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互動傳播中的網絡節目主持方式探究【2】
三、網絡直播的主持方式探究
1.網絡主播市場
網絡主播是指通過移動端app或pc端平台,利用攝像頭、麥克風等設備在網絡平台上直播由自己或專業團隊策劃制作的節目,並通過視頻、語音、文字等多種方式與受眾進行實時互動交流的網絡主持人。受眾被社會環境包裹著,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在文化興趣、信息儲備、道德認同上有普適的觀念內容,這種觀念內容讓主播和受眾之間能進行無差別的平等交流,以此基礎形成的互動關系也勢必對主播的主持方式具有制約條件。在中國的一百萬網紅當中,有35.9%的人選擇了網絡直播,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同時,網絡主播的人群分布也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新華網在《95后的迷之就業觀》中列出了這樣一組數據,95后中48%的人選擇不就業,而當被問到,最向往的新興職業是什麼?54%的95后選擇當主播當網紅。
2.主持方式共性:情感認同、理性表演、趨向專業化
對於普通人來說,直播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很多人認為網絡直播只是一個帥哥美女作秀的時空。應當看到的是,網絡直播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它正作為一種強勁的力量擴張式地佔據著市場份額。要扭轉部分受眾對直播的負面印象,關鍵還在於主播與受眾之間高貼合度的互動關系。主播要吸引受眾而做出的行為,不可避免地有諸多相似的共同點,筆者將其總結為:情感認同、理性表演、趨向專業化。
柯林斯認為,情感能量是一種重要的驅動力,人們可能通過參與這些互動儀式來增進人們發展的積極情感,從而再生出一種共同的關注焦點和情緒,並形成群體的情感共鳴且根據道德規范將它們符號化。在網絡直播世界中,情感的投入不受現實生活的諸多限制,更容易得到滿足。由此可見,長期的直播互動中,伴隨著持續的情感投入,主播對受眾而言就像是一個身邊近在眼前的伙伴,可能是仰慕的對象、人生的導師、分享生活的朋友等等,但具體的作用如何還得取決於直播的內容定位。主播的直播過程,能滿足受眾的窺私欲、娛樂及自我實現等等精神訴求,換言之,主播和受眾是在公共空間中的私人平台“約會”。網絡直播優於其他傳統媒介的首要原因,就是無限放大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接近性、無限縮小化交流的效果距離感,情感能量的傳遞也更貼近現實生活的“低損耗”狀態。
再者,筆者認為大部分的直播主持方式都屬於帶有“表演”屬性的行為。主播即傳播主體的表演行為遵循著一定的社會心理邏輯,同時也有著較為嚴格的框架限制。進入到直播的空間中,主播們就默認進入了表演狀態,這種表演狀態可以以自身的某一特點為藍本進行發散展開,逐漸塑造成一個有血有肉的“理想”主播形象。隨著直播次數的不斷增加,表演狀態會趨向於滿足受眾的口味習慣,並以此獲得更穩固的鏈接和長遠的收益。考慮到直播的“表演”屬性,參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體驗派理論,主播們應該努力“成為”理想的角色而不是單純地模仿和扮演,但直播又與傳統的“表演”概念不完全一樣,主播的“主持人”屬性又限制著主持行為,將主播從完全表演的狀態中拉回部分再賦予理性的因素。要做到這一步的“理性”,就必須將主播設置的角色形象細化,使之成為全方位鮮活的形象。
在直播平台剛萌芽時期,第一批涌入直播行業的主播們得到了相當大的收益回報,但不可忽視的是,內容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與融合是當時直播行業的一大短板。於是隨著直播技術的發展和受眾要求的提高,直播內容開始多元豐富了起來。同時隨著市場的不斷融合,網絡直播平台與其他行業結合的也越來越緊密。例如,旅游加直播、在線教育加直播、電商平台加直播等等,未來直播將不會是一個單獨的行業,它會成為企業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和交流方式。自此,直播從“過度娛樂化”到“參考實用強”經歷了完整的過渡,如寵物行為學主播野老多,隻要找到各行業結合點,並加入對用戶有用的價值,直播便可以有一番作為。
3.網絡直播主持方式的局限性
網絡直播中的語言傳播方式與面對面的人際語言傳播不同,直播受屏幕的限制,即使多屏互動技術發展的已初有成效,然而對於每位受眾和主播而言,表現出來的互動關系是“一對一”的,其中的互動行為以受眾方的視覺聽覺信息和主播方的視覺信息為條件,雙方獲得的信息量不對等,造成一方主導的地位,形成“受眾”市場。此時,低素質的人群成為粉絲流量中的一員時,所提出的要求也直接對主播的直播意願產生導向性的影響,造成不良風氣盛行。就目前而言,網絡直播行業在這一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主播的自身素質、主持方式的普適價值等等還需要尋求更行之有效的提高辦法
參考文獻:
[1] 蘭德爾·柯林斯.互動儀式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 庾月娥,楊元龍.使用與滿足理論在網上聊天的體現[J].當代傳播, 2007,2007(3):94-96.
[3] 賈毅.網絡秀場直播的“興”與“哀”——人際交互·狂歡盛宴·文化陷阱[J].編輯之友,2016(11):42-48.
[4] 袁愛清,孫強.網絡秀場直播的表演行為解析[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7,24(4):112-116.
[5] 湛亞莉.電視節目多屏互動發展研究[D].湖南大學,2015.
[6] 馬川.我國網絡直播平台的傳播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7.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