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建主流價值的“絲綢之路”
“獨行快,眾行遠” ,作為一個時代課題,融合發展不是一家媒體的事,也不是一國媒體的事。中日韓新聞研討會作為國際性的媒體交流機制,從2008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6屆,取得了豐碩成果,深化了人文交流。在媒體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三國媒體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融合發展 媒體合作 交流機制
這是一組流傳甚廣的照片,第一張拍攝於1916年,一群人倚牆而立,人手一張報紙,正在認真閱讀﹔第二張拍攝於2016年,也是一群人倚牆而立,也在認真閱讀,不過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部手機。
這組圖片傳遞的信息是:100年過去了,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並沒有改變,但是,信息的載體已經改變,並且這種改變還在繼續。互聯網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推動我們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對於傳播領域而言,這個時代可以稱之為全媒體時代。事實上,互聯網改寫了媒體的定義,淡化了媒體的邊界。一定程度上,人人都是傳播者,全球化、全天候、全覆蓋的傳播已經成為現實。前不久,我看到一篇報道,未來汽車也將成為像手機、平板電腦一樣的移動終端,也就是說,人人皆媒體,物物皆信息。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相信未來的媒體形態還會發生我們無法預知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挑戰和機遇?對於這個問題,媒體人都在思考。人民日報社社長李寶善作過這樣精彩的論述: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關系,不是誰主誰次、誰強誰弱、誰先誰后,而是優勢疊加、互為補充、彼此借力、此長彼長的關系。不能說誰依附誰,也不能說誰配合誰,這個認識一定要進一步深化和強化。
三個數據
我想先用三個數據,來說明當前媒體融合發展呈現出的新趨勢和新特點。
第一個數據:97.5%
這是中國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比例。今年1月31日發布的第四十一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佔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幾乎所有網民都用手機上網,甚至有的隻用手機上網。這也就是我想說的第一個關鍵詞:移動化。
當前,隨著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和移動應用的迅速落地,整個互聯網行業正經歷著大規模用戶遷徙和場景轉換,原有傳統媒體和PC網站的信息和服務大范圍向移動端集中,移動互聯網已成為個人及組織獲取信息、與外界進行交互的主要方式,手機成為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工具。更為重要的是,移動時代又催生了很多新的需求、新的業態。移動視頻直播平台井噴,移動出行、支付及生活服務平台競爭日趨激烈,內容、資本和技術都在角逐手機屏幕這塊方寸之地。
對傳統媒體而言,失去移動傳播這一陣地,報刊有可能“內刊化”,廣播電視的渠道優勢也將不復存在。“終端隨人走,信息圍人轉”,傳統媒體必須強化移動優先意識,實施移動優先戰略。
第二個數據: 90.7%
這是中國網民中通過社交媒體渠道獲取新聞人群的比例。數據顯示,最近半年內,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獲取新聞資訊的用戶比例高達90.7%,社交媒體已成為中國民眾獲取新聞最重要的渠道。這也是我想說的第二個關鍵詞:社交化。
社交網絡正發展為“連接一切”的生態平台。在中國,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憑借用戶基數大、信息傳播快、互動功能強、信息消費自主性高等特點,成為網上最重要的內容傳播力量,搶佔了傳統媒體稀缺的注意力資源。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社交網絡成為信息和觀點的集散地,一大批草根記者、業余新聞工作者成為新聞傳播的“新從業者”。一大批微博大V、微信大號等自媒體人,成為信息的整合者、意見的表達者,在輿論場具有不小的話語權,但由於情緒化的表達,也可能加劇輿論的極化。此外,以眾包化視頻生產為常規機制的“快手”“抖音”“梨視頻”等視頻平台,賦予每一個全球拍客以“新聞生產者”角色,讓普通公眾可以輕鬆採用用戶生產內容(UGC)模式來提交視頻、傳播資訊。這種全員傳播和全息傳播,對傳統意義上的主流媒體提出了巨大挑戰。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人人都有麥克風”,但主流媒體拿的是“金話筒”。在“眾聲喧嘩”的時代,主流媒體如何唱出“好歌”,這需要我們共同思考。
第三個數據:25秒
這是機器人寫作一條新聞稿的時間。去年8月8日,四川九寨溝發生了7.0級地震。中國地震台網利用機器人技術,隻花了25秒,就寫出五百余字的快報新聞稿,在地震發生后數十秒內,發送到了各大新聞客戶端。這也是我想說的第三個關鍵詞:智能化。
國際知名的信息技術研究和分析企業高德納(Gartner)咨詢公司曾預測,到2018年,20%的商業內容將由機器自動產生,將有超過300萬人處於“機器人老板”的領導之下。智能化不僅作用於內容生產,也作用於內容分發。有一家監測機構發布了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數據:在資訊信息分發市場上,算法推送的內容已經超過50%,“算法推薦”成為各大網絡信息聚合平台爭取用戶的賣點。但是,“算法”的背后是“算計”,大量低俗、庸俗、媚俗的信息出現在這些平台上,就是要增加用戶的“黏性”,進而實現其經濟目的。這對秉持主流價值的傳統媒體,同樣會造成很大沖擊。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一部小說中這樣寫道:“網無所不在,網外有網,無處可去。”借用他的話,既然“無處可去”,那就主動適應全媒體時代,通過推進媒體深度融合,重塑主流媒體的傳播力,提升主流價值的引領力。
三個“C”
我想用三個“C”來概括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三個維度。
第一個“C”:Content(內容)
無論在什麼時代,優質的內容永遠是稀缺品。調查顯示,2017年超過半數用戶對自媒體內容質量感到擔憂。“內容為王”,這是一條基本的傳播規律。主流媒體應當進一步增強“內容自信”,放大內容優勢,通過增加優質內容的供給,在新的媒體格局中實現突圍。最近有一部熱播的韓劇《迷霧》,劇中的女主播高慧蘭為了奪回9點黃金檔的新聞主播位置,想盡一切辦法邀請到高爾夫冠軍凱文李做專訪,即便這個凱文李是她曾經拋棄的男友。這個橋段讓我很震撼,雖然這只是一部電視劇,但劇中這個故事恐怕不完全是虛構的,這也充分說明了“內容為王”的道理。
第二個“C”:Creative(創新)
“內容為王”並不表示可以忽視技術創新。內容和技術,就像車之兩輪,兩個輪子一起轉,車才能向前走。在全媒體條件下,內容隻有插上技術的翅膀,才能飛得更高更遠。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在技術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推動融合發展,必須對技術創新保持高度敏感,主動擁抱新技術。正如《華盛頓郵報》老板貝索斯所說,“新聞業務的每一個元素都正在改變,我們沒有地圖,很難畫出路線,需要創新和持續不斷的創造實踐。”當然,創新不僅僅是傳播技術和傳播手段,還包括傳播的理念、形式、內容、渠道等,是集成創新。
第三個“C”:Customer(用戶)
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我們說得最多的是“讀者”“受眾”,反映的是“我說你聽”的傳播思維。而互聯網思維的一個重要內容則是用戶意識。谷歌憑借無可比擬的用戶訪問量,拿下了每年全球線上廣告收入的1/3。臉譜也依靠每月高達14.4億的活躍用戶和超過12億的移動端活躍用戶,每月坐收十多億美元的廣告收入。更重要的是,用戶也是媒體傳播力和影響力的主要指標。因此,爭取更多用戶也就成為媒體融合的目標所在。用戶意識的關鍵在於服務,也就是說,我們能夠為用戶提供什麼樣的信息服務,從而使我們提供的信息能夠成為用戶的必需品?隻有了解用戶在哪裡,用戶要什麼,我們才能更好地進行新聞生產,也才能提高新聞產品的到達率。
人民日報是中國的第一大報,也是世界十大報紙之一。但實際上,現在的人民日報已不僅僅是一張報紙,而是一個覆蓋7.3億人的全媒體。人民日報客戶端下載量近2.4億,微博粉絲量超過1億,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1800多萬,人民日報的各類新媒體發布終端440多個。此外,人民日報在臉書、推特上的賬號總粉絲量近5000萬,居世界報紙類媒體前列。
“獨行快,眾行遠”。作為一個時代課題,融合發展不是一家媒體的事,也不是一國媒體的事。中日韓新聞研討會作為國際性的媒體交流機制,從2008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6屆,取得了豐碩成果,深化了三國人文交流。在媒體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三國的媒體合作空間廣闊。
三個故事
我想借用三個故事,談談對於推進媒體創新合作的建議。
第一個故事:李白與阿倍仲麻呂
大家知道,在古代,日本經常派遣大規模使團出訪唐朝。這些“遣唐使”,寫下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燦爛的一頁。阿倍仲麻呂就是遣唐使中的一員,他為中國文化所吸引,還起了個中國名字“晁衡”。他喜歡和中國的文人結交,這其中就包括大詩人李白。后來,阿倍仲麻呂回國的船隻在海上遇到風浪,生死未卜。李白聽到這個消息后,寫下了一首懷念友人的千古名作《哭晁卿衡》。后來,阿倍仲麻呂歷盡千辛萬苦回到長安,看到李白為他寫的詩,百感交集,寫下了著名的詩篇《望鄉》。通過這個故事我想說,中日韓是近鄰,中國人常說:“百金買屋,千金買鄰,好鄰居金不換。”三國的新聞媒體可以建立常態化的溝通交流機制,像中日韓新聞研討會這樣的平台還可以更多,合作交流的深度還可以繼續拓展。
第二個故事:“阿爾法狗”
2016年3月,“阿爾法狗”與圍棋世界冠軍、韓國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進行人機大戰,以4 ︰ 1獲勝﹔2017年5月,在中國烏鎮圍棋峰會上,它與世界圍棋冠軍柯潔對戰,以3 ︰ 0獲勝。“阿爾法狗”的獲勝標志著人工智能發展進入到了新的階段。不過,我產生了一個想法:假如讓李世石和柯潔或者中日韓三國的頂尖棋手一起來跟“阿爾法狗”對弈,結果會怎樣呢?通過這個故事我想說,媒體深度融合,需要以技術為支撐,用最好的技術、最新的技術提升傳播能力,拓寬報道領域。中日韓三國新聞媒體可以圍繞融合發展的新技術新應用開展聯合攻關,一定能產生1+1+1>3的效果。
第三個故事:兩部《絲綢之路》
5年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得到廣泛支持。去年5月,中國成功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其實,早在1980年,中日就合拍過電視片《絲綢之路》,引起很大反響,在日本還掀起一股“絲路”熱。2006年3月,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紀錄片《新絲綢之路》,仍由中日雙方的國家廣播電視機構合作拍攝,加入了絲綢之路沿線很多新的考古發現,在技術上採用了超清設備。古老的絲綢之路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通過這個故事我想說,中日韓三國的新聞媒體可以多組織一些聯合採訪活動,這不僅能夠拓展我們的報道領域,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相互了解。比如奧運會,我們就可以開展聯合採訪。今年初,韓國平昌成功舉行了冬奧會,2020年日本東京將舉辦奧運會,2022年北京將舉辦冬奧會。奧運是三國人民共同關心的話題,相信我們可以講出很多好故事。
總之,希望三國新聞媒體多溝通、多走動,共同促進三國人民增進理解、擴大交流,攜手共建主流價值的“絲綢之路”。
(作者系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副主任、高級編輯,該文是他2018年5月10日在中日韓新聞研討會上的發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