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6期

從網絡語言發展探析互聯網情緒的走向

范  明
2018年08月16日09:33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流行語既是個體抒發情感的直接工具,又是社會情緒的晴雨表,能宏觀地反映整個社會生活經驗的變化及走向。網絡語言作為當前社會突出的流行語代表,是觀察互聯網情緒的重要窗口。在互聯網近20多年的普及過程中,網絡語言從無到有,不斷發生更迭,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早期的網絡語言數量及使用人群有限,卻充滿溫情暖意﹔中期的網絡語言以無厘頭式的戲謔和叛逆在海量信息中突出重圍,吸引眼球﹔而如今,網絡語言在狂歡游戲中攪動著群體情緒的噴發。整體來看,網絡語言粗鄙化傾向加重,同時呈現出社會情緒不斷高漲的過程。虛擬身份的建構始終是網絡語言使用主體的關注對象,以中青年為主的使用者不斷創造語言又重新賦義,折射出“一切皆娛樂”的后現代狂歡心理。

關鍵詞:網絡語言﹔流行語﹔互聯網﹔情緒﹔走向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6-0071-05

語言不僅是思維表達的工具,信息傳遞的媒介,還具有廣泛的社會性。語言既是社會文化、集體心理的直接反映,也隨社會發展發生改變。美國學者布萊特(J.B.Pride)提出的“語言和社會結構共變理論”認為當社會生活發生漸變或激變時,作為社會現象的語言會毫不含糊地隨著社會生活進展的步伐而發生變化[1]。其中,流行語對社會情緒的感知更為明顯和突出。流行語是在社會、心理和語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某一時期被人們普遍接受並使用的詞和短語[2]。相比語音、語法的穩定,詞匯在一定時期內的變化較大,對社會現實的細微改變更加敏感。某個詞、某種表達的使用具有偶然性,但在短時間內成為高頻詞匯並被廣泛使用時,必然引發社會性,擁有社會文化、情緒、結構等內在驅動力。“流行語的使用就是這樣一種有明顯意圖的修辭行為。甚至可以說,就是為了引發情緒和意志的共鳴,人們才故意避開正式的語詞形式,選用變異了的流行語。沒有流行語對日常語言的這種變異,情緒乃至意志是無法得以宣泄和強調[3]。”微觀的流行語匯是個體情感抒發和情緒宣泄的直接工具,宏觀的流行語現象反映整個社會經驗生活的改變,是社會情緒的晴雨表。網絡語言作為當代社會突出的流行語代表,是觀察互聯網社會情緒的重要窗口。

社會情緒不是個體情緒的疊加,而是一定社會環境下某一群體或某些群體或社會多數人所共享的情緒體驗[4]。互聯網為媒介使用者提供了史無前例的群體互動環境。從早期的聊天室、BBS、QQ、論壇、博客到人人網、開心網、貼吧乃至時下最流行的微博、微信,這些社會化媒體是網絡語言產生和傳播的主要場所。個人和群體之間通過瀏覽、點評、回復、轉發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等多種形式的充分互動和信息交流。在此過程中,網民個體情緒借助互聯網的強大傳播效果跟社會情緒發生共振,通過外在的情感表達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語言浪潮。有學者從微觀入手,對網絡流行語中特定詞匯進行分析,開始關注當前社會情緒或心態特征,但很少從時間跨度上來觀察流行語變化及對社會情緒的影響。互聯網在我國普及的20多年來,伴隨經濟增長和改革的持續進行,社會生活和結構不斷發生變化,網絡語言已經多次更迭換新,曾經紅極一時的語匯很多早已淡出人們視線,新的語言又層出不窮,其背后訴諸的情感需求也在相應變化,回顧網絡語言的發展可以更為宏觀地掌握社會生活經驗的變化,更好把握社會情緒的脈搏。

一、“俏皮溫和”的早期互聯網語言

互聯網社區是網絡語言的發源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建立的曙光BBS站,當時僅為了滿足少數群體的信息交流功能,用戶多為教育科研、專業技術人員及海外留學生。伴隨互聯網的推廣,上網用戶從1997的62萬迅速增加到1999年的980萬[5],20世紀90年代末網絡社區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初具影響力。新浪、搜狐、網易等網站被稱作門戶網站,是人們上網必經的第一道門,人們從這裡開始探索未知的外面世界,了解新聞,獲取知識。這些門戶網站都建有自己的論壇和聊天室,是人們點擊鼠標外更加主動地參與互聯網的直接體驗。同時期發展起來的還有QQ交友工具、西祠胡同、天涯論壇、強國論壇等知名社區,人們開始在互聯網中以匿名的方式進行聊天、發表看法。網絡用戶逐步擴展到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群體,他們對新事物敏感好奇,接受力強,形成以表情符號、字母、數字、縮略詞等為特點的時髦話,從此網絡語言開始活躍。“青蛙”“ 恐龍”“美眉” “GG(哥哥)” “MM(妹妹)”是年輕用戶群對彼此外貌身份的描寫,9494(就是)、520(我愛你)、886(再見)等簡潔數字傳遞更豐富的意義,LOL(大笑)、me 2(我也是)、CU(再見)、THX/3Q(謝謝)、I服了you、學習ing等字母、數字、漢字的混合使用更體現當時網民的文化素養。網絡文學的興起也創造不少新的詞匯,人們期待虛擬世界裡能遇到下一個“輕舞飛揚”,《第一次親密接觸》中的痞子體成為愛情宣言的象征。總體來看,這個時期我國互聯網剛剛起步,還不成熟,計算機尚未普及,能夠接觸網絡的群體仍然有限。人們需要依賴網吧、調制解調器、不菲的台式電腦、昂貴的上網資費等資源才可以接觸互聯網。“上網”依然是件需要特別費力才可以去做的事情。盡管網絡語言開始形成並且活躍,但數量極其有限,影響力僅局限於少數青年群體中。彰顯活潑、獨特、時髦的年輕人心態是此時網民用語的主流情緒。

在新千年到來之時,綜合性大型網絡社區和專門領域的小群體社群開始興起。2002年eBay易趣聯盟並很快成為國內最大的在線交易社區,2003年百度貼吧、淘寶問世,以文學和影評樂評為主的豆瓣網創立於2005年,MySpace和貓扑等網站也在同一時期內流行起來。網絡用戶群進一步擴大,互聯網更多地彌補了生活中的信息匱乏並滿足情感交流的需要。熟悉的造詞方式依然持續,聚餐叫“FB(腐敗)”,肺炎是“FD”,變態是“BT”,歌迷叫“Fans/粉絲”。賣萌、搞笑的網絡語言也開始萌芽,我變成“偶”,什麼變成“蝦米”,“稀飯”是喜歡,好叫作“弓雖”,不喜歡是“吐”,東西變成“東東”。這個時候的網絡語言還是溫和、詼諧和幽默的。“暈”“衰”“倒”“汗”被新的用法和含義替代,“頂”“灌水”“沙發”“帖子”“斑竹”“大蝦”“菜鳥”等網絡獨特詞語開始產生。“百度一下”被創造出來,人們慢慢接受名詞“百度”當動作使用。“博客”登上了2005年新浪調查的網絡流行語。報紙、雜志、電視等傳統媒體在當時依然佔據絕對主流地位,很多來自傳統媒體的詞匯,經過互聯網傳播后在網民新新人類中得以進一步擴散。2001年借雪村的流行歌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翠花,上酸菜!”火遍全國﹔電影台詞如《手機》裡的“做人要厚道”、《無間道》裡的“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成為紅極一時的網絡時髦語﹔《超級女聲》的走紅使“PK”“海選”“選秀”變成大眾口頭禪。在廣泛匿名的狀態下,隔著冷酷的屏幕,網民帶著極大熱情和好奇跟陌生人組成的好友們聊天,想知道對方是“青蛙”“恐龍”還是“輕舞飛揚”,對自己的定位是“偶”“稀飯”“東東”的撒嬌賣萌形象。互聯網裡有“菜鳥”也有“大蝦”,但隻要能在“帖子”裡搶到“沙發”或者成為“斑竹”就是很“弓雖”的身份象征。

截止2004年,我國上網用戶總數為8700萬,個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網民所佔比例最高,低收入者仍是我國互聯網用戶的主體[6]。結合當時社會背景來看,這些低收入者多是還未邁出校門的學生群體,所以也使得網絡用語稚化、個性化傾向明顯。在匿名化機制中實現情感交流和自我滿足是當時網絡的主流情緒,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小生命,探頭探腦充滿好奇又帶著絲絲惶恐,在互聯網情緒中留下稚嫩但又個性的印記。總的來說,盡管互聯網基礎設施較十年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從全社會來看,這個時期限於網絡用戶數量、使用范圍、網民特征等條件制約,網絡語言還只是網絡使用的非顯著特征,是年輕人追求新奇、個性表達的方式,網絡語言溫和、禮貌,充滿試探、好奇、善意、幽默等情緒色彩。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