碼潛伏在“內容為王”和“受眾為王”的鐵律中,這個定律卻遭到報人的忽視,這是當前報紙生存艱危的根源。新聞的首要功能是傳播政治、經濟和生活信息,監督、守望環境。但展開今天的報紙新聞版,不同報紙報道的內容幾乎相近,信息量有限,越是有關全國與世界的報道,內容越是一辭同軌,遠沒有網絡和手機新聞那樣豐富多彩。多數報紙的同質化和信息凋敝,已經把自己引向生死關頭。我們這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各地的經濟狀況、管理水平與各種矛盾和各省區市的風俗與習俗各不相同,每天都會發生無數個有價值的新聞事件,種種要聞與奇聞數不勝數,而刊出的卻多為單一、雷同的硬新聞。內容貧乏伴隨受眾的冷漠,是當前報紙喪失盈利能力的主因。

發行量多年居於首位的《參考消息》,一直被讀者認可(現發行量253萬份左右),因為它的內容獨一無二、編排獨辟蹊徑。杭州《城報》之所以盈利,不在於它的免費,而在於它的特定內容。《城報》的新聞板塊事實新穎,鮮為人知,追求“快速閱讀、輕鬆瀏覽、引領生活”的理念,踐行“淺閱讀、深溝通、有意思”的辦報宗旨,吸引了當地大批讀者。在手機低頭族擁擠的地鐵裡,低頭讀報族卻佔五分天下,成為杭州地鐵特有的一景。報紙內容一旦登上“王位”,緊扣讀者心理,受眾的“王位”隨之確立,報紙的發行量與閱讀率就會迅速提高。報紙生存的這一秘訣並非高深莫測,深諳讀者的口味,洞察讀者的思慮和熱望,也許是媒體亟須把握的關鍵。發行量超百萬份的《人民日報》(170萬份)、《揚子晚報》(165萬份)、《廣州日報》(160萬份)、《羊城晚報》(150萬份)、《新民晚報》(122萬份)、《楚天都市報》(121萬份)、《南方周末》(120萬份)、《南方都市報》(103萬份)等,內容無不鐘靈毓秀、超群拔萃,突破了同質化的藩籬,成為行業的翹楚。

二、媒介六次突進的人體延伸定律

“媒介是人體的延伸”,作為麥克盧漢提出的媒介根本定律,這表明報紙輻射力的延伸還沒有終極。這是因為,目前報紙完全有可能給人類的知曉欲提供未知領域,尤其能給人的思想開辟新的空間。自新聞媒介產生以來,消除“未知空間”是人體延伸的動力,這一定律決定一切媒介生命力的長短。媒介發展史証明,人體媒介的每一次延伸都伴隨認知突進,當前正處於第六次媒介突進過程,報紙的影響力尚沒有進入極限。

距今約300萬年至約1萬年前,全球局部出現了“血緣家族”,口語與手勢交流構成原始新聞媒介,人的身體成為天然載體。距今10萬年前后,原始游群逐步進入母系氏族社會,在人類視力和聽力到達的地方,一直使用人體媒介。隨著人類活動空間的擴大,當口語和手勢傳播已無法聽到和看到時,實物(結繩記事等)、煙火和擊鼓新聞出現,這些統稱聞訊媒介。這是人體媒介的第一次突進。人體這次延伸大約經歷了幾萬年。距今1萬年左右,人類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不同血緣家庭結成大的部落,出現了農耕和原始社會。人類有時要去百裡或數百裡外打獵或征戰,煙火、鼓聲等自然介質已經失效,開始使用圖示傳播信息。這類新聞把圖畫刻寫在岩壁、樹木或泥土上,構成圖示媒介。這是人體媒介延伸的第二次突進,經歷了近5000年的歷史。

公元前五六千年炎黃二帝時代,圖畫新聞已經流行,神農氏因嘉禾而作“穗書”,黃帝見卿雲而作“雲書”,祝誦觀鳥而作“古文”,[5]都以模擬實物的圖畫向民眾講述耕種收獲、天氣變化和豢養家禽之類的新聞。這類圖示媒介孕育了文字的誕生。

隨著古人思維和語言的進步,漸漸把一個個圖示分解為固定的筆畫,文字隨之出現,古人把新聞和信息寫在泥板、甲骨、木頭、石板、竹簡或草紙上,隨身攜帶或委托他人轉交需要知道信息的人,手抄新聞開始流行。文字脫離具體物象,不僅促進了人類的抽象思維,而且可以記錄事物,描述信息,還可用來陳述復雜的思想,意識形態開始萌芽。紙張發明后,一條信息可抄寫多次,擴大了新聞傳播范圍。手抄媒介既可用於社會管理,又極大方便了人類交流與社會控制,促進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建立。作為人體媒介的第三次突進,文字與抄件使人類獲得和積累知識成為可能,社會進入文明時代。手抄新聞和國家通告向社會發布各種指令,灌輸某種信仰,把民族凝聚為整體,創造和鞏固了一個個民族國家。[6]文字的發明和傳播,成為一切信息媒介的發展基礎,推動社會結構(出現文化、教育、商業、手工業和各種管理部門)不斷完善。這是人類第一次真正的傳播革命。[7]

在封建社會中期和末期,印刷報刊和書籍出現,短時間內就把新聞和知識傳播到全國,人體媒介的第四次突進與延伸,豐富了人類思想,意識形態出現各種體系與流派。閱讀報刊使沉思默想進入社會意義層面,人類對各種現象產生或獲取新的理解,對世界與人生價值形成了從未有過的認識。美國學者波茲曼指出,“印刷導致了我們今天所說的‘知識爆炸’,使讀者成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人。人們需要超越習俗和原有的記憶,探索過去不知道也不曾考慮過的世界”[8]。波茲曼還認為,“對印刷機統治美國人思想的那個時代,我給了它一個名稱,叫‘闡釋年代’。闡釋是一種思想模式,所有成熟話語所擁有的特征,都被偏愛解釋的印刷術發揚光大,加上大批量復制使許多人似乎有了一種思想武器”。

高效機械復制是現代報紙的特質,具有“創新社會”的鮮明特征,報紙巨大的復制量使新消息、新思想傳遍四面八方。報人對社會生活的闡釋,在全社會點燃變革的火種,印刷報刊作為人類的第二次傳播革命,培育了階級、政黨和大眾反抗意識,社會精英逐漸走上政治舞台。“報紙的版式本身對人的思想情感所產生的影響,比人們對地球上任何媒體所發表的言論,都更加具有革命的意義。”[9]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現代新聞媒介的新秀——廣播與電視,先后延伸了人類的耳目。在20年中,視聽媒介使人體媒介發生第五次突進,促成人類第三次、第四次傳播革命進入電力技術。麥克盧漢說:“電力媒介是電報、廣播、電影、電話、電腦和電視。它們全都使我們的一種功能的感知得到延伸……它們使我們的整個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和外化,因此使我們的社會和心理生存的一切側面都發生了轉化。”[10]人體媒介的第五次延伸,使聲音和影像從狹窄的空間中解放出來,讓那些不識字、低文化水准的大眾也卷入認知大潮,塑造了政治力量駕馭人類情緒的信息機器。

20世紀90年代一開始,被稱作互聯網的新媒體,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電腦、手機等神奇的終端,僅用20年就在全球范圍內完成了人體媒介的第六次延伸,把無窮無盡的信息送達所有用戶。人類走向信息平等的歲月,大眾成為信息的主宰,世界變得更加透明。互聯網把報刊、廣播、電視等所有傳統媒體融合在一起,進行文本傳播、信息搜索、客戶服務、工業操作、商業運營,最終把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連接為物聯網。作為人類第五次傳播革命的偉大成果,物聯網不僅是在擴充信息空間,而且是把信息的智能部件(智能芯片)置入機器和人體,部分代替人的思維和創造。人和萬事萬物通達互知,通過智能化完成自己的工作,創作自己的作品,成為真正的萬物之靈。

三、質媒移動滅失定律與媒介人性化定律

人體媒介的六次延伸,達到最后極限,促成質媒移動的全部消失,大批報紙在未來幾十年將面臨終結的命運。歷史証明,附載信息的介質經過移動傳播信息,會在更便捷的媒介出現后不再適應人的需要,漸漸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比如,最早的實物媒介——貝殼、結繩、石頭、泥板、木片、竹簡都是附載信息的移動媒介,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先后使用了十多萬年,后來都一一匿蹤滅跡。以紙張為介質的手抄新聞,在封建社會使用1500多年后被淘汰,先進的印刷媒介代替了手抄。

移動介質消亡的定律,具有質輕加速的趨勢,越是先進的移動媒體消亡得越快。貝殼、結繩、石頭等移動媒介使用了十幾萬年,甲骨、青銅器、竹簡、帛書、紙鈔也先后使用了幾千年。印刷報紙比手抄報紙先進,能夠大批量復制,成為最便捷的移動質媒,但壽命最短,存活的時間不會超過500年。②移動介質越先進壽命越短,是媒介演變的逆反定律,而非麥克盧漢所說的媒介逆轉。這種逆向運動不是媒介本身造成的,而是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更先進的媒介產生了加速作用,很快替代了落后媒介。但是,媒介的演變不是由技術決定的,信息技術只是手段,人類生存的欲望和認知事物的迫切追求,才是媒介演變的決定因素。

廣播電視設備作為信息傳導的質媒,不是附載信息的移動媒介,因而它們不會消亡,隻能融入網絡而不斷升級。美國學者托馬斯·包德溫等人所說的媒體“大匯流”,是指網絡、廣播、電視、電話等電子媒介的融合,不包括報紙。所有移動質媒笨重而遲緩(報紙成批量地運輸到某個地區仍是笨重的貨物),成為人類快速、大量傳輸信息的障礙,質媒移動的最終滅失不可避免。

但不能忘記,所有移動質媒的歷史功績都彪炳千秋、班班可考,從結繩記事到現代報紙,移動質媒時空效率的每一次飛躍,都讓人類完成了重大的歷史使命。在冷兵器時代,移動信息媒介在戰爭中建立了赫赫戰功,甚至決定戰爭的勝負。13世紀,成吉思汗指揮30萬騎士橫掃歐亞大陸,首先取決於快速和靈活的通信系統。他建立了由萬人組成的“箭一樣的傳令兵”,在通向各路大軍的道路上設置了1300多個驛站,准備了幾十萬匹馬傳播戰事。當蒙古騎兵打到波斯和印度西北部,攻佔斡羅斯(俄羅斯),前鋒直逼多瑙河,1258年又攻佔了中東兩河流域、馬扎爾(今匈牙利)和孛烈爾(今波蘭),其通信能力已難以首尾相顧,消息傳播開始遲滯,很快喪失快速機動、戰略迂回的能力,蒙古大軍開始潰敗。英尼斯和麥克盧漢所說的媒介的時間優勢將取勝空間,主要依據移動媒介提出的定律,但他們忽略了時間與空間的相對性與不可分割性。成吉思汗的失敗証明,移動媒介空間的擴充過大,碾壓了時間優勢,信息靈通也就化為烏有。

人類渴望感知世界的一切景象,這是媒介演化的動力,構成了媒介人性化定律。美國學者保羅·萊文森說:“事實上,我在探討媒介演化時,提出了‘人性化趨勢’(anthropotropic)的理論。換句話說,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待媒介演化的總體情況:首先,我們借助發明媒介來拓展傳播,使之超越耳聞目睹的生物極限,以此滿足我們幻想中的渴求﹔其次,我們發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經失去了的那部分自然。”[11]新聞媒介的不斷更替,揭示了媒介由低級向高級演變的主要目標,是滿足人的需要,體現人的耳目之欲,根本不存在對舊媒介的任何補償。萊文森的“后生媒介補償論”純屬自我想象與推測。

正如萊文森自己所言,“人為了生存而選擇最適合需求的東西。所以我實際上同意麥克盧漢的意見:我們使媒介受孕。而且,我實際上發展了這個洞見,把它變為自己的‘人性化趨勢’的理論”[12]。人的智力借助先進的媒介迅速成長,渴望通過媒介認識真理或謬誤,這一追求已成為普遍的人性。每種新媒介的出現都是這種人性的實現,即把握真知、知己知彼和自我傾訴,得到全方位的滿足。作為人類最后一個移動媒介的報紙,在電子通信時代,由於背離信息化時代人性的最高需求,最終要被互聯網的四大定律所剔除。

四、互聯網媒介演變的四大定律

互聯網是人類最先進、富有智能化的新聞媒介,其發展已顯露出不斷升級的四大最新定律。這就是:網絡信息無邊界定律、信息兩極化定律、網絡再中心化定律、大數據潛伏事件真相定律。這四大定律成為未來物聯網的支柱。

網絡信息增長率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表明,每兩年集成電路的復雜度將增加一倍,微處理器的速度每18個月翻一番,性能也將提升一倍。同等價位的微處理器會越變越快,價格也會越變越便宜,網民上網的費用將微乎其微。在不久的將來,世界各地的人將打破國界,獲取無限信息,把電視、電話、電子書、電子錢包和家庭電器聯網,在網上到世界各地旅游和購物。根據英特爾中央處理器從1971年到2004年的發展數據,每兩年增加一倍的信息量,幾乎與發生的實際數據吻合。與摩爾定律相聯系的另一個網絡定律是吉爾德定律(Gilder’s Law),帶寬的增長速度至少是運算性能增長速度的三倍,每八個月增長一倍,所有視頻都將傳播自如、無所不包。在網上,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世界上所有的事件與景象,新聞傳播速度是所有傳統媒體的10000倍。這一定律表明,網絡新聞和信息是無邊際、永無窮盡的。邁特卡爾定律(Metcalfe’s Law)還為互聯網的社會和經濟價值提供了科學測算,網絡價值與網絡使用者數量的平方成正比,③網民數量較少的大量小網站將紛紛倒閉,具有視頻優勢的大網絡公司始終處於盈利的強勢。

互聯網永遠存在兩極信息,即在四通八達的電子脈沖中不斷涌現正面和負面、積極和消極信息,即使在萬年以后也不會消失。網絡的自由度和自我報道,助長了某些人的負面欲望:聊天室充斥無聊、近乎無知的談話,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網上總是有未經証實的消息,讓人“分享”歪曲和具有攻擊性的宣傳﹔“數據碎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最終許多人自慰於提供那些狹隘、自我放縱的信息和娛樂,而不去理會那些真正有質量的訊息”[13]。防止這種齷齪人性的表演,盡管可以強化法制和道德約束,但負面信息永遠不會在網絡裡斂跡。網絡信息的消極化內容,作為人類消極、糜爛精神的一面鏡子,是人性永恆弱點的雕塑。

互聯網內容的另一極,即人類的主導追求總是走向智慧與覺醒的軌道,多數人的認識日益多維、獨立與自覺,在跨入三度立體空間中尋求真理與高雅趣味。網絡已“變廢為寶”,歷史遺棄的大量知識變為可利用的寶藏,全世界各種信息和觀點都可能成為啟迪的智點。在互聯網上,為辨識哪種意識形態更具有真理性,人們的腦洞大開,思維空前活躍,鑒別和創新能力超前高漲,民眾已不可愚弄。全能電腦將代替許多人的思維,按照使用者的想法寫文章、分析新聞的真偽是非,互聯網成為真理的導航。④互聯網信息兩極發展的定律無人能夠改變,但積極信息將主導消極信息的變化,不斷改變后者的形式並削弱它的影響力。

目前,“網絡的再中心化”定律還沒有被人們認識,但它不可避免地成為現實。一提到網絡,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去中心化”,實際上,網絡擺脫不掉中心。互聯網具有凝聚零散個體的能力,有效地將規模巨大、差異性更大的現代社會整合起來,由去中心化過渡到“再中心化”。隻不過這個過程漫長,隻有經過多種信息和意見的交錯、辨別才能達到。“再中心化”定律與傳統媒體中心論是兩種不同的力量。網絡既不存在“處處是中心”,更沒有“無處是邊緣”狀態,在任何媒介形態主導的社會,主流思想、主流輿論始終存在並發揮強大的凝聚作用。

“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看起來似乎有天壤之別,一個強調向心目標,另一個追求離心趨勢。在復雜以及不斷變動的社會中,這兩種力量同時運作,其中一種力量作為另一種力量的補充,使主流思想在雜音中不斷得到校正與更新。最初,網絡上的各種對立意見往往挑戰“主流意見”,使信息供應和選擇不再掌握在資訊供應者手裡。但公眾意見經過交流、辯論,最終在網上形成主流輿論,導致原有的思想中心歸附於大眾思想。這個再中心化的結局,是圍繞公眾主流意見慢慢形成的。

不容否認,網絡的“去中心化”是網絡新聞、網絡輿論的突出特征,但它僅僅存在於意見交鋒的初期。過去的重大新聞都來自傳統主流媒體,甚至來自一家核心媒體。這種中心化在中外新聞報道中早已存在,只是程度和范圍不同。從廣播到互聯網,一步步體現出新聞“從集中走向分散”的過程,不斷消解“中心文化”。伴隨Web2.0的應用,網絡信息與意見的數量暴增,隨之出現信息無序的亂局。對某個社會問題,網上爆出的多元信息和意見,是辨別和發現真理的必要前提。所謂網絡的“去中心化”,則是不同聲音的比較、選擇,逐漸壓倒和消弭非理性聲音的過渡階段,最終使某種有影響力的觀點顯露真身,產生新的“思想中心”或“輿論中心”。網絡這個“再中心化”過程,正在日益加速出現和完成。

網絡大數據潛伏事物真相的定律,正在征服人類各種繁瑣的証明。網絡能把一切信息搜索出來,變成人們認識世界和從事各種活動的資源,標志著人類已進入認識和駕馭事物真相的社會。網上的每個信息都可視為一個數據,即一個見微而知著的因子,無數這樣的因子的相互聯系、相互印証,讓傳媒人發現和分析事件有了充分的依據。這就是網絡大數據的特殊功能。

“大數據”(Big data)不是指大量數據,更不是數據新聞的概念。一則新聞即使使用一萬個數據,也隻能是數據新聞,而不是新聞的大數據技術。搜索、整合巨量數據,對事件做出新聞判斷和真相判斷,探知社會的是非真偽,是新聞大數據技術的潛在定律。數據驅動新聞是個流程,包括挖掘數據,搜集、過濾、提純和組構數列,依據垂直集成數據模型、SOA組件和“雲構架”技術發現事實真相。[14]數據記者亨克·范·伊斯(Van Ess Henk)認為,數據驅動新聞使記者在數據中尋找重要的角度或完整的事實,把一些隱蔽的事件或社會問題揭示出來。[15]

借助大數據挖掘事件真相,離不開媒體正確的立場和是非觀念,僅僅依靠數據仍將勞而無功。正確認識事物真相需要高尚人文精神的指引,缺少這個前提,大數據不僅毫無用處,而且能為散布謬論提供支持。在即將實現的物聯網時代,人類的方向盤仍然是堅持正義的人文精神和高於一切的公共道德,否則就會被大量復雜信息或垃圾信息所欺騙、所埋葬。

注 釋:

①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保羅·萊文森.數字麥克盧漢[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保羅·萊文森.軟邊緣:信息革命的歷史與未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楊陶玉.媒介進化——從保羅·萊文森說起[J].東南傳播,2009(3).

②人類第一張活板印刷報紙是1615年的《法蘭克福新聞》周刊,距今約400年,也許報紙還有30-50年的生存期。

③網絡三定律[M].百度百科.

④劉建明.現代新聞理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31-41.新聞學前沿[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371.

參考文獻:

[1]哈羅德·伊尼斯.傳播的偏向[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44-150.

[2]李璐.報紙媒介的消亡:基於對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再思考[J].中國圖書評論,2014(11).

[3]劉建明.關於報紙消亡的對話[J].新聞界,2006(1).

[4]劉建明.重提報紙消亡的話題[J].新聞與寫作,2009(1).

[5]陳彬龢.中國文字與書法[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82:2.

[6]埃裡克·麥克盧漢,弗蘭克·秦格龍.麥克盧漢精粹[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437.

[7]劉建明.當代新聞學原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16-18.

[8]Postman,N.(2011)TheDisappearanceofChildhood,NewYork: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43.

[9]埃裡克·麥克盧漢,弗蘭克·秦格龍.麥克盧漢精粹[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456.

[10]埃裡克·麥克盧漢,弗蘭克·秦格龍.麥克盧漢精粹[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370.

[11]保羅·萊文森.數字麥克盧漢[M].何道寬,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254.

[12]保羅·萊文森.數字麥克盧漢[M].何道寬,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259.

[13]Dennis,E.E.,Merrill,J.C.(2005)MediaDebates:GreetIssuesforthe Digital Age,Belmont:WadsworthPublishingCo.75.

[14]Lorenz,M.“Data driven journalism:What is there to learn?”Edited conference documentation,based on presentations of participants,Amsterdam,24 August,2010.

[15]Van Ess,Henk.“Gory details of data driven journalism”,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2012.

(作者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