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6期

“死信處”:關於微信“朋友圈”人際交流問題的研究【2】

程  紅,林  娜
2018年08月16日09:2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二)微信成癮的前奏:“自我迷失”

微信本質上仍然屬於一種擬態環境下的人際交流,並且帶有“符號社交”的基本特征。“1987 年學者庫爾蘭和馬庫斯提出‘線索消除論’,認為網絡人際傳播過濾掉面對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觸、肢體語言、語音語調、兩人間距、環境作用等,將對話置於所謂的‘社會真空’中。”在微信交往中,用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情感與手機另一端的對象進行互動交流,但與此同時,用戶的身體卻隸屬於現實空間,線上交往與線下交往發生斷裂,用戶沉迷於虛擬空間而沒有精力經營現實社交網絡。而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就會產生負面影響,人與人之間充滿無法順利到達的“死信”,從而很難通過對話建立互信、增進感情。

另外,微信人際交流帶給人們的只是十分碎片化、簡單化的信息,如果長期浸淫其中,會讓人們難再接受現實社會中相對復雜的,如調動面部表情、目光接觸、肢體語言、語音語調等人際交流的表現形式,甚至在語言表達上也會出現困難。長此以往,便會形成社交障礙,而相應的障礙一旦形成,人也會愈加的依賴於虛擬社交,甚至陷入“微信成癮”的狀態不能自拔。如圖3所示,0-5是依賴程度逐漸加重的過程,由程度“3”到“5”,超過半數的受訪用戶表示對微信有“依賴”或“非常依賴”的情感。

因此,當用戶過度依賴“社會真空”中的人際交往,會使個人性格發生異化,自我日漸迷失,陷入虛擬的人際交流環境中不能自拔。

圖3 如果用數字0-5表示對微信依賴程度依次加重,您對自己的評價是?

三、人際交流病態的加深:“相互認知”出現障礙

“相互認知”離不開人際傳播,微信“朋友圈”作為人們進行“相互認知”的“場域”,通過對用戶人際交流方式的呈現形成其自身的“朋友圈”文化。“朋友圈”功能之下的如“評論”“點贊”“轉發”等服務,也使其成為承載“相互認知”的意義豐富的世界。然而“點贊”的愈發儀式化,微商的泛濫化及微信謠言的隱秘化日益充斥於“朋友圈”,阻礙微信用戶進行“相互認知”。“朋友圈”內各成員間的傳播無法順利進行,信息也因不能夠“投遞”而最終成為“死信”。

(一)“點贊”的儀式化

媒介文化“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它構造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意識形態,塑造了我們關於自己和他者的觀念﹔它制約著我們的價值觀、情感和對世界的理解﹔它不斷地利用高新技術,訴求於市場原則和普遍的非個人化的受眾。總而言之,媒介文化把傳播和文化凝聚成一個動力學過程,將每一個人裹挾其中。於是,媒介文化變成我們當代日常生活的儀式和景觀。這就是我們所面臨的現實的文化情境……”在微信“朋友圈”中,“點贊”這一符碼本身成為了特定的媒介, 被附加了各種觀念、情感和意義,進而形成特殊的媒介文化,使得在“朋友圈”社交情境中,使用者可以借助其進行信息的交流與溝通。由此,“點贊”成為了“朋友圈”進行互動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模式之一。在對“您常用微信‘朋友圈’中的下列功能(排序)?”這一問題的調查中,“點贊”居於首位。

但“點贊行為本身制造的文本,也就具有意義表達上的多重性,更為其矛盾、含混和謬誤留下了充足的空間。”當基於互動、溝通與交流的 “點贊”行為受到外界的干擾時,其作為“符碼”的意義就會發生偏離,逐漸成為一種儀式。如圖八所示,在被問到“您大多出於什麼樣的心態來‘點贊’的呢?”這一問題時,“覺得內容確實好”所佔比例雖高,但也有部分人是“出於和被點贊者的關系”“為了刷一下存在感”“無聊才會點”以及出於“習慣性”點贊﹔而對於關系較好的人,接近半數的人傾向於不看內容就隨意性的點贊﹔甚至42.06%的人會在“看見有很多人為朋友圈發的某條狀態點贊”而盲目的跟著點贊。可見,“點贊”已經變味,逐漸的儀式化。

不僅如此,在“朋友圈”這一“場域”中,一些用戶一味的進行手指運動,簡單粗暴的“點贊”,會使人感到一定的壓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符號暴力”。86.92%的用戶表示身邊存在“點贊狂魔”,在這個程度上來說,“點贊”已變成了符號,其本身的象征性意義已經超越了實質含義。

短時間內的象征性交流與互動溝通並不會帶來多大負面影響,但是若在長時期內重復此種行為,微信用戶們就會倍感壓力,“點贊”也會由最初的交流情感的“利器”變成情感交流的屏障,導致交流雙方無法正常進行溝通與傳播。如圖四,從“偶爾”到“總是”是一個壓力程度逐漸上升的過程,近40%的受訪者認為“點贊”會給自己造成壓力。

圖4 “點贊”會讓您產生人際交往的壓力嗎?

“點贊”這一看似簡單隨意的手指運動,其實暗含著人際間的交流與互動,如果作為符碼本身的“點贊”已變得儀式化並形成一定的“符號暴力”的話,那麼“點贊”就會由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演變為“朋友圈”人與人間進行“相互認知”的障礙。

(二)微商泛濫化

微商,是指依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社交網絡媒體平台的個人賬號以“朋友圈”為營銷范圍而從事網絡電子商務的人群。近年來,微商以其零門檻、投入小、風險低等優勢迅速崛起,隻要有一個微信賬號,人人都可以在“朋友圈”做微商。而呈泛濫化的微商,過度刷屏、消費信任等行為已影響到“朋友圈”的正常交流。在閱讀“朋友圈”消息之時,接近六成的人會選擇屏蔽 “代購、營銷”等的信息。

微商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刷新“朋友圈”的消息,使其本身便成為信息復制的媒介,進行大量的復制文本的生產。泛濫的復制文本充斥於“朋友圈”,導致個體被迫進行無用的信息接受和再消費,這不僅沒有達到推廣微商品牌的目的,反而會引起用戶不滿,甚至導致用戶“設置朋友圈權限”,以遠離這些泛濫的消息,如此,人際間的交流通道就會徹底的被掐斷。54.21%的人表示最不滿意的就是微商經常性的刷屏。

不僅如此,微商在商品交換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埃爾特曼和泰勒在“社會穿透理論”認為,在人與人的關系中,你透露的越多,信任就越多,關系就更親密。同時這是一種“社會交換”的過程,並指出人類傳播就好像做生意一樣,是一個交換的過程。微商通常以透露自己的個人生活信息獲得買家的信任,以求達到“回報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並把“朋友圈”當成是其營銷的舞台,利用“朋友圈”拉近與買家的距離,頻繁發送產品的相關信息,以獲取買家的信任。如圖5所示,微商每天推送消息最多能達到八條。但微商推介自己代理的產品,個人頁面卻隻見產品不見人,且縱觀其發布的個人動態,涉及私密的個人信息並沒有多少。

圖5 微信“朋友圈”中的微商

無用信息的重復透露,不僅沒有獲得用戶的信任,反而可能因為其過度營銷破壞了社交氛圍,導致“朋友圈”關系變味。14.95%的人表示,覺得“朋友圈”的感情變成了交易關系﹔18.69%的人會因為其微商身份而遠離這些人。

一旦基於人與人之間的“熟人社交”或“輕熟人社交”關系而形成的商品交換網絡變味,就等於是掐斷了微商得以盈利的命脈,當然,泛濫的微商也會造成“朋友圈”“相互認知”通道被掐斷。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